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子洲縣:“一村建站、聯村服務” 開創醫療服務新模式
國際在線陜西報道(郭克強):6月30日至7月5日,由榆林市脫貧攻堅宣傳組組織的榆林市脫貧攻堅主題采訪活動如期舉行。7月3日,采訪團探訪榆林市子洲縣,聚焦健康扶貧新舉措。
子洲縣位于陜北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腹地,縣域總面積2042平方公里,有30多萬人口在這丘陵梁峁、川道溝壑遍布的地方生活著。“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一直困擾著這個國家級貧困縣。
為解決農村醫療衛生不便導致貧困戶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子洲縣首先從村醫待遇低、“守不住”、村衛生室閑置、三級衛生服務網底薄弱、村級公共衛生服務無法開展、老百姓看病就醫難等問題入手,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以下簡稱“國家衛健委”)的對口幫扶下,緊緊圍繞“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預防在基層”的醫改原則,針對農村常駐人口少、居住分散的現狀,對有限資源進行有效整合,推行“一村建站、聯村服務”的管理模式,受到了國家衛健委和國務院扶貧辦的通報表揚,百姓獲得感也不斷增強,健康扶貧工作成效顯著,為全面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和扎實開展健康扶貧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苗家坪鎮衛生院 供圖 子洲縣委宣傳部
據苗家坪鎮衛生院院長崔彩莉介紹,苗家坪鎮從2014年開始圍繞“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預防在基層”的醫改原則,率先在子洲縣推行“一村建站、聯村服務”的醫療服務新模式,打造15分鐘農村衛生服務圈。
近年來,在和榆林市衛健委的具體指導下,子洲縣組織專門的調研組,由子洲衛健局領導帶隊,對子洲縣18個鄉鎮進行實地調研,根據每個鄉鎮各行政村的地理位置、常住人口數量以及走訪群眾意見,本著合理配置資源、方便快捷服務、優質高效管理的原則,在村莊相對集中、常住人口較多的行政村建設中心衛生站,確保每個中心衛生站服務半徑不超五公里,且建成的中心衛生站可以覆蓋子洲縣所有行政村。截至目前,子洲縣已建成中心衛生站70個,覆蓋子洲縣所有貧困村及部分非貧困村,基本建成15分鐘農村公共醫療衛生服務圈。
崔彩莉說:“只要群眾有需求,只要一個電話,我們就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進行服務救治。為了更好的監督每位醫護人員,我還把自己的電話號碼打印在每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手冊’上,如果老百姓不滿意,可以隨時向我投訴,這樣也方便對院內所有醫務人員的管理。”
“我會定時給你測量血壓,飲食上要吃清淡些不要吃油膩的食物,這是我們的聯系卡,覺得不太舒服或不清楚怎么吃藥的時候就給我打電話。”這是子洲縣苗家坪鎮衛生服務站家庭醫生浦鑫鑫在入戶走訪時經常對簽約對象說的話。當問到村里七旬老人石如意的時候,他打趣說:“現在我們這些地方的貧困戶真是活好了,不出門就能看病,這在以前不敢想的事。”
“一村建站,聯村服務”同時是鎮村一體化改革的重要內容。鄉鎮衛生院對各中心衛生站的人員、業務等進行統一管理、統一考核,與村醫簽訂服務協議,讓真正想搞工作的村醫留的下、用的上、守的住;同時為每個中心衛生站派出一名醫生定期進行業務督導和服務巡查。中心衛生站全部納入新農合定點機構,執行國家物價政策,對就診人員開展門診報銷補償工作。中心衛生站所需基本藥物、衛生材料、器械由鄉鎮衛生院代為采購,不得自行采購。
子洲縣各鄉鎮衛生院通過組織本院骨干醫生為轄區內的村醫定期開展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技能培訓、邀請包聯本院的縣級醫院專家開展專題講座、選派村醫到縣鄉醫院脫崗進修等多種途徑,為村醫提供業務培訓學習機會,不斷提高村醫的業務素質和服務能力。
通過實施“一村建站、聯村服務”的醫療服務新模式,保障了子洲縣人民的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同時村醫的服務對象也發生了變化,服務量大幅增加,相應勞務補助也明顯提高,有的村醫收入能達到5萬多元,從而穩定了村醫隊伍,有效調動了鄉村醫生的工作積極性。“一村建站、聯村服務”的推行,不僅使農村居民普遍能夠免費享受到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更體現“同質服務、優質服務”,為全面提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均等化水平和扎實開展健康扶貧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截至目前,子洲縣所有貧困村實現了衛生室、家庭醫生全覆蓋。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