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obe發布低門檻AR創作Aero、Dimension 3.0等,帶來AR營銷機遇!
此前,在9月20日的《在新媒介方面“上下求索”的Adobe,最終選擇了AR》一文中,VRPinea曾探討了Adobe在新媒介方面的漫漫探索,并最終選擇了AR(感興趣的讀者可點擊藍字自行閱讀)。
而本月,于美國當地時間11月2日-6日舉辦的MAX大會上,Adobe展示了旗下一系列設計工具的最新動態,其中包括最新推出的AR設計工具Aero、以及支持AR的Dimension 3.0,Adobe在AR方面的布局徐徐展開。
![](http://pics4.baidu.com/feed/ac345982b2b7d0a2ba08f1a8f1f1b60c4a369ae2.jpeg?token=0f2f3887d358a026798dcefdee5101b2&s=8F125D859482FB511E28852F03009053)
細談Adobe在AR方面的布局
在明確了AR的發展方向后,Adobe逐步展開了在此方面的行動。Adobe先是展示了兩款基于AR設計的無文本UI概念,隨后又正式發行了AR制作工具Aero,并在MAX大會上展示了Dimension 3.0支持AR的新消息。
Adobe XD提出無文本UI設計:Text-Free UI Kit for Adobe XD
在此前體驗多人開放世界VR游戲《故土》的時候,小編為游戲驚艷的畫面和開放的世界而著迷。但與此同時,小編也發現《故土》這樣的VR游戲存在一個問題:由于是針對PC/VR用戶同時開發,《故土》的UI設計基本選擇了傳統網游所采用的文本為主的UI設計。這一UI在傳統的2D顯示器上問題不大,但在全景的VR環境中體驗并不算佳。
此外,過多文本的UI設計也較為影響閱讀困難人群以及視障人群的用戶體驗。目前,世界文盲比例仍高達20%,這一受眾群體很難與存在大量文本的UI交互。而對于視障群體而言,在文本不易于識別的情況下,有著高對比度和簡單形狀的圖標能夠提供情景上下文。
![](http://pics3.baidu.com/feed/72f082025aafa40ff463c254927ac34a79f019b1.png?token=fc2b68f210ac1678b1420533c26f1ef7&s=BD8E377E1391726447FE756E03007078)
語音界面UI
但慢慢隨著語音界面以及AR技術的發展,創建UI時文本已逐漸不再是必備的組件。語音界面允許用戶通過語音命令與應用進行交互;AR體驗也可以在消除潛在視覺干擾的同時添加有用的信息:通過圖像和動畫來提供清晰的指令,能幫助用戶在不需要閱讀的情況下與UI交流。
為此, Adobe于10月31日提出了一種用以取代文本UI的設計方案:Text-Free UI Kit for Adobe XD。該方案由Cara Neel設計,利用了語音、圖像和動畫來為用戶提供清晰的指令。
![](http://pics5.baidu.com/feed/10dfa9ec8a1363277290d613ab9160e908fac7b0.jpeg?token=7029674b1ab035ab17ef3c579f07e7f9&s=DF187E890CF2BF8A2AA999E00100C0B3)
移動導航應用程序Polaris
Text-Free UI Kit包含兩個設計概念,兩者均采用了語音界面和AR體驗。首個概念是一款移動導航應用程序Polaris,允許用戶通過語音命令和AR路標前往目的地;第二個概念則是一款虛擬助手ARtie,能夠幫助用戶識別不熟悉的對象和位置,并幫助用戶解決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http://pics2.baidu.com/feed/58ee3d6d55fbb2fb5b4849057554e0a14623dc6d.jpeg?token=5e9831e05d57645fc4ee501d24224107&s=4DA03C7217536DC81ADDD5DE0000E0B1)
圖標和組件庫
Cara Neel還為其他AR設計者提供了一個由不同圖標和組件組成的庫,幫助設計者創建無文本的UI交互界面。
Adobe推出無需掌握編程技巧的AR創作工具Aero
11月5日,Adobe正式發行了旗下AR創作工具Adobe Aero。該工具允許設計師在AR環境中構建和分享沉浸式體驗,并無需掌握任何編程技巧。
與其他AR創作工具相比,Adobe Aero具備如下的功能。可視化創作:Aero能夠提供直觀且不犧牲質量的創作體驗。用戶可以使用可視化UI構建AR體驗,而分步說明則將引導用戶構建獨特的AR場景;
