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實現「全像素相位檢測」,拍「貓片」對焦更快更準
12 月 9 日,索尼正式發布了一項名為「2×2 OCL」的新技術。這項技術將會應用在之后發布的移動傳感器上,之后的手機相機也可以通過這項技術來提升對焦準確性和銷量。
官方為了展示這項技術帶來的變化,特意用兩臺樣機來拍攝「貓片」做對比。
從樣張中就能夠清晰的看到,老款的傳感器還是會有對焦失誤的情況。像貓這種不會定下來讓你拍的小動物,拍起來也比較麻煩。加上了「2×2 OCL」技術后,相機尋找準確對焦點的能力會有提升,對焦成功率也會提高。
根據索尼官方文件的解釋,2×2 OCL 是一種為了實現高速對焦的解決方案。
傳統的 OCL 技術是每個像素上都會有個獨立集光鏡片,而現在推出的 2×2 OCL 解決方案則是相鄰、相同顏色的四個像素,將會共用一個 OCL 集光鏡片。改用了新結構之后,索尼表示這樣就能夠實現全像素的相位差檢測,提升增強傳感器的對焦能力。
的確,傳統的傳感器上僅能用部分專用像素進行相位差的檢測。而加入 2×2 OCL 方案之后,原本附帶拍照功能的像素也可以進行相位差檢測,檢測的覆蓋面要比傳統 OCL 要大很多,真正實現全像素相位差檢測的目標。
從示意圖中能夠看到,2×2 OCL 的對焦覆蓋面積能夠填滿整個屏幕,少了對焦點之間的空隙,對焦檢測時能夠做的更準確。就像例子上提到的,對焦點能夠準確落在貓眼上,這樣能夠更有效地提升對焦的準確性。
除了對焦點檢測準確性的提升,2×2 OCL 還有助于弱光下的對焦提升。
之前為了在低光照下獲得穩定的對焦性能,相機需要獲取多個相位差檢測像素中獲取信息,排除噪聲帶來的影響。但這種方法還是容易受到干擾,從官方展示的動圖中能看到,傳統模式在低光環境下的對焦還是有些不利索。
換上 2×2 OCL 的傳感器后,全像素都可以進行相位差檢測,信息量會比傳統模式下多,對焦效果也會再穩定一點。
索尼在介紹對焦性能變化時還提到,用傳統 OCL 技術的傳感器通常都會被分割成左右檢測,面對水平放上紋理沒有變化的物體時,對焦的準確性也不高。而 2×2 OCL 傳感器在進行檢測的時候,進行左右檢測的同時也會進行上下檢測,相位對焦的效率會比傳統傳感器要高。
所以現在能夠看到的是,加入了 2×2 OCL 技術的傳感器更多是為了提升對焦效率。要是這項技術也能夠應用在相機用的傳感器上,那些專注對焦、連拍等性能的相機應該會有更好的表現。
目前,媒體 SlashGear 在相關報道中提到,索尼這項技術將會在 2020 年推出的傳感器產品中亮相。而之前有知情人士透露,OPPO 預計在 2020 Q1 發布的旗艦手機中將會用上一項名為 All Pixel Omni-directional PDAF 全像素全向對焦的技術,現在看來應該也是跟索尼這個 2×2 OCL 解決方案有關。
不過,索尼目前還沒有公布支持這項技術的新品信息,預計要到明年的傳感器發布時才會正式公開。
除了對焦方面的提升,索尼還提到了 2×2 OCL 技術在畫質方面的影響,這個解決方案對于高像素拍攝、動態范圍和高感表現的提升也有幫助:
高分辨率像素拍攝:使用獨自的信號處理功能來變換排列,實現高分辨率拍照。高感度:相鄰的 4 個相同顏色的像素通過加算讀出,可以拍攝出低噪點的明亮的照片和視頻。此外通過 2×2 OCL 的設計以及制造技術,增加了光的利用效率,實現了進一步的感度提高。HDR:通過獨自的曝光控制技術以及信號處理功能,可以實時輸出 HDR。
相關搜索
- 華為手機
- 索尼相機
- 小米手機6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