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燥溫差大 感冒及早防
眼下廣州的氣候特點以干燥為主,久不下雨,早晚氣溫明顯下降。不少人適應不過來,抵抗力下降便容易誘病,感冒“中招”者有所增多。
據天氣預報,未來一周,接近30℃的氣溫不會再在廣州出現了。新的冷空氣將陸續南下,氣溫將出現“小跳水”,但干燥依舊。這個時節,該如何養生防病?快跟中醫專家來學兩招。
食療潤燥 試試三款湯
秋冬季向來比較干燥,除了多喝水,多喝點淡茶、豆漿等飲料以補津液外,保持居住環境的濕度也是潤燥的重要環節。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在家中種些花或養魚,或是早晚多往地上灑點水、用濕拖把擦地等。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主任醫師陳志練從中醫的角度支招,干燥季防燥養陰,可適當吃些銀耳、百合、芡實、山藥、蜂蜜等。而口干明顯、干咳無痰的人群,可選麥冬、天冬、玉竹、大棗等甘潤的食材。
結合眼下的節令特點,陳志練推薦了以下幾款應節的養生食材和食療方,感興趣的街坊不妨試試看。
1.雙蓮百合湯
材料:鮮蓮藕1斤,蓮子30g,百合30g,排骨適量(以蓮藕作主料煲湯);
功效:健脾潤肺,寧心安神。
2.粉葛苡仁鯽魚湯
材料:鮮粉葛(葛根)半斤,苡仁30g,陳皮10g,排骨3兩,白鯽魚1斤;
功效:滋補潤燥,補脾益肺。
3.竹蔗茅根馬蹄湯
材料:竹蔗半斤,新鮮茅根2兩,馬蹄半斤(去皮)煮水代茶飲;
功效:滋陰潤燥。
感冒后干咳 試試南北羹
隨著冷空氣陸續南下,廣州氣溫將出現“小跳水”。習慣了暖和天氣的街坊,可要注意保暖了。除了早晚添加衣物保暖外,這個時節也要適當運動。另外,再冷也要注意開窗,讓室內適當通風。
飲食方面,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綜合科主任、中醫師劉瓊建議日常飲食可適當多吃含維生素A、C食物,增強黏膜上皮細胞的防御能力。維生素A在肝、腎、蛋黃等食品中含量較高。維生素C在菠菜、西紅柿、山楂中含量高。
每年寒流駕到,一不小心感冒,大多數人都伴有咳嗽、咽癢、干咳或痰黏稠難咯出來。吸入冷空氣或說話時,咳嗽的癥狀還加重。怎么辦?劉瓊開出食療方——南北羹。
據劉瓊介紹,南杏仁又叫甜杏仁,微甜,入肺、大腸經,有潤肺止咳的作用;北沙參,其性微寒,味甘,入肺、脾經,有養陰生津的作用。南杏仁是食品,多在菜市場有售,北沙參在菜市場或藥店都可買得到。
劉瓊提醒,想早點擺脫感冒引起的咳嗽,除了注意別熬夜、避免過于勞累,飲食上也應適當戒口,少食煎、炸、辛辣食品,少食肥甘厚膩、海鮮發物,如羊肉、海鮮、蟹、蝦。
南北羹
材料:南杏仁10克,北沙參15克(一人量)。
做法:將南杏仁、北沙參放入砂鍋或燉盅中,加適量水沒過藥面約3~5厘米,武火煲開后用文火煎20分鐘左右即可食用;
功效:潤肺止咳,適合感冒后干咳無痰,咽干咽癢者。(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翁淑賢 通訊員方寧、張秋霞)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