![](http://pics6.baidu.com/feed/aec379310a55b319cd936cce79b74223cefc17c2.jpeg?token=2d04016f309c8649a7ae5423476f60d7&s=67D21CC52CD2F5CE111501A80300D093)
可交互動畫:用戶可以使用雙手和設備將虛擬對象放置在現實空間中,并創造動畫效果以及觸發方式;
可關聯asset:Aero提供了數百種免費的入門asset,且支持廣泛的2D/3D文件格式導入,包括矢量圖形、Adobe Photoshop文件、OBJ、FBX、Collada、glTF等;
發布與分享:用戶可以直接通過Aero應用,將創建的體驗發布或分享給其他人。
Adobe發布3D設計工具Dimension 3.0更新,提供Aero AR支持
Adobe于美國當地時間11月2日-11月6日舉辦的MAX大會上,正式發布了Dimension 3.0。在新版本的Dimension中,Adobe為其增加了照明控制功能、渲染和創建高質量圖像的方法以及全新的AR工作流程。
可搭配Aero:在Dimension 3.0中,用戶可以輕松地將Dimension項目發送至Adobe Aero中,方便用戶在現實世界中查看、添加行為以及交互,并創建屬于自己的AR體驗;
![](http://pics0.baidu.com/feed/7a899e510fb30f2401ac73d8f28b1146ac4b03de.jpeg?token=7d56621bc15a9ba81e8530defa67b4bf&s=AED230DE1870FC86DDBDE9630300F072)
增加和定制多種光源:Dimension3.0現在允許用戶添加并控制多個定向光源。用戶可以自由設置光源的方向、大小、顏色及強度,從而精確地控制高光位置和整體照明色調;
Render Preview(渲染預覽):用戶現在可以在應用上實時查看紋理設計、光線反射等詳細渲染信息,以減少等待渲染改動所花費的時間,為用戶騰出時間修改;
GPU Rendering(Beta):Dimension3.0采用了能夠將渲染技術提高9倍的NVIDIA RTX光追技術,目前僅以Beta形式支持Windows系統。
AR為Adobe帶來市場營銷機遇及設計潛能
對于Adobe而言,AR作為一種全新的媒介,為其帶來了市場營銷機遇以及沉浸式的設計潛能。
![](http://pics3.baidu.com/feed/3b87e950352ac65cee6b3ae0c2ec721492138adf.jpeg?token=7376e5b20e01ba85d10a0a71e97e2a7a&s=1A934585963339989C8D8D2003007053)
Adobe展示的AR購物原型
AR技術帶來一個全新的數字畫布,允許商家有足夠的深度來敘述獨特的故事,從而為消費者提供足夠的直觀性。今年3月,Adobe向CNET(美國CNET Networks國際媒體)展示了一款用于網購的AR購物原型,希望能為消費者提供更近于實體店的體驗。
而在藝術方面,Adobe在Aero的早期研發階段便一直在與藝術工作者進行合作,從而使得開發團隊在一開始便了解到創意表達的潛能。如經驗豐富的2D設計師Dan Mumford在入駐“Adobe AR Residency”計劃期間,便在保持原有風格的前提下,將作品分割為一個個Photoshop圖層,創建了AR海報隧道,讓體驗者能“走入”其中,并“親身”感受其作品的獨特深度。
![](http://pics3.baidu.com/feed/c9fcc3cec3fdfc03362df891ee214791a4c22661.jpeg?token=1fcaee875d6c3818819fca5aca1f3149&s=23039B4F4E022ACC5121E509030070C3)
不得不說在廣告營銷和藝術創作方面,AR這一全新媒介確實很有優勢,但如果沒有足夠的內容來豐富這一媒介,AR很難得到發展。為此,Adobe也正在為此努力。通過展示基于AR的無文本設計UI概念,為創作者指明思路;同時提供優質低門檻的AR創作工具Aero,并通過與自己原本的設計工具聯系,構建一套工具生態。
![](http://pics6.baidu.com/feed/4610b912c8fcc3ce816273d1ab5b168dd53f2051.jpeg?token=8ce32846ede904c885b36bf3b7118aa7&s=D6F5C56E376F1D1118564EBA0300C00E)
從這一系列的舉動中也能夠看出,Adobe的現階段的戰略目標似乎很明確,便是通過這些創作工具為創作者和AR這樣的新媒介之間搭建橋梁,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創作,在內容層面打下基礎。
本文屬VRPinea原創稿件,轉載請洽:brand@vrpinea.com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