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籍農民工歸家路上 法律服務暖人心
本報記者 黃大海 劉春華
“還有禮物呢!”1月8日早上9點30分,“讓愛出發·伴你回家”2020年川籍農民工春節返鄉專列——北京到成都的G307次列車即將發車。上車放好了行李,來自江油市的徐芝銀開始翻看專列主辦方送的大禮包。
春聯、保溫杯、掛歷……一本農民工法律服務手冊引起徐芝銀的注意。她翻開服務手冊,一頁頁地開始看,“你看,這上面寫了我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還告訴我們怎么防止被騙、怎么適應城市生活。有用,巴適!”和徐芝銀一樣,當天車上每位農民工都收到了大禮包。
“四川是農民工輸出大省,農民工在外地務工,很難有機會將他們集中在一起為他們提供法治宣傳、法治服務。”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愛心專列”為農民工的普法和法治服務提供了很好的機會。為此,省司法廳不僅組織印發了農民工法律服務手冊,還專門派出了律師服務團隊,隨車提供法律咨詢服務。
上午10點,律師服務團成員彭歐健開始逐個座位地給農民工發放法律服務卡,卡片上印著北京、上海、深圳、福州等城市及周邊地區的農民工法律服務聯系方式。
聽說有律師提供免費的法律咨詢服務,不少農民工主動上前咨詢問題,“2013年,我們十多個老鄉在山東給一個江蘇的包工頭打工。包工頭沒給我們發工資,欠了我們20多萬元。當地部門說,這個包工頭不是山東的,他們管不到。但要是去那個包工頭家里,我們又怕犯法。這該咋辦呢?”
“這個問題比較典型。鑒于現在您手上的資料比較少,我建議您回家后帶著欠薪證明、施工單位相關信息到我們律所來。到時候,我們再詳細地幫您分析下。”彭歐健耐心地解釋。為了當天的法律咨詢服務,律師服務團成員們之前特意學習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為農民工兄弟服務,馬虎不得。”彭歐健說。
不知不覺中,幾個小時過去了。一路上,律師服務團不僅給每位農民工發了法律服務卡,還收集了農民工經常遇到的五個法律難題,分別涉及職業病、欠薪以及工傷賠償等領域。“對于收集到的問題,我們將匯總相關信息,并統一安排提供法律服務,持續跟蹤,爭取早日圓滿解決。”省司法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晚上快9點,“愛心專列”駛入成都東站,最后一批川籍農民工下車,當天的法律咨詢服務告一段落。但更多的保障農民工利益行動還在繼續。記者了解到,下一步,我省司法行政系統將為農民工開通法律服務綠色通道,并深入建筑工地、產業園區等農民工聚集地區,開展農民工勞動合同體檢等活動,積極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