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孕期分娩  孕婦保健

電視劇中的“八百里加急”,是什么意思?真的一天可以跑八百里嗎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12-02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古代驛站是如何運作的?800里加急一天之內能否送到?

想必大家在不少古裝影視作品中,都會聽過這樣一句話:"有封郵件,非常緊急,必須八百里加急送到目的地"。按照現代人的思維,無論再緊急的事情,只需要通過網絡通訊功能,就能在幾秒鐘之內找到對方,并且說明事情的原委。可是封建時期哪里有如今的便利條件?所以要傳遞一個訊息或者一件小物品往往要大費周折。尤其是在古代傳遞軍事情報,則需要用到特殊的運送人員。電視劇里所說的800里加急,顧名思義也就是各朝各代需要將緊急的公文需要送到目的地。可是正史中,古人是不是一天真的可以跑800里?

要說起這個話題,筆者就要簡單和大家介紹我國的驛站運送制度。驛站大家肯定都不會陌生,用通俗點的話來介紹,驛站就是接待官方運送人員,或者其他有任務在身的公職人員,為他們提供食宿,休息的臨時場所。驛站的構成非常簡單,里面有"驛長"和"驛卒"。大概在唐朝,甚至是南北朝時期就已經有了驛站的雛形,直到明清時期才形成了完善的驛站運輸產業鏈。

根據不少歷史文獻所記載,明清兩個朝代,從北京一直到遼東官道上,有許多大大小小的驛站。舉個例子,假如遼東某個州縣發生緊急情況,比如有了天災,或者是當地有民間反抗組織興起,那么該地方的父母官就會撰寫詳細的公文,交給官府內的驛卒,讓他趕緊將這份公文送往北京交由皇上處理。驛卒接到信件之后,會馬不停蹄從出發點趕往目的地。但是古代并沒有汽車,火車,飛機這些現代化運輸工具,只能通過馬匹代步。但是人和馬都是生物,需要吃喝拉撒,更需要睡覺,所以這些驛卒與之所騎乘的馬匹都需要在各個驛站,補充水源食物以及必要的休息,這樣才能將信件準時送達目的地。

古代并沒有明確的800里加急這一說,但是在被送的公文上,有一套完整的憑證措施,比如火票。火票是交給驛卒拿著的,這就相當于通關文書,說明了這個驛卒的基本身份,以及他從哪出發,目的地要送往哪里?拿著火票沿途的驛站工作人員就會專門接待他,并且能根據目的地的遠近,提供合理的物資分配。還有憑票,憑票是根據公文的緊急狀況,嚴格要求運送的速度。

比如在票上會寫著,一天需要運送200里至300里或者600里。換言之,如果從遼寧有一份公文要運到北京,公文非常緊急,就會在票上寫著"一天需要運送600里",因此這就是800里加急的真實寫照。可能有不少朋友會覺得不可思議,沒有汽車的古代,一天真的能跑600~800里嗎?筆者和大家說一個肯定的答復,能不能跑800里并不清楚,但是一天600里還是綽綽有余。根據宋代《五經總要》所記載,撫順有一地方官,需要運送一封緊急的公文,所以他在票上寫著"一天需要跑600里",也就是說這封公文非常緊急。驛卒接到火票、憑證之后立刻動身。他在出發的時候會準備兩匹馬,自己騎著一匹,另一匹則是在身旁備用。

一旦自己的主力馬匹體力不支,或者受傷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導致無法前行,那么驛卒就會乘坐另一匹馬,繼續向目的地進發,也就是俗話說的"換馬不換人"。接著,驛卒會根據自己以及馬匹的真實狀況,選擇在沿途驛站是否更換新馬或者是補充物資。這個運送信件的驛卒等于在路上一刻也不停歇,馬匹的奔跑速度其實和汽車差不了多少,按照如今每小時80公里的行駛速度來計算,一天假設他奔跑12小時,那也接近千里了。

雖然古時的道路肯定沒有如今的那么平坦,但是驛卒都是正式官員身份,走官道速度應該不會慢到哪里去。因此一天運輸600公里還是綽綽有余的。同時我國古代驛站并不僅僅只給你提供馬匹那么簡單,還有專門的水上驛站。由于我國水資源也是特別豐富,有不少的大江大河。如果運送時間非常緊急,而且需要跨江渡海的話,那么這些水上驛站,就會給驛卒提供相應的船只,在必要時這些驛站工作人員還會親自護送。總之古代800里加急的信件,代表的這封公文非常緊急,必須要按時送到對方的手上。到了宋朝以后,我國就已經開辟了較為完善的陸路系統,驛站的數量也增加了不少。所以這種緊急信件的運送速度還是能夠保證的,當然,肯定沒有如今物流行業那么發達。可是像這種緊急的軍事公文,運輸速度還是不慢的。

接著再給大家科普和小知識,像這種加急的信件,運送時間是需要經過嚴格的審核。也就是說這封信件內容必須是特別緊急的情況,才能選擇相對應的運送方式。如果只是一封無關緊要的信件,但是卻被標上了特別加急,那寄出這份公文的官員是要受到嚴厲的責罰。如果一驛卒超過規定時間,而未能將信件送達至目的地,那么他的下場也會非常凄慘。延遲一天就需要被杖打80,兩天則是加倍,一般人能挨60板子不死就已經是"非比常人"。重壓之下,讓驛卒也是玩了命的在路上奔跑,絲毫不敢有片刻的怠慢。明末時期的闖王李自成,他就是某個驛站的工作人員,想必也是受夠了嚴苛的制度。

參考文獻:明史、清史稿、五經總要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