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是李剛!”刑期判6年的兒子出獄,父親拒絕見面,現狀真慘
想必大家對“巨嬰”這一網絡流行語并不是很陌生吧,所謂巨嬰就是雖然已經成年,但是心智仍然停留在幼兒階段的一部分人,大多數情況下指不成熟的人,雖然隨著社會的不斷地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地提高,但是在教育孩子方面仍然存在著較大問題。
有不少經濟條件不錯的家庭,由于過度溺愛孩子,從而導致悲劇發生,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下面就來看看這個當年例子。
“我爸是李剛!”當年,這句“史上最坑爹”的話,背后藏著的是一樁父母因溺愛,親手將兒子送進監獄的可悲事件。2010年10月16日,河北大學新區超市前,22歲的李啟銘酒駕,在校撞飛兩個女生,一死一傷。事件發生后仍不知悔改,甚至口出狂言自己的父親是李剛,有本事去告啊等狂言亂語!”這讓李啟銘被全網唾罵。
父親李剛也成為眾矢之的,被網友群嘲,成為當年度最火爆的紅人,還被封為“四大名爹”之一。入獄6年,李啟銘已被刑滿釋放,而父親,在事件發生后被撤職,離家出走,從來沒聯系過兒子,至今杳無音訊。
李啟銘說,現在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和爸媽聚在一起好好吃頓飯,還說會去尋找父親,讓父親看到自己的改變,重新開始、好好生活。父母的過分寵溺,是毀掉一個孩子、甚至是毀掉整個家庭,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那么過度溺愛對孩子會有什么影響呢?下面就說說。
(1)容易養成不良品性
如果孩子從小沒有被父母教育好,同時長期受到溺愛的話,很容易將父母對自己的關懷和愛當作理所當然,養成驕橫跋扈的性格,這種孩子不會為人處世,往往不會接納別人提出的意見,一意孤行,導致自己的路走不長遠,影響自己的成長和發展。
(2)缺乏獨立自主能力
父母從小的溺愛,會讓孩子失去獨立自主的能力,當所有的事情都由父母來做的時候,將會讓孩子形成懶惰的習慣,影響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獲取,這些孩子在以后獨自生活的時候,很容易被困難和挫折所擊敗,導致自己的受到打擊,很容易一蹶不振。
(3)很容易出現啃老的行為
當孩子的一蹶不振,對前途產生迷茫甚至失去希望的時候,勢必會對生活失去信心,這個時候孩子只會想到自己的父母,并且對父母產生依賴,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貪得無厭,更嚴重甚至會威脅到父母的生命,出現極其嚴重的啃老行為。因此為了避免以上這些情況出現,父母應該做好以下的教育工作。
那么在平時的生活中,父母該如何引導孩子呢?
(1)獨立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務
很多父母都覺得自己的孩子還小,讓孩子什么都不做,這很讓孩子養成懶惰的習慣,同時對父母產生強烈的依賴感,導致孩子的以后的生活無法自理,因此為了避免這些情況的發生,父母應該讓孩子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幫慢慢分擔一些。
(2)不要擅自為孩子做決定
很多父母存在著不尊重孩子的行為,覺得孩子小,什么都不懂,總是為孩子擅自做主,長此以往,孩子會很沒有主見,對父母產生依賴,因此,父母在平時要多聽聽孩子自己的建議和想法,好的想法要鼓勵,不好的教育孩子錯在哪里,并告訴孩子正確的做法。
(3)獎懲明確有度
有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沒有把握好一個度,表揚孩子的時候出于私心會夸大其詞,批評的時候又很輕微,這很影響孩子的是非觀念,一旦孩子自己沒有辦法判斷一個事物的正確性,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難免會走很多彎路,對孩子人生將產生巨大影響。
父母對孩子的教育決定了孩子以后的路走得有多遠、走得有多長,因此希望每個父母都可以用正確的教育方式教育自己的孩子。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