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養生保健常識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圖片說明: 1.芝罘區的宋憲琴
圖片說明: 1.芝罘區的宋憲琴。 2.招遠市的張立成。 3.海陽市的姜旭波。 4.龍口市的石富樂。 5.開發區的柳國良。
王磊,男,中員,福山區臧家莊中心衛生院業務副院長,副主任醫師,工作至今已29年,2010年、2016年分別受到棲霞市委、市政府嘉獎,2016年9月被評為全省“健康教育先進工作者”,2019年國家基層高血壓防治管理知識競賽獲得一等獎。
自1991年參加工作至今,他一直堅持在外科臨床一線工作,經過多年的臨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為了提升自身技術水平,他先后在青島市肛腸醫院和棲霞市人民醫院普外科進修學習。他能夠獨立承擔起肛腸外科的診斷與治療工作,在對痔、瘺、裂患者治療尤其是三期混合痔PPH手術治療上,填補了衛生院在此項手術技術項目上的空白。開展手術至今,他已為620余名患者進行了手術治療。他帶領衛生院共開展普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手術1100余臺,在為衛生院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在當地百姓口中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他主要負責高速路卡口、發熱門診、預檢分診的人員安排、體溫監測及院感防控等工作和值守人員防護物品保障老年人養生保健常識、車輛人員排查登記及參與疫情防控一線疫區返鄉人員居家隔離及流調工作。此次疫情防控期間臧家莊高速路卡口共監測過往車輛1.3萬余輛,監測人員1.9萬余人。在他和衛生院領導的帶領下,該院醫務人員勇于擔當、積極作為,他們在為轄區居民的生命與健康保駕護航的過程中,無一人感染新冠肺炎。
姜旭波,男,47歲,中員。從事基層工作25年,現任海陽市辛安中心衛生院院長、普外科副主任醫師。先后十余次獲得海陽市委、市政府嘉獎及三等功獎勵;2006年度被評為海陽市十佳醫護人員;多次榮獲海陽市衛健委黨委授予的優秀副院長稱號。發表國家級論文3篇,省級論文2篇。曾任煙臺市院感委員會委員,現任煙臺市外科心功能委員會委員。2000年他在煙臺毓璜頂醫院進修學習普通外科專業一年,歸院后積極配合上級醫師,通過請幫帶方式,開創了基層普外方面手術的先河,為海陽市徐家店中心衛生院普外科打下了良好的基礎。2006年到辛安中心衛生院任副院長期間,他大膽探索,打造了一支外科專業手術團隊,年手術量超過200臺、零手術事故與差錯,得到了領導和群眾的普遍認可。2014年,姜旭波調任海陽市東村街道中心衛生院業務副院長,同年6月-12月在山東省立醫院進修普外科專業,期間參加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腹腔鏡專業培訓并取得微創技術合格證書。
學成歸院后經與院方積極協調溝通,引進了腹腔鏡手術設備,成功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闌尾切除等手術。他積極參與院方管理,規范醫療執業行為,全院業務水平尤其是普外科領域的診療水平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使得東村街道中心衛生院特色微創外科在眾多的二級醫院中獨占一隅。
作為一名經歷過“非典”洗禮的衛生人,他深知疫情就是命令。疫情期間老年人養生保健常識,他不僅負責疫情全面防控工作,統籌協調落實各項防控措施,還和醫務人員一同奔赴高速路口、跨海大橋路口等檢查點,在寒風中堅守崗位。他說:“作為一名醫生,在面對疫情的時候,我們必須要走在群眾的前面,克服任何困難,才能確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柳國良,男,44歲,中員。現任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八角醫院院長,主治醫師。從事基層臨床一線年。曾獲開發區“敬老文明先進個人”、開發區工委管委個人三等功、開發區衛計局“先進個人”、“2020年度煙臺好人”等榮譽稱號。
他一直從事臨床一線工作,熱情接待每一位患者。不論白天黑夜刮風下雨,只要病人需要救治,他都能及時到場。他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去八角敬老院探望老人,為老人免費看病送藥,老人們都養成了習慣,哪個周末沒有見到他都急著打聽。
2000年,八角轄區還沒有專業的機構治療骨科疾病,轄區居民要到很遠地方才能做治療。他立足臨床專業,結合工作經驗,創建了八角醫院骨外科和手術室。至今已完成骨科、婦科、外科等手術2500多例,被轄區居民親切地稱為“柳一刀”。2014年,柳國良擔任八角醫院副院長職務,創建了康復醫學科。用中醫診療理念結合西醫技術,為轄區半失能居民帶來了專業有效的治療。
2020年2月4日,八角醫院確定改造為開發區定點發熱門診和隔離病房。任務一下達,柳國良火速執行。僅用3天就完成了隔離病房改建;僅用10天就建成了開發區版的“火神山”發熱門診。政府采購的CT、B超、移動DR、全自動血凝分析儀等設備一收到就立刻調試投入使用,充分保證了發熱門診工作順利進行,為開發區抗疫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韓國疫情爆發,醫院的隔離病房內住滿了發熱患者。為了及時掌握患者健康情況,柳國良穿上防護服24小時守在隔離病房。因航班原因,發熱患者經常要凌晨入院,他從來沒有一句怨言,只是默默地工作。同事們勸他休息一會兒,他卻總說:“只有把患者安頓好了,我才能踏實睡覺。”
