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餅、出圈與上熱搜:若風的轉型之路,是名利雙收還是鏡花水月?
已經許久未出現在電競玩家視野之中的若風最近以一種特殊的方式“火了”。昨天上午,若風在自己的微博上回應了“勸退aluka”事件,稱愿意為了勝利承擔全部指責。并在發言中直指西卡涉嫌造謠和人身攻擊。然而這一次,若風的指責沒有得到網友的認同,人們紛紛指責若風這事做的不夠地道,還被冠以了“若不群”的名號。
若風是第一批職業主播的典型代表。做教學視頻、開直播店賣肉松餅,多年的職業生涯的和不錯的成績讓他成為了第一批吃到肉的主播之一。退役后的若風搭上了王思聰的大腿,加盟了熊貓TV,這對其人氣是一個大打擊。雪上加霜的還有風光了沒幾年的熊貓TV直接宣布倒閉,沒處去的若風只能跑到企鵝電競里養老。
“出圈”是這兩年開始出現的網絡詞語,意思為某個明星、某個事件的走紅的熱度不僅在自己固定粉絲圈中傳播,而是被更多圈子外的路人所知曉。當直播事業難以再出爆點時,若風靈機一動,“出圈”,進軍娛樂圈。
客觀的說,進軍娛樂圈的確是若風的獨特優勢。新婚妻子戚藍尹畢竟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多年,拿到資源不是什么難事。只要有人帶進門,若風給自己打造的電競冠軍的人設很對喜新厭舊的娛樂圈的胃口。但你說是不是很成功呢?現在看來說不上。即使是這幾年電競行業因為各種成績而火熱的當下,滿足部分圈外人對電競想象的若風上了芒果臺的《我家小兩口》,播出后收獲的反響仍是平平,在娛樂圈里的水花或許還不如電競圈里的大。
若風的焦慮其實更體現在對事業的不確定性上,16年若風從斗魚跳去熊貓后,身價一度飛漲到千萬級別,先不說那個年代直播平臺的水分有多瘋狂,就若風本人來說,初期靠的是老WE的輝煌,以及最早對LOL視頻和直播探索的紅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觀眾對主播的要求從單純的你是誰變成了要會整活,這也是若風弱勢的一點。我們已經多久沒有見到若風的梗了?對一個梗就是生命的主播來說,不管是自己造給自己的梗,還是在和水友互動時造出來的梗,都是主播最核心競爭力的體現。
其實,這次事件最讓網友疑惑的一點,就是若風為什么做出如此一副用力過猛的態勢。僅僅只是一場表演賽,沒有意義也不用在意的輸贏,卻讓若風如此認真,甚至基本把自己多年積累的人品敗光。因為核心在于,若風認為自己需要吃到全明星的熱度,或者說吃到全明星勝利的熱度。轉型娛樂圈并不成功的若風需要一個機會重新回到大眾的視野里。不管是率先開團西卡還是這幾天的微博battle,統統在第一時間上熱搜的情況足以讓明眼人反應過來,這或許并不是一件單純的因為口嗨而產生恩怨的故事。
只是現在看來,若風的策略或許沒問題,執行卻出了大簍子。買熱搜、控評與水軍,這些東西能讓若風獲得熱度,卻也不得不讓他損失一些東西。LPL還沒有到可以跟飯圈吃同一碗飯的地步,若風可以輕易把自己口碑丟掉,但他又能靠什么撿回來呢?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