【芯歷史】昔日盟友IBM與格芯正上演著怎樣的“恩怨情仇”?
【芯歷史──縱覽國內外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挖掘行業奇聞趣事,以古鑒今,探尋產業未來發展之道。】
報道,當地時間6月7日,格芯向紐約最高法院遞交訴狀,要求法院判決該公司并沒有因為違反2014年的一項收購協議而欠IBM 25億美元。格芯在訴訟中指出,IBM稱其違反協議并索賠25億美元,甚至威脅要采取法律行動。
6月8日,IBM以“格芯未能成功研發出7nm工藝制程”為由正式向紐約最高法院起訴其違反合同。
昔日的合作伙伴如今“反目成仇”,他們之間又有著怎樣的糾葛。一切要從2014年格芯收購IBM晶圓代工業務說起。
格芯“接盤”
IBM早在1988年便在美國Vermont創建200mm生產線;2001年,它又在East Fishkill創建了300mm的R&D線,并于次年投資逾25億美元興建了世界上最先進的300mm晶圓制造生產線。
不過晶圓代工業務僅占IBM整體營收不到2%,而隨著IBM自有產品逐漸被邊緣化以后,其晶圓代工廠的營收每況愈下。2013年,IBM晶圓代工部門的銷售額為14億美元,稅前虧損為7億美元,2014年前6個月,它的銷售額為6億美元,稅前虧損為4億美元。另一方面,隨著制程的發展所投入的研發費用也越來越多,這迫使IBM想盡快退出晶圓代工市場。
于是IBM計劃出售部分老舊的晶圓廠,但未能找到任何買家。最終,IBM“倒貼”15億美元將其老舊芯片生產線賣給了格芯。后者原是AMD的晶圓部門,于2009年被剝離出來,隨后找了中東石油土豪的投資基金ATIC成立了格芯公司。
雙方于2014年達成了協議,公開的部分條款如下:
1.格芯收購IBM旗下的兩個晶圓代工廠,即East Fishkill 和 Essex Junction;
2.格芯獲得IBM上述兩個工廠約5000名設計和管理人員,并承諾不裁員;
3.格芯獲得IBM大約16,000項專利和專利申請的組合;
4.格芯成為IBM Power 處理器的獨家供應商,并提供22nm、14nm 及10nm技術給IBM(后10nm改為7nm);
5.IBM同意在未來三年內向格芯支付15億美元以投資14nm和10nm工藝,并另外承擔32億美元的沖銷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這筆交易曾因價錢“僵持不下”,格芯最初堅持要求20億美元補貼,而IBM只肯出10億美元,由于IBM出售晶圓廠的意愿非常強烈,最終以15億美元補貼價成交。
爭議焦點
當時雙贏的協議不成想成為了日后糾紛的“導火索”。IBM指控格芯違約的焦點在于格芯未能成功開發7nm工藝。
IBM在向EE Times提供的聲明中指出,“格芯反訴的目的在于試圖掩蓋其欺詐和故意違反合同的行為,包括高性能半導體芯片的開發和供應。IBM 向格芯補貼15億美元以獲得下一代芯片,格芯在收到最后一筆付款后就徹底拋棄了IBM,并出售相關資產以謀取私利。”
值得注意的是,格芯考慮到芯片制造的競爭形勢決定跳過10nm,直接上7nm,格芯稱IBM也同意這一決定。
根據IBM的訴訟,格芯在2016年秋季對其分享了7nm工藝的時程,即2017年第二季度開始測試,2018年第一季度試產并于同年第三季度量產。此外,格芯一再向IBM表示,其研發的7nm芯片將足以代替合同中承諾的10nm芯片。
鑒于此,IBM 削減了其作為晶圓代工業務轉移一部分承諾的 15 億美元現金中最后 2.5 億美元的支票,并表示,到2017年,它已投資至少 1.88 億美元用于幫助格芯研發7nm。而當時格芯正致力于提升Power9和 z13 芯片使用的14nm工藝性能。
而格芯在收購IBM晶圓代工業務以后的研發進程似乎并不順利,先是14nm延遲,再是7nm遠落后于臺積電和三星。2018年8月,格芯宣布無限期停止7nm制程的投資與研發,轉而專注現有14/12nm FinFET 制程及 22/12nm FD-SOI 制程。
