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活的魯魯修為大家演示了下,什么叫教科書般的官方逼死同人
青春結束了,但故事有一個美好的結局,《復活的魯魯修》幾乎全程都在訴說著這么一句話。
自2018年以來,觀眾們已經見識過太多日本動畫的"文藝復興",從《魔卡少女櫻》到《足球小將》,從《銀河英雄傳說》到《明日之丈》,從《水果籃子》到《中華一番》,只不過它們大多讓觀眾一番感嘆之后就沒有了下文,也就剩下《明日之丈》的紀念企劃這個基本等于原創TV動畫的《Megalo Box》比較有聲音。
而《復活的魯魯修》就不一樣了,這部劇場版動畫打從一開始就不是文藝復興,而是一次文藝落幕。
首先不得不說,《復活的魯魯修》是一部完全沒有劇透意義的作品,光是這一點就可以看出它和原作TV動畫有什么區別。
為什么這里要用上"原作"這個詞呢?因為《復活的魯魯修》雖然走的是正統劇情路線,但看上去卻完全就是一部同人作品,所謂教科書般的"官方逼死同人"說的就是這樣的片。
說起"正統路線",《黑子的籃球》就是一個十分直觀的例子,低起點、高目標、途中有挫折、不搞幺蛾子、沿著定下的路線一路走到底,最后再弄一個共同敵人,搞一次粉絲狂歡的日后談。
而《復活的魯魯修》的定位,就正是一次粉絲狂歡日后談。
《復活的魯魯修》顯然是一次早有預謀的落幕演出,雖然這標題取得就像是文藝復興一樣。
如今回頭看看官方那三部寫作劇場版讀作總集篇的動畫,其實就是一個明確的搞事信號,只不過當時大家都覺得這會是一次文藝復興罷了。即使這些年來大河內一樓的騷操作越來越多,但魯魯修這個IP確實給人一種還能再戰十年的潛力。
但就算不談觀眾自我美化的回憶,《Code Geass 叛逆的魯魯修》已經算是珠玉在前,這個IP想要再戰十年,最大的敵人到頭來其實正是自己。
風評有些飄搖的《亡國的阿基德》就是一次嘗試,而它的結局就可能是促成《復活的魯魯修》企劃的直接原因,因為還能戰十年的是這個IP,而屬于魯魯修的故事卻已經很難再延伸了。這就是《亡國的阿基德》的誕生意義,但很遺憾阿基德似乎成了第二個真飛鳥,看了半天結果大家都在等基拉和阿斯蘭的戲份。
那《復活的魯魯修》的制作目的就相當明確了,這個企劃給既了粉絲們想要的,也徹底為魯魯修的故事畫下句號,而那三部大費周章剪出來的總集篇,為的就是最后改一改TV動畫的結局,不然這個"復活"就無從談起了。
所以《復活的魯魯修》好看嗎?好看,當然好看了。在《埃羅芒阿老師》這部滿是輕小說作者梗的作品里,就曾經對日后談這東西下過定義,那就是"最有趣的爛作",《復活的魯魯修》就完美符合了這種描述。
當然了,在這些年的同行襯托下,實際上你很難給這部劇場版一個爛作的評價,即使只是出于調侃的意味。但要是和TV動畫相比,《復活的魯魯修》明顯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如今我們常說觀眾有些過于糾結動畫劇情的邏輯,那是因為當下大多數的作品實際上并不需要講邏輯,但如果對象是魯魯修這個IP,那就得另說了。顯然,《復活的魯魯修》作為本質日后談而被調侃為"做有趣的爛作",原因就在其中。
《復活的魯魯修》中每個角色對于叛逆皇帝復活的態度,以及他們之間的關系轉變,那都需要有足夠說服力的劇情進行鋪墊,這顯然是片長僅有兩小時不到的《復活的魯魯修》無法做到的。
這些劇情被擺到觀眾面前,僅僅是因為觀眾需要它們,這確實是一種"爛作"。
《復活的魯魯修》就是這樣一盤大雜燴,拼命地將觀眾想要的塞到其中,那就難免會出現劇情現轉折略顯生硬,人際關系全靠嘴炮,以及部分戰略戰術一筆帶過的情況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