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三農”戰略后院
本報記者 陳 靜
重農固本乃安民之基、治國之要。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發生深刻變化的復雜形勢下,穩住“三農”,守住這個戰略后院,發揮好“壓艙石”和“穩定器”的作用,至關重要。
預計上半年,我區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長5%左右,糧食總體穩定,特色農業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結構趨于優化,全國水果、桑蠶、糖料蔗等大省區地位持續鞏固……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種災害肆虐的背景下,這些成績彌足珍貴。
“著力保持農業平穩增長,穩定口糧播種面積,高標準組織好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實施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建設三年行動,切實做好農業防災減災和災后恢復生產工作。”結合當前形勢,全區年中工作會議立足當前穩增長,著眼長遠促轉型,為推動全區下半年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基本面、積蓄新動能。
穩住糧食 提升產業
糧穩天下安。我區嚴格落實糧食安全行政首長責任制考核,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全面推進15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及管理工作,強化基本農田保護與質量提升,引導撂荒水田流轉。依托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主體開展代耕、代種,推廣高產優質水稻品種和綠色高質高效栽培技術,穩步推進糧食產業結構調整。據農情統計,1-5月我區早稻種植面積1338.82萬畝,糧食生產總體穩定。
據統計,全區上半年累計新種果樹73.41萬畝、蠶桑11.61萬畝、中草藥56.9萬畝,糖料蔗重點打造1150萬畝保護區。預計上半年全區水果產量276.36萬噸、產值118.0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28%、23.85%。蔬菜產量1350萬噸;產值434億元,增長10.7%。農業產業保持產量、產值“雙增”態勢,進一步鞏固了全國水果、桑蠶、糖料蔗等大省區地位。
不斷推進的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特色產業集群建設,成為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有效途徑。
河池市都安現代農業產業園(肉牛肉羊)獲得農業農村部、財政部批準創建資格,來賓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獲得“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正式授牌。全區啟動實施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增點擴面提質升級三年行動。
繼2018年獲批5個中國特優區之后,2019年我區又爭到5個申報名額,繼續位居全國前列。
深入實施廣西農產品加工集聚區建設三年行動,加快打造米粉、羅漢果、茶葉等集聚區建設,把有基礎的產業做大做優。目前全區年銷售收入2000萬元以上的規模農產品加工企業已有1900多家,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36%。
“目前穩定糧食面積的壓力仍在增大。”自治區農業農村廳負責人表示,下半年農業部門將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全面完成1500萬畝糧食生產功能區劃定建設,加強水稻、玉米災后田間管護,穩定糧食產能。同時,做強做優水果、桑蠶、茶業、食用菌等產業,深入實施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建設增點擴面提質升級三年行動,抓好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加快推動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
內提質量 外創品牌
要提升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必須在提品質、創品牌、拓市場上下足功夫。
科技創新是提質增效的不竭動力。上半年,我區農業農村部門審定通過319個新品種,比去年增長116個。在中國(廣西)-東盟蔬菜新品種博覽會上,集中展示國內外品種1068個,評選出優秀品種118個。落實基層農技推廣體系改革與建設工作實施項目94個、1.17億元,落實2000萬元用于開展優勢果蔬、特色水果、優質高效蠶業重大技術協同推廣。
發展生態農業,開發綠色、有機農產品,做大生態綜合種養。上半年,啟動建設生態循環農業核心基地25個,面積1.1萬多畝。啟動建設農作物秸稈資源化利用示范點35個,核心區面積達5000多畝。
通過打好“綠色牌”“長壽牌”“富硒牌”,廣西農產品品牌進一步叫響。上半年全區獲得富硒農產品認定的產品新增36個,并新增種植業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產品4個。
為了開拓市場,農業農村部門先后組織企業參加第七屆成都國際都市現代農業博覽會、第三屆中國國際茶葉博覽會、第十七屆中國(海南)荔枝龍眼產銷對接會等活動,積極向國內外客商伸出“橄欖枝”。
下半年,我區將狠抓全產業綠色食品生產認證、產業鏈利益循環、一二三產深度融合、產業與市場新業態深度融合等環節,打造一批全國高端品牌。持續開展好“央企民企助力廣西現代特色農業高質量發展”系列專題招商活動,舉辦好粵港澳大灣區農業高質量融合發展對接會、臺灣農業創新團隊廣西行鄉村振興合作研討會,加快招商引資和對外交流的步伐。
防災減災 筑牢堤壩
非洲豬瘟、防汛抗旱、草地貪夜蛾……上半年,我區農業克難攻堅,與一只又一只“攔路虎”奮勇搏擊。
去年以來,非洲豬瘟在國內蔓延。農業農村部規定,在疫區解除封鎖之前,發生疫情的省區肉豬不能調運外省。
我區是生豬養殖大省區,部分養豬企業肉豬主要銷往區外。肉豬被限制外調,造成養豬企業生豬壓欄嚴重。
為解養豬企業燃眉之急,6月10日,自治區農業農村廳主動與廣東等省對接,并及時向農業農村部請求解決我區生豬點對點調運外省屠宰。6月21日,農業農村部批復同意我區符合規定條件的養殖企業生豬“點對點”調往廣東省屠宰。目前,廣西養殖企業已按規定調運生豬5萬余頭至廣東省屠宰場屠宰,有效緩解了養豬企業生豬壓欄問題。
今年以來,一輪又一輪的強降雨襲擊八桂大地。我區及早研判災情發生趨勢,研究應對措施,及時部署防汛抗災救災工作。農業農村部門在多次派出工作組赴受災地區指導農業防汛救災及災后恢復生產的同時,做好農情值班和信息報送工作,確保防災工作各項指令和要求及時傳達貫徹,努力把災害對農業生產的影響降到最低限度。
草地貪夜蛾入侵我區以后,全區累計召開防治現場會30多次,在全區67個縣(市、區)布點開展草地貪夜蛾性誘監測,先后20多次派出技術人員到田間地頭開展草地貪夜蛾監控工作調研,做到了害蟲的早預警、早發現、早報告。
面對艱巨的病害防控任務,下半年我區將繼續夯實各級各有關部門的非洲豬瘟防控責任,抓好生豬調運監管、病死豬無害化處理監管、監測排查、疫情處置等關鍵防控措施的落實,堅決遏制生豬非法調出、亂丟棄病死豬等違法行為發生。加強草地貪夜蛾監測,及時發布預警信息,加大科學防控力度,充分發揮專業化統防統治組織的引領作用,帶動廣大農戶開展統防統治、群防群治、聯防聯控,提高科學治蟲技術到位率和防治效率。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