崔松剛,男,42歲,中員,主治中醫師,現任萊州市柞村鎮衛生院院長。他始終扎根在萊州市南部山區醫院從事中醫臨床工作24年。先后獲得萊州市政府嘉獎3次、煙臺市“藥品監測工作先進個人”“疾病防控先進個人”“優秀公衛服務工作者”萊州市“群眾滿意干部”“優秀住院醫師”等榮譽稱號。他運用中醫藥知識應對基層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疑難病,工作中突出中醫特色,使各項中醫適宜技術在當地得到有效推廣。
多年來,他愛崗敬業、履職盡責、樂于奉獻、敢于擔當,先后成功搶救危急重癥患者40余人,用精湛醫術為轄區居民身體健康保駕護航。2016年,醫院規劃建設國醫堂,他親自坐診,開展各種中醫特色治療方法,打造中醫頸肩腰腿疼特色專科。經過4年多的艱苦創業,煙臺、濰坊、平度等地患者慕名而來。該院國醫堂年門診量3500人次,年住院病人300余人,患者贈送匾額錦旗20余面,成為柞村鎮衛生院的金色招牌。
在基層行醫數年,他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面對兇險疫情,他勇往直前,無怨無悔,不負韶華。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他第一時間組織全院職工開展疫情知識培訓,制定工作方案和應急方案,開展醫療救助、卡口值勤老年人養生保健常識、隨訪等工作。他以院為家,白衣執甲,身先士卒,始終戰斗在抗疫第一線,隔離隨訪疫區返回人員472人。青島疫情發生后,他堅守崗位6天6夜,完成705人次的核酸采樣任務。
石富樂,男,54歲,中員,主治醫師,現任龍口市東江街道衛生院副院長。1990年畢業于山東醫科大學,同年被安排到東江街道衛生院工作至今。他工作作風樸實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嚴謹務實、責任心強,曾多次被評為市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龍口市十佳醫生”“優秀黨員”。
石富樂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工作中始終堅持不斷學習,刻苦鉆研業務技術,積極參加相關業務知識培訓,定期培訓和指導東江鎮轄區的鄉村醫生,為基層的醫療服務及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防治做出了貢獻,由于他本人的努力及日常工作中耐心細致、和藹可親的言行,處處設身處地為病人著想,在當地已小有名氣,許多病人口口相傳,慕名而來。
在長期的工作中,石富樂能夠嚴格堅守職業操守,以“醫病醫身醫心,忘名忘利忘我”為準則,樂做老百姓的貼心人和健康守護神。他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原則,為病人提供價廉、質優高效的醫療服務,不開大處方,不收病人財物,為廣大醫務工作者樹立了廉潔行醫的榜樣,為創建服務好、質量好、醫德好、群眾滿意的醫院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來臨,東江街道衛生院接到上級主管部門的通知,要求盡快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石富樂主動放棄假期,積極到醫院參加新冠肺炎防控工作。他認真學習了新冠肺炎相關知識和個人防護措施等知識,積極開展全院職工及鄉醫的培訓,籌備防控物資,保證抗疫一線人員的自身安全。他主動報名參加火車站抗疫的一線防控工作,并完成與火車站、交通局、應急局等部門的協調分工,積極配合各部門的工作,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做出了貢獻。
郭波,男,44歲,中員,副主任醫師,現任煙臺市牟平區文化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扎根基層從事醫療衛生事業25年。他時刻把病人的利益放在首位,以一位普通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實際行動踐行著自己的理想與人生價值。曾連續多年在全區機關崗位責任制考核中成績突出,先后11年被牟平區委、區政府給予“嘉獎”、“記三等功”,2015年被授予“牟平區健康關愛能人”,2018年被授予“優秀黨員”稱號,2013年被評為“省級優秀醫保醫師”,2020年被煙臺市衛健委授予“煙臺基層名醫”榮譽稱號。
自1995年參加工作以來,他先后在四家基層醫院工作,這些地方的患者,見證著他的工作歷程,起早貪黑,深入病房,關心病人,總結經驗;克服基層困難,開展闌尾、疝氣修補、胃大部切除、骨科等手術;積極開展艾灸、針灸、溫針等中醫診療項目;采取聘請專家來院講課、臨床帶教、定期坐診的模式,開展了針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埋線等診療項目。每年平均門診病人5600 余人次,累計門診病人 140000 余人次,診斷準確率達98%以上,治愈好轉率達90%以上,受到了廣大患者的高度好評。
今年1月份新冠肺炎疫情襲來,面對未知的考驗,他沒有退縮,不顧風雪嚴寒,堅持沖在抗疫第一線,不分白天黑夜,奔走在外來人口排查、高速路口執勤、隔離酒店值班的每個崗位,為了千家萬戶百姓的安康,堅守著這份逆行者的守護。
初揚春,男,中員,副主任醫師,基層工作20余年,現任蓬萊區第二人民醫院業務副院長。任職期間,先后在《中國實用醫藥》《臨床醫藥文獻雜志》等雜志發表論文4篇,其中《消化性潰瘍并發消化道出血的相關影響因素探討》的科研項目,獲得蓬萊市2014年度科技進步獎叁等獎;結合專業特點成立了蓬萊市第二人民醫院“胃腸鏡中心”老年人養生保健常識、編制了《蓬萊市第二人民醫院質量與安全通訊》、帶領全院職工于2019年5月順利通過“二級綜合乙等醫院”等級評審。
