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中國》致敬"人民的好公仆"焦裕祿
11月17日晚八點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大型文化節目《故事里的中國》第六期,曾經采訪過、書寫過、拍攝過河南省蘭考縣原縣委書記焦裕祿事跡的文化工作者們,和焦裕祿一起并肩戰斗過的老鄉們,他的家人,以及今天傳承焦裕祿精神扎根基層的年輕干部代表們,逐一登臺,帶領觀眾再次走近那個“用堅強的毅力與熾熱的情懷,鮮活地矗立于天地之間”的焦裕祿。此外,戲劇總導演田沁鑫,演員王洛勇、代樂樂、岳旸也通過舞臺劇演繹致敬經典文藝作品《焦裕祿》,向觀眾展現了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焦裕祿精神”。
焦裕祿真實事跡令人動容
他既是“人民的好公仆”,也是一位好父親
1962年冬天,在蘭考“三害”最嚴重的時候,黨派焦裕祿來到了這里。面對眼前一望無邊的黃沙,結著冰凌的洼窩,還有搖曳著枯草的鹽堿地,他帶著當地的老百姓與天斗、與地斗,讓沙土地生根,讓鹽堿地生芽,讓內澇的蘭考生出了泡桐花。最終,他將自己年僅42歲的生命,完完全全地奉獻給了那片土地,也永遠活在了千萬人的心里。
本期節目邀請到了新華通訊社原社長穆青之子穆曉方、焦裕祿二女兒焦守云、焦裕祿外孫余音,分別從不同視角還原真實的焦裕祿。節目中,穆曉方引用父親的一句“就這么多人能為他掉淚,這不是一個好干部,這是什么?”,生動地展現了焦裕祿為國為民的“人民的好公仆”形象。
在女兒焦守云的講述中,除了有父親“任何時候都不能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還有她自己無盡的遺憾,“那個時候說實話,我是一門心思就是要跟著我奶奶,所以又哭又鬧,他就拿一點東西哄著我喊爸爸。所以我現在真的是非常地后悔,能喊爸爸的時候喊得太少了。”
一句“能喊爸爸的時候喊得太少了”,不僅戳中了眾多網友的淚點,也讓央視新聞、共青團中央、央視網、中國歷史研究院、頭條新聞等多家主流媒體官方微博紛紛淚目轉發,并致敬焦裕祿:“他不僅是‘人民的好公仆’,也是一位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