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基收益率23% 基金發行冰火兩重天
基金半年考
股基收益率23% 基金發行冰火兩重天
A股的2019年上半年已然收官,在全球經濟不景氣,貿易摩擦加劇的背景下,受益國內經濟政策調控,A股上半年迎來反彈行情。股市行情回暖,公募基金上半年也取得了較好的收益,在各類基金中,股票型基金上半年收益率為23.43%,表現最好,指數型基金收益率為19.73%,緊隨其后。
從行業板塊看,今年上半年表現最好的是食品飲料,漲幅為61.01%,非銀金融、農林漁牧行業漲幅也居前,分別上漲43.83%和41.96%,家用電器、計算機、電子行業位居其后,漲幅在20%以上,傳媒、鋼鐵、建筑裝飾表現不佳。
股票型基金易方達消費行業以56.33%的收益率奪冠。也有的基金踩雷,數據顯示,上半年東吳基金旗下東吳鼎力、東吳鼎元、東吳優信穩健三只債券基金的業績表現較差,分別為-5.96%、-4.49%、-2.65%。
明星
多只消費類基金收益率超50% 白酒類基金飄香
大消費稱雄,白酒飄香,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分級收益率達73.73%
“選對行業就贏了”,成為上半年領先基金的真實寫照,上半年排名領先基金無一例外地重倉消費,白酒、食品飲料和一小部分大金融,而從排名來看,倉位越高者,在同類排名中領先越多。
比如,今年上半年收益最高的是一只白酒指數基金,招商中證白酒指數分級,上半年收益率達到73.73%。
重倉股方面,上述消費類基金主要集中在以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為代表的白酒板塊,以及以格力電器、美的集團等為代表的電器板塊,部分基金還配置了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等農業類個股。
從前述排名來看,毫無疑問,大消費類基金成為上半年的優勝者。
在基金經理看來,今年消費板塊行情來自估值和業績的雙提升,看好消費行業長期機會。
比如,中歐消費主題基金經理郭睿認為,今年上半年消費類公司表現亮眼,主要原因是相關個股的基本面/景氣度超預期,或者說市場之前對于消費類公司穿越周期的能力存在預期差,今年的數據得到了持續驗證。此外,MSCI等指數的調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助力板塊上行。
排名
股票型基金易方達消費行業以56.33%收益率奪冠
易方達基金有一批研究功底扎實的“老將”
在個基排名中,混合型基金排名前十位基金的收益率都超過了50%,股票型基金排名前十位基金的收益率在45%以上。
股票型基金方面,Choice數據顯示,易方達消費行業以56.33%的收益率奪冠。該基金由蕭楠管理,蕭楠2012年成為該基金的基金經理,2017年該基金在主動權益基金收益排行中位于第二位。
易方達基金成立于2001年,截至2018年底,總資產管理規模超過1.2萬億元,其中非貨幣公募基金規模排名行業第一。公司自成立以來僅公募基金累計分紅達1150億元。
2001年公司成立以來的簡單平均年化凈值增長率為12.09%、債券類基金自2008年首次發行以來的簡單平均年化凈值增長率為7.54%。
從股權結構來看,易方達五家股東分別為:廣東粵財信托有限公司(25.00%);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25.00%);盈峰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25.00%);廣東省廣晟資產經營有限公司(16.67%);廣州市廣永國有資產經營有限公司(8.33%)。
易方達基金有一批研究功底扎實的“老將”,易方達消費行業基金經理蕭楠就是其中一位。易方達消費行業股票基金2015年-2019年上半年收益率分別為26.85%、7.21%、64.97%、-23.47%、56.33%。該基金自成立以來收益率為190.40%。該基金的規模已經攀升至192.51億元。
蕭楠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選股時他非常看重ROE、ROIC、自由現金流等指標。同時,他也會考慮一些長期性的因素,比如商業模式、終局狀態、穩態ROE等。他表示,底層好的公司即便在逆境中也能夠抵御壓力,從而獲得更高的份額,哪怕短期業績欠佳,只要長期持有,總會有回報。
位居第二位的是銀華農業產業股票發起式基金,收益率為55.46%,排名第三的是鵬華養老產業股票基金,收益率為54.70%。
動向
除了消費,科技股也受熱捧
以過去一周的數據為例,漲得最好的前十位基金均為成長風格基金,重倉股集中于科技、電子通訊
在當下A股,類似貴州茅臺、格力電器、中國平安這樣的股票,都很“貴”,比如貴州茅臺,經過兩年連續的大幅上漲,每股股價已經突破千元,與此同時,還有賣方研究機構不斷將預期價格調高,從800元,900元,目前已看高至1200元以上。賣方調高預期價格的理由也很充分,消費升級、酒品提價、渠道管控等等。
而白酒板塊今年也連創新高,年內漲幅達76%。一些普通投資者心中不免犯嘀咕,是應該“漲得高了就要賣”,還是堅守好股,不考慮趨勢?
