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崔器“領盒飯”,觀眾哭了
熱劇《長安十二時辰》帶火不少個性演員,要說劇里最氣人的角色,必有“崔器”:辦事兒拖后腿、帶手下背叛靖安司、公器私用捉拿張小敬……兔唇歪嘴、嚼薄荷葉,身后兩個大錘,又帶來謎一般的喜劇效果。有人說他是“豬隊友”。但最近劇集中,他回歸初心舍命護城,在軍牌上沾著血寫下“長安”二字,弄哭了觀眾。昨日,崔器扮演者、來自南京的演員蔡鷺接受了記者采訪。
崔器“領盒飯”很震撼,演完松了口氣
劇中,總扛著兩個錘子、嘴角有一道疤、說話咬著后槽牙的崔器終于領“盒飯”了。原本因為智商不夠,老壞事的“豬隊友”,沒想到成了以一敵百、為守護靖安司犧牲自己的大英雄。易烊千璽飾演的李必內心的憤怒和悲痛也讓觀眾感同身受。
蔡鷺對于之前一直被罵,現在觀眾畫風轉變這件事情,感覺還有點蒙。“我死的那場戲拍了七天七夜,打了七天七夜。換了三種武器打,我的盔甲也慢慢作廢,受了很多傷。還要考慮到他死之前的層次表達,壓力挺大的。對自己來說挺震撼的,但演完有一種松了一口氣的感覺。”蔡鷺透露,這部戲拍了近半年,打戲很吃重,要玩轉刀子、錘子和狼牙棒三種武器。“有一次狼牙棒掄重了直接打到我的胸口上,打得我氣都出不來,躺在地上動不了了。”
貼兔唇、嚼薄荷“加戲”,落下“后遺癥”
該劇對崔器這個人物的著墨并不多,但蔡鷺憑借過硬演技讓觀眾記住了這個人物的“討厭”和轉變。他告訴記者,其實這個人物很簡單,他認定對的事情就要去做,一根筋,最后他恰巧做了一件觀眾也認為對的事情。
“但也因為簡單,并不好把握”,怎樣讓人物立得住,蔡鷺花了不少心思。給崔器設計了不少“包袱”,他也感謝導演曹盾,給自己“發揮的空間”,“我也擔心會耽誤大家時間,但導演給大家創作的氛圍”。比如兔唇就是他跟導演商量加的,蔡鷺說這能讓別人瞧不起他,很好地注釋他缺乏安全感。“我看過一則資料,兔唇會給孩子帶來童年陰影,這個能給角色帶來自卑的出發點。”兔唇貼上去不是很明顯,蔡鷺就又加了嚼薄荷葉的細節,“讓觀眾的注意力更集中在嘴巴上。”
崔器的籍貫是“隴右道”,蔡鷺為此給自己加了一個小動作。“士兵胸前掛的那個牌子背面都會寫著他的籍貫,我就一直用大拇哥搓那個牌子,因為崔器希望有一天牌子的后面變成一道黑杠,他不想讓人知道他來自隴右道,這讓別人瞧不起。”
結果拍完戲,感覺嘴都要落下毛病。“包括薄荷味的冰激凌和口香糖,我再也不想吃了。因為道具大哥每天都會準備一大袋干的薄荷葉,我每次要咀嚼,碎了之后我需要把它們吐出來,像一頭駱駝一樣不停地咀嚼、不停地吐出來。”
蔡鷺出生在南京,現在還記得上過的幼兒園,在北京東路小學一年級讀了半學期。6歲隨父母移居美國,畢業于紐約大學,拿到經濟和政治雙學位。大學畢業后,蔡鷺回國考入北京電影學院表演系碩士。此后他給自己三年時間去闖蕩,想著萬一混不下去了,就回美國上班,沒想到一拍就拍到現在。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