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強調恐怖主義仍是世界最大威脅
馬克龍與斯托爾滕貝格。圖自IC photo
法國總統馬克龍有關北約處于“腦死亡狀態”的評論,在北約內部引發強烈震蕩。11月28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專程前往巴黎與馬克龍會晤,希望消除分歧和了解法國的真實想法,以便為即將舉行的倫敦北約峰會創造良好氣氛。在會談后舉行的聯合記者招待會上,馬克龍強調“為喚醒北約而感到高興”,“我承擔把話挑明的所有責任”。
馬克龍要求北約把精力用于應對當前主要挑戰,首先是恐怖主義。馬克龍說,前兩次北約峰會均“明顯和無法接受的缺乏協調”,“峰會內容僅是如何減輕美國的財政負擔”,“歐洲和平、對俄關系、土耳其問題”以及“誰是敵人”等戰略問題一個也沒有解決,反恐斗爭仍是盟國面臨的最大挑戰。
11月25日,在馬里執行反恐任務的法軍兩架直升機相撞,導致13名軍人死亡。“伊斯蘭國”組織聲稱負責。這是法軍2013年以來在非洲薩赫勒地區反恐以來最嚴重的傷亡,也是1983年法軍在黎巴嫩遭受恐襲死亡58人之后人數最多的一次。馬克龍隨即發去唁電,國防部長帕利女士趕往馬里慰問。法國定于12月2日在巴黎榮軍院為死亡士兵舉行國葬儀式。
美國率領北約盟國到阿富汗反恐,繞開聯合國安理會入侵伊拉克,摧毀利比亞政權和入侵敘利亞,以反恐為名行戰略擴張之實。美國“選擇性反恐”和“利用性反恐”,恐怖勢力反而得到極大發展,法國成為恐怖威脅最為嚴重和恐襲活動最烈的國家。非洲成為恐怖主義活動重2013年1月,在馬里發起“藪貓行動”,在非洲薩赫勒地區的毛里塔尼亞、馬里、布基納法索、乍得和尼日爾5國部署3000名維和士兵,2014年8月更名為“新月沙丘行動”,投入4500名軍人,另有8000名聯合國給維和人員。法國曾認為在非洲反恐取得了重大進展,后來發現恐怖組織雖被打散而并未被消滅。美國聲稱擊潰“伊斯蘭國”組織并擊斃該組織頭目巴格達迪,但恐怖活動卻在非洲強勢崛起,對薩赫勒地區5國和法軍構成重大威脅,損失增加。兩架武裝直升機相撞后,法國防長帕利女士稱“軍隊傳過來可怕的消息”,法軍方承認士氣低落,在非洲反恐至少還需15年。
馬克龍稱法國將重新審議在薩赫勒地區的戰略選項,要求北約更多關注恐怖主義問題,要有具體的聯合行動,不要空談,僅發表集體安全聲明遠遠不夠,4500名法國士兵在非洲反恐是在保護所有各方。希望北約更多參與反恐行動。斯托爾滕貝格說,若法國向北約提出請求,北約會認真對待,因為北約已認識到了在薩赫勒反恐的重要性。
11月初巴黎和平論壇后,法國又于11月中旬在塞內加爾首都達卡爾舉行非洲和平與安全論壇,法國總理菲利普呼吁西非國家對薩赫爾地區的恐怖組織任何機會。專家認為國際社會在薩赫勒地區反恐已徹底失敗,“必須面對現實,認清殘酷的現實,不能再掩飾了。”法國仍是恐怖襲擊最為嚴重的國家,隨時都可能發生獨狼式恐襲。
聯合國2019年7月報告稱“伊斯蘭國”組織還有20000人,財政收入5000萬至3億美元。“伊斯蘭國”組織在全球擁有有8萬人,其中2-3萬武裝人員。不論“伊斯蘭國”組織在中東是否被摧毀,世界面臨的恐怖威脅遠比以前更為嚴重,而且處于“爆炸”狀態。
近來,阿爾及利亞、蘇丹、伊拉克、黎巴嫩、伊朗等國相繼發生嚴重政治和社會動蕩,美國在阿富汗已難以為繼,特朗普呼吁與塔利班直接談判,實際上已承認反恐斗爭失敗。當前的世界局勢空前混亂,馬克龍強調“把話挑明”和“喚醒北約”,重申恐怖主義仍是世界面臨的最大威脅,直接對特朗普提出批評。這在西方陣營尚屬首次。(作者系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歐洲中心主任,前駐外大使)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