作為醫院健康扶貧工作負責人,面對蓬萊區“1/3”的貧困人口,他既要解決廣大患者的疾病之苦,又要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可謂“工作量極大”。他成立6個“健康扶貧督導組”,親自帶隊,投入大量精力逐村逐戶走訪,為他們解讀政策、送醫送藥,確保健康扶貧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去年臘月二十九,剛接回在毓璜頂醫院做完“晶狀體置換手術”的妻子,他就義無反顧地投身到抗疫工作中:成立預檢分診、組織防護演練、修訂發熱患者就診流程……每件事他都親力親為。他沖鋒在前,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卡口執勤、義務獻血、積極應戰……連續四十多天在醫院戰疫一線定措施、抓落實、擔使命,帶領全院職工“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醫療工作”,用責任書寫初心,用行動詮釋醫者使命。
張立成,男, 48歲, 中員,現任招遠市夏甸鎮新村衛生院院長,內科副主任醫師,基層任職26年。他于2004年1月、2009年1月被招遠市委、市政府授予三等功獎勵兩次。因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現突出,他于2020年3月11日受到招遠市委、市政府通報表揚。
自參加工作以來,他一直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始終保持著高度的責任心,良好的職業道德,嚴謹的工作態度,時刻把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2019年以來,醫院成立8個家庭醫生簽約團隊。他作為簽約團隊長之一,親自帶領簽約團隊成員走村入戶,與分管的8個村的居民簽署《家庭醫生協議書》1800余人次,并及時為簽約服務對象履約踐約。定期到扶貧人員家中面對面隨訪,進行政策講解,疾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宣講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后,他臨危不懼,科學謀劃,迅速行動,第一時間制定本單位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和實施方案,成立領導小組,明確分工,嚴格按照操作規范和流程開展疫情防控。組織全員進行多次培訓和應急演練。作為一名基層醫務人員,同時也是一名黨員,他始終牢記使命,沖鋒在前。疫情發生后,連續50多天值守在崗,帶頭參與外地、外籍返鄉人員流行病學調查和居家隔離人員隨訪工作,以及公路卡口執勤、體溫檢測等工作。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黨員的初心使命和一名基層醫生的責任擔當。
宋憲琴,女,煙臺鳳凰臺醫院醫養結合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從事內科醫療工作34年。她始終以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為己任,盡職盡責,無私奉獻,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醫務工作者的人生價值。2016年她被評為芝罘區最美女醫務工作者,被芝罘區婦聯授予三八紅旗手稱號,2019年被評為“首屆煙臺基層名醫”。
她工作精益求精、堅持學習更新知識,多次到上級醫院進修,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并多次為醫院醫務人員授課;她無私帶教后輩,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工作經驗傳授給年輕醫師,使他們的技術得到提高;她尊重關愛患者,查房時,噓寒問暖,有時遇到患者便溺而護工剛好不在,她毫不猶豫地給患者更換,在她的帶領下,科室醫務人員不論是誰遇到這樣情況,都會主動為患者做這樣最基礎的工作;她勇挑重擔,2012年,醫院成立了煙臺市首家老年人醫養結合服務機構——鳳凰臺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她在沒有經驗可以借鑒的情況下,帶領科室人員以高度的愛心、責任心給予入住的全失能、半失能臥床老人精心的治療護理和生活照料。
基層醫院全科門診患者類型復雜,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給醫院門診工作帶來很大壓力和風險。她主動請纓到門診一線工作,認真篩查不明原因發熱及呼吸道感染病人,不遺漏一個可疑病人。她加強疫情期間科室的封閉式管理和預檢分診工作,對科室人員做好每一版診療方案和院感防控知識培訓,加強監督檢查,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有力落實。YMG全媒體記者 李俊玲
- 標簽:職業與健康雜志官網
- 編輯:劉欣榮
- 相關文章
-
職場女性著裝六不準女性知道的小知識女生小常識老年人健康保健知識
12月16日,省疾控中心向市民發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倡議:每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責任人,每個人都要積極行動起來,擔負起護衛自身健…
-
健康視頻網站女性健康調理小常識女生來例假小常識讓女性尷尬的冷知識
前些天,馬拉松再次站上風口浪尖,票圈各屆人士上躥下跳,猛烈抨擊馬拉松是中國體育的騙局…
- 《健康快車》雜志女性健康平臺婦女健康體檢項目
- 女性健康問題的數據關愛青少年身心健康
- 《健康指南》雜志心理健康百度健康官網買藥女性健康講座總結
- 生殖健康知識內容39健康論壇
- 中外女性健康雜志中國健康教育網站家庭常見的健康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