在部分投資者困惑的時候,可以看一下基金的動作。市場已經出現了一些新變化,隨著科創板開市交易臨近,國家加大資本市場對科技創新類企業的支持力度,科技股受到資金關注。以過去一周的數據為例,漲得最好的前十位基金均為成長風格基金,重倉股集中于科技、電子通訊。
其中國聯安科技動力基金最近一周收益率為10.68%,交銀成長30最近一周回報率為10.03%,富國創新科技最近一周回報率為9.88%。
以富國創新科技為例,該基金一季報顯示的股票持倉包括吉比特、中旗股份、完美世界、匯頂科技、光弘科技、立訊精密等。上述股票在7月1日的大漲行情中,漲幅均在5%以上。
而前述消費類基金漲幅則在3%-6%之間,由于尚未到公告期,上述基金在7月份選擇增倉還是減倉不得而知。
不過有的基金經理堅守看多消費的觀點,比如富國消費主題基金經理王園園表示繼續看好消費股,她認為,下半年需要重點關注三個趨勢:一是品牌市占率的提升,扎實做品牌和渠道建設的企業能活下來,小企業退出、龍頭企業進入業績提升的紅利期;二是消費升級是大勢所趨;三是消費領域的創新,包括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等。
發行
科創基金被爆買,另有基金募集失敗或延期
上半年累計發行472只新基金,募資近4800億元;中融智選質量股票型基金、華富恒裕純債債券型基金募集失敗;平安基金有4只產品延長募集,國金基金有3只產品延長募集
今年上半年,公募新基金發行市場火熱。Choice數據顯示,以基金成立日計算,今年1-6月份,106家公募基金合計發行472只新基金,募集總規模4793.2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72.35億元,同比增長8.42%。
其中,股票型基金發行80只,募集資金565.29億元,混合型基金發行176只,募集資金1254.3億元,債券型基金發行205只,募集資金2930.70億元。
分類別來看,股票型基金發行募集規模與去年上半年基本相同,混合型基金發行規模銳減700億元,債券型基金發行規模較去年同期增加約1000億元。
不同于往年,今年上半年基金發行的一個新特點是,科創基金的發行。
科創基金主要投資科創板,也可投資主板和創業板。此類基金主要投資于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科技創新領域的企業。
科創主題基金的投資范圍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上市公司股票,并不局限在科創板。基金可根據投資策略需要或市場環境變化,選擇將部分資產投資于科創板,也可選擇不投資于科創板。
今年4月份,首批科創基金一經發行就受到投資者追捧。
4月29日,南方、華夏、富國、工銀瑞信、嘉實、匯添富旗下的6只科創基金正式開售,作為首批科創基金,募集上限均為10億元。發售當天,6只基金早早達到10億元的募集上限,全天最終認購規模均超過100億元。
第二批科創戰略配售基金也受到市場歡迎,5月29日,富國、鵬華、廣發、華安、萬家5基金公司旗下的首批科創板戰略配售基金相繼發布公告,將于6月5日正式開售,每只基金限售10億元。5只戰略配售基金中有4只也在首日完成募集。
不過,也有基金產品發行遇冷,甚至募集失敗。今年上半年,有兩只基金募集失敗,分別是中融智選質量股票型基金、華富恒裕純債債券型基金。這兩只基金在經歷了90天的募集后,未能滿足發行條件,募集失敗。
今年前5個月,有48只基金宣布延長募集期,其中混合型基金17只、債券型基金14只、指數型基金11只、普通股票型基金5只、QDII基金1只。平安基金有4只產品延長募集,國金基金有3只產品延長募集;在48只延期募集產品中,頭部基金公司占比相對較多。
對于發行狀況遇冷,有基金從業人士表示,A股市場在今年4月、5月持續下跌,對基金發行產生了較大影響。
踩雷
東吳基金旗下3只債基踩雷
上半年,東吳基金旗下東吳鼎力、東吳鼎元、東吳優信穩健三只債券基金的業績表現較差,分別為-5.96%、-4.49%、-2.65%;東吳基金雖然成立較早,但資產規模未能擠進行業中游。
數據顯示,上半年,東吳基金旗下東吳鼎力、東吳鼎元、東吳優信穩健三只債券基金的業績表現較差,分別為-5.96%、-4.49%、-2.65%。
究其原因,東吳鼎利、東吳鼎元、東吳優信穩健三只債券基金在2018年四季度末分別持有40.517萬張、4.2萬張、2萬張“16信威01”,以96.21元/張估值,占基金資產凈值的比例分別達到30.85%、12.12%和15.34%。
“16信威01”是信威集團發行的債券,而信威集團則是一家至今停牌已2年多的上市公司。早在2016年12月,信威集團陷入財務數據造假、隱匿巨額債務等質疑,為澄清“信威集團實控人王靖質押項或已跌破平倉線”利空傳聞停牌一天,隨后以“重要事項未公告”為由繼續停牌,后來又以“重大資產重組”為由停牌至今。相應地,“16信威01”也同時出現停牌。
今年1月25日,“16信威01”估價凈值從99.85元下調至73.28元,跌幅達26.6%。
目前東吳鼎元基金基本被投資者贖回,東吳優信穩健尚有1200萬元的規模。
公開資料顯示,東吳基金成立于2004年9月,總部位于上海。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
公司股東為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占70%股份)、海瀾集團(占30%股份)。其中,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20億元,并于2011年12月12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東吳基金雖然成立較早,但資產規模未能擠進行業中游,2014年-2019年上半年,東吳基金管理的資產規模分別為78.8億、85.02億、139.14億、272.50億、255.17億、203.74億。
東吳基金的貨幣基金在2019年大幅減少,目前減至119.10億,去年全年為165.84億。
2008年成立的東吳行業輪動混合基金,成立以來總回報率為-35.35%,年化回報率為-3.82%。
公司表現最好的基金為2005年成立的東吳嘉禾優勢精選混合,該基金成立以來總回報為209.41%,但是今年的業績剛剛跑贏滬指,僅錄得19.66%的漲幅,同期滬指漲幅為19.45%。招商證券給予該基金的評級為2星,上海證券給予給基金的3年綜合評級為3星,5年綜合評級僅為2星,海通證券給予該基金的評級僅為1星。
在債券型基金中今年以來虧損最多的為信達澳銀純債債券,虧損超30%。
信達澳銀純債債券一季度報顯示,一季度該只基金持有“16信威01”占比51.02%,重倉的另一只債券“16三胞02”,今年第一季度占比為23.23%。
新京報記者王全浩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