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機構前仆后繼 長沙醫美行業病灶究竟在哪里
醫美機構涉嫌超范圍經營套路貸記者采訪被斥太折騰
長沙醫美行業病灶究竟在哪里
有的醫美機構無全麻手術資質,卻鋌而走險非法實施全麻手術;有的醫美機構醫生沒有從業資質,卻堂而皇之地開門營業;有的名為整形美容,卻以傳銷模式拉人頭發展下線牟取暴利;有的在被主管部門吊銷證照后,卻“換個馬甲”在原址重新開業……
連日來,《法制日報》記者接到多名消費者投訴稱,在長沙遭遇各種醫療美容機構的陷阱,不僅被忽悠花費了巨額費用,而且身體受到了嚴重損害。
長沙醫美行業為何亂象叢生?相關部門監管是否到位?對此,《法制日報》記者先后來到長沙多個醫療美容機構、部分區縣以及長沙市衛計部門進行調查采訪。
問題機構前仆后繼
吊銷證照影響甚微
長沙市民羅女士告訴《法制日報》記者,她在位于長沙市雨花區的美亦醫療美容門診部做了鼻部整形手術后,出現鼻頭感染。她輕信了門診部吹噓的所謂“渠道機構”有高額返點,介紹自己的朋友來此整形。結果,朋友也出現了術后問題。
7月1日,長沙市雨花區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在對上述機構進行執法檢查發現,美亦醫療美容門診部獲批的診療項目,只有美容牙科、美容外科和美容皮膚科,且僅限門診,并沒有取得全麻資質,卻違規開展隆胸、取肋骨等需要全麻資質的大型手術,此醫療機構已涉嫌超范圍經營。
長沙市雨花區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副局長陳高稱,目前已對美亦醫療美容門診部進行立案調查,下一步也會對這家機構進行吊證處罰。只是,雖然執法人員多次聯系這家機構負責人協助調查,但對方都不予置理,不愿配合。
此外,執法人員在調查時還發現,美亦醫療美容機構的院長兼外科醫生易曦由于操作失誤,導致100多名顧客出現術后問題。
據長沙市雨花區衛生計生綜合監督執法局局長黎雪軍介紹,易曦之前曾在長沙市望城區、岳麓區等多個地方從事醫美整形,因醫療事故頻發,轉戰雨花區,重操舊業。易曦號稱湖南鼻整協發起人、湖南省鼻整形沙龍會員,卻做壞了100多名顧客的鼻子。目前,這100多名顧客已組建維權微信群,準備聯名起訴易曦。
7月9日,《法制日報》記者致電美亦醫療美容負責人,但這名負責人稱,目前正在配合執法部門進行調查,不方便接受采訪。
涉嫌超范圍經營的還有長沙尚九瑞恩醫療美容門診部。
據當地媒體報道,長沙尚九瑞恩醫療美容門診部在沒有開設麻醉科的情況下,給顧客進行全麻手術,同時存在部分醫生涉嫌無證行醫的情況。最后這家機構門診部被吊銷營業執照。
不過,有業內人士稱,雖然被吊證處罰,但這些醫美機構受到的影響并不大。一些被吊銷證照的醫美機構往往會帶著團隊換個地方“另起爐灶”,重新更名后又成為一家合法的醫美機構。有的甚至就在原址上換個名字繼續開業,職能部門也會照樣發證。
醫美貸款漫天忽悠
背后隱藏巨大陷阱
《法制日報》記者了解到,當消費者面對天價整形費用猶豫不決時,一些醫美機構往往會用所謂的“醫美貸款”來忽悠消費者,宣稱每個月只要支付其能承受的費用,即可實現“變美”的夢想。而這種“醫美貸款”背后,往往隱藏著巨大的陷阱。
今年56歲的蔣女士就是受害者之一。她的女兒告訴《法制日報》記者,今年6月,蔣女士在永州一家美容院老板的忽悠下,來到位于長沙市岳麓區的湖南泊麗醫療美容門診部,工作人員推薦了一個面部脂肪填充項目,本來說只要數千元,最終卻交了27900元現金,并在“佳麗貸”等多個貸款平臺貸款50000元才勉強支付完這筆費用。
長沙市民黎女士同樣有此遭遇。
2017年6月24日,黎女士在長沙麗恩醫院面診做鼻子整形,面診定價是48000元。院方推薦稱,有平臺可做分期貸款,并幫黎女士用手機操作,分期貸款3萬元,分24期還。不久前,黎女士發現自己的一張信用卡被停掉,另一張信用卡被限額。經查詢,黎女士得知是整形美容的貸款出了問題。銀行交易信息顯示,黎女士逾期四期未還,最后一次還款日期為今年2月27日,當前逾期金額為5652元。黎女士由此變成信用“黑戶”。
