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成貴 有顏有味】看宜賓妹子用宜賓話為家鄉“帶貨”:宜賓的三海和一花二黃三白你聽過沒?
宜賓妹子用宜賓話為家鄉“帶貨”
成貴高鐵全線開通,首班車列車時刻表(圖據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公司)
四川新聞網宜賓12月16日訊(記者 戴璐嶺 陳淋 攝影報道)成都至貴陽高鐵(以下簡稱成貴高鐵)宜賓至貴陽段于12月16日開通運營,標志著成貴高鐵全線通車。成貴高鐵起于四川省成都市,途經眉山市、樂山市、宜賓市,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鎮雄縣,以及貴州省畢節市,終至貴陽市。一條高鐵線路,穿越川云貴,串起多地美食美景,可以稱得上是一條“有顏有味”的高鐵線路啦!
成貴高鐵沿線各地網友都坐不住啦!迫不及待地想跟網友們推薦自己家鄉的“顏”、“味”。四川新聞網記者也特邀4名分別來自成都、樂山、宜賓、貴陽的網友,為大家用自己家鄉的方言“帶貨”,推薦所在城市的美食美景。
成貴高鐵今日全線開通,首班車于8點35分抵達宜賓西站。
宜賓妹子陳一丹告訴記者,從2013年成貴高鐵動工到現在,每年都很關注鐵路建設的消息。如今6年過去了,這條高鐵終于通車了。“每逢節假日,從成都出發回宜賓興文的老家,390公里路程,需驅車近5小時才能達到。若是遇上高速路堵車,最長得花一天時間才能到。今年清明節,我們早上7點過從成都出發,一直到下午5點才到興文縣。”
陳一丹開心的表示,成貴高鐵通車后,再也不用如此舟車勞頓了,90分鐘到宜賓西站,不到2小時便可抵達四川境內的最后一站“興文石海”。“真的很巴適!我的家鄉宜賓,是一座寶藏城市,有不少美景美食,借著通達的成貴高鐵,希望會有更多人認識它、了解它、愛上它。”
因金沙江、岷江在此匯合成長江,宜賓素有“長江第一城”之美稱。陳一丹告訴記者,“我們從小便聽著‘西南半壁古戎州‘的故事長大。雖為內陸沿江城市,但宜賓有‘三海’,即酒海、竹海、石海。”
成貴高鐵今日全線開通,首班車內景。
“酒海”說的便是五糧液的“十里酒城”。五糧液自不必多說,它已成為宜賓的一張響當當的大名片。五糧液十里酒城,是我省工業旅游的代表景區。十里酒城內有國內最早建成的酒文化博覽館,有作為“最大的實物廣告”列入世界吉尼斯之最的五糧液瓶樓,有規模最大的中國古典式園林景觀安樂泉,還有全國最高的企業形象雕塑奮進塔等,極具酒都特色。
“竹海”便是聞名中外、翠甲天下的蜀南竹海。這里冬暖夏涼,氣候宜人。是世界上集中面積最大的天然竹林景區,獨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云山竹海,天上人間”。蜀南竹海是世界罕見、中國唯一的集竹景、山水、湖泊、瀑布、古廟于一體,同時兼有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的竹文化、竹生態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
“石海”便是世界地質公園興文石海。這里洞穴縱橫資交錯,天坑星羅棋布,石林形態多姿,峽谷雄偉壯觀,瀑布靈秀飄逸,湖泊碧波蕩漾。薈萃了地球所有喀斯特地質景觀,“世界第一大漏斗”,“中國天然游覽溶洞——天泉洞”,“大型地表石海”“天下第一石虎”四絕共生構成了世界級喀斯特景觀資源。
除了“三海”,宜賓的李莊古鎮也是聞名遐邇。人們說,“東有江蘇昆山的周莊,西有四川宜賓的李莊”。周莊的特色是“江南春雨杏花,水鄉小橋人家”。而李莊 的特色則是“傳承文化有功績,工藝四絕堪稱奇”。不同于其他古鎮,李莊是一個文化和歷史遺跡沉淀的古鎮,是一個訴說著抗戰風云和滄桑的古鎮,也是一個能折射漢族傳統文化、涵養著漢族民族精神的古鎮。1939年,自“同大遷川、李莊歡迎,一切需要、地方供應”十六字電文發出起,國立同濟大學、金陵大學、中央研究院、中央博物院、中國營造學社等十多家高等學府和科研院所遷駐李莊,全國知名專家、學者如李濟、傅斯年、陶孟和、吳定良、梁思成、林徽因、童弟周、梁思永、勞干等云集李莊達六年之久,梁思成的《中國建筑史》這部扛鼎之作就誕生在李莊。因此,李莊也被稱為抗日戰爭時期大后方的文化中心之一。
走進李莊,“一花二黃三白”是必須要打卡的美食。一花,指花生;二黃,其一為黃粑,其二為黃辣丁;“三白”便是白酒、白糕和白肉。
“當然,寶藏宜賓的舌尖美食可不止這些。蜀南竹海的全竹宴,竹燕窩、竹毛肚、竹筍、竹蓀、竹蓀蛋、竹胎兒等竹林之寶烹飪而成的美食,可讓你體驗一把國寶熊貓的美食樂趣。”
陳一丹告訴記者,宜賓人最喜愛吃面,常見的有燉雞面、咸鮮面、肥腸面、牛肉面、京醬面、口蘑面、三鮮面、辣雞面、鱔魚面、龍鳳面等。其中,燃面自然是宜賓最具特色的小吃。它原名“敘府燃面”,真的能點燃的那種。早在清光緒年間,便開始有人經營。“現在其他城市也有不少宜賓燃面館,但對我們地道宜賓人來說,還是在宜賓當地吃的燃面最正宗,味道最巴適。”
另外,興文紅橋豬兒粑、柏溪潮糕、南溪豆腐干、敘府糟蛋、長寧雙河葡萄井涼糕、橫江眉毛酥、泥溪芝麻糕等地方特色小吃,等著大家乘坐成貴高鐵前來打卡。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知識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