對于結束7nm制程,格芯在6月7日的訴訟文件中指出,該公司投資了數十億美元來開發尖端的芯片制造技術(遠超過IBM補貼的15億美元),但覺得IBM的芯片制造計劃是一場“失敗戰略”,決定不再奉陪,并于2018年通知了IBM,雙方分道揚鑣。
另外,格芯還稱,尖端芯片技術的開發比最初設想的更具挑戰性和成本,他們花了很多錢追趕三星和臺積電,但仍落后于對手。
對格芯來說,停止投資燒錢的尖端工藝合乎情理。IBM則要重新尋找代工廠了,這便是該公司向格芯索賠的關鍵所在,這已影響到了公司Power處理器的研發時程,從而不得不轉向三星。
格芯方面則認為轉向三星實際上對IBM有利,因為IBM能夠在7nm產品完全具有競爭力的時候從三星手里拿到產能。
訴訟時機
距離格芯跳過10nm工藝研發已有快6年的光景,距離停止7nm研發也將近三年了,且隨著IBM正在逐步淘汰其Power9 和 System z15 服務器已不像前幾年那樣依賴格芯。
與此同時,最近有消息稱,格芯正在與摩根士丹利合作準備 IPO,估值可達到 300 億美元。IBM此時提起訴訟的意圖確實耐人尋味。
按照格芯的說法,2018年來,IBM并沒有指控格芯有任何違約行為,兩家公司也沒有就此溝通過。在這場訴訟中,格芯懷疑IBM故意就其即將在IPO的時刻從中作梗,格芯還表示,IBM尚未對其聲稱的違規行為提供任何實質性解釋,且IBM法務部索賠25億美元是荒謬的,有誤導性且動機不純。
不過據eetimes報道,美國科技咨詢公司Tirias Research的分析師Jim McGregor表示:“這個時機真不算可疑,格芯去年已經實現盈利。可能會爭論說,如果格芯繼續堅持研究其存在潛在問題的前沿技術,公司可能會持續虧損,也無法和其他芯片代工廠進行競爭,這些對IBM來說,同樣是糟糕的。”
從目前看來,兩家公司就當初簽訂的協議內容以及是否違反而爭論不休,Jim McGregor指出,從理論上來說,如果合同中包括格芯會在關鍵節點上對IBM提供相關技術,那么IBM的索賠是合法的,該公司確實為格芯提供了半導體相關設備、相關的知識產權和15億美元。
結語:IBM和格芯從昔日的“盟友”到今天的“短兵相見”,這不禁令人唏噓。目前還尚不得知雙方是否會和解,不過槍響之后沒有贏家,對雙方的技術、經濟和感情或將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沖擊,也將成為代工合作關系惡化的教科書案例。(木棉)
,601107股票,基德1漫畫網,情人可口 http://www.cityruyi.com/lm-2/lm-4/3175.html- 標簽:,都梁小說,qq飛車誰是幸運玩家,寶貝看著我是怎么進入你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
-
王傳福:國產新能源汽車品牌技術已全面超越合資品牌
我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將進入引領新階段。 在近日舉辦的2021 中國汽車重慶論壇上,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表示,中國品牌已實現了全…
-
【芯歷史】昔日盟友IBM與格芯正上演著怎樣的“恩怨情仇”?
【芯歷史──縱覽國內外半導體產業發展歷程,挖掘行業奇聞趣事,以古鑒今,探尋產業未來發展之道。】 報道,當地時間6月7日,格芯向紐約最…
- 48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公布股權激勵進展 中芯國際、利揚芯片等在列
- 【芯視野】iPhone東南亞產業鏈遭沖擊,蘋果將叫停轉移?
- 高端麒麟處理器仍在研發 華為將不惜一切保住海思
- 2021年Q1臺灣IC業產值走高 預計全年將突破1285億美元
- 獲“最強蘋果分析師”背書,“萬年老二”借新一代iPhone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