今年6月,湖南美漾美學醫療美容門診部因違規執業,被長沙市岳麓區衛生計生綜合執法局立案調查。當事人劉女士告訴《法制日報》記者,當時自己從這家機構門診部出來時,被數名社會人員尾隨并威脅。
據業內人士透露,湖南美漾美學醫療美容門診部的最大股東林金虎,因涉嫌“套路貸”,已被寧鄉市公安局刑偵大隊立案偵查。
民營資本大量涌入
門檻極低機構泛濫
《法制日報》記者獲悉,導致醫療事故頻發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醫美機構違規實施全麻手術。
據長沙市雨花區衛健局醫證管理科科長湯亞子介紹,依照2009年《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醫療美容門診部只要符合法律規定,便可設立麻醉科室。但2013年新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頒布后,規定醫療美容門診部不能設立麻醉科室。因此,雨花區沒有一家門診部設立麻醉科。
“我們已向上級主管部門遞交了《關于醫療美容門診部、診所能否設置麻醉科的請示》,湖南省衛健委已報到衛生部。”湯亞子給《法制日報》記者看了這份請示。
據業內人士透露,在長沙市,除了雨花區,開福區在5年內也沒有給任何一家醫美門診部批過麻醉科。而在岳麓區,醫美門診部只要符合條件就可以設立麻醉科,所以其他區的醫美門診部也往岳麓區移址。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長沙市醫美機構多達160多家,岳麓區醫美門診部有近50家,數量居長沙市首位。
湯亞子稱,可能是岳麓區衛健局審批發證參照的是2009年《醫療機構管理條例》。
那么,設立醫療美容門診部麻醉科,長沙市為什么會出現明顯的雙軌制、區域差異化?
《法制日報》記者聯系長沙市岳麓區委宣傳部,請其接洽岳麓區衛監局采訪事宜,卻被告知,岳麓區衛健局主管副局長李國華說自己很忙沒時間,記者要采訪必須先通過長沙市衛健委同意。
隨后,《法制日報》記者來到長沙市衛健委,向其宣教處處長鄧某表明采訪來意,并提出想當面采訪醫證處與綜合監督執法處相關負責人。鄧某要求記者先填寫一張采訪登記表,并稱將協調時間安排采訪。期間,鄧某明確表態稱,區衛健局接受采訪并不需要通過市衛健委。
于是,《法制日報》記者又來到岳麓區衛健局,辦公室彭姓主任稱,主管工作的副局長李國華出去開會了,近兩天將與記者聯系約定采訪時間。但隨后幾天,記者多次聯系彭姓主任,對方均不接電話、不回短信。截至發稿,記者尚未收到其回復。
7月11日,鄧某來電話稱,針對此前記者提出的采訪要求,長沙市衛健委已形成文字回復,不需要當面采訪。當記者稱還是想當面進行采訪時,鄧某稱:“搞得太折騰了,一定要當面進行采訪干什么?”
在記者的堅持下,鄧某不耐煩地說,會與相關處室聯系。隨即掛斷電話。截至發稿,記者仍未獲得回復。
“傳銷模式、醫美套路貸、超范圍違法執業是醫美行業亂象的三大主要表現。”長沙市醫療美容協會會長肖征剛在接受《法制日報》記者采訪時稱,2017年是長沙市醫美行業的分水嶺。隨著大量民營資本涌入,渠道模式進入行業導致經營結構發生變化,帶客高額回扣造成了嚴重的信任危機。目前,長沙70%的醫美機構是渠道模式運營,嚴重擾亂了醫美行業市場。
肖征剛認為,相關主管部門沿用傳統醫療標準來套現在的醫療美容。目前,長沙市衛健主管部門對醫美機構準入門檻極低、把關不嚴,導致醫美機構泛濫。對于醫美門診部麻醉科的設置,沒有統一標準,逐級推諉踢皮球。如今,麻醉科的設置已成行業發展瓶頸。長久下去,長沙的醫美行業將更加混亂。
業內人士對《法制日報》記者稱,職能部門要想有效遏制當前醫療美容行業存在的亂象,必須進一步提高行業準入門檻,加強行業協會監督,建立更嚴格科學的資質審批制度,切實增加執法檢查的頻率和力度。同時,加大對違法違規醫美機構的處罰力度,激活現有的懲戒性條款,提高其違法成本。(阮占江 帥標)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