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孕期分娩  胎兒發育

吳賓:教師怎樣評價學生,學生才高興?

  • 來源:互聯網
  • |
  • 2020-09-24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原標題:吳賓:教師怎樣評價學生,學生才高興?

【吳賓專欄】

教師怎樣評價學生,學生才高興?

原創作者|吳賓(山東威海三中物理教師,校長傳媒專欄作者)

在教師的角色逐漸向學習的支持者身份過渡的階段,讓學生得到好的體驗逐漸變得更為重要。讓學生獲得好的體驗不是商家的營銷手段,而是教師服務于學生的優秀品質。評價過程是最容易讓學生獲得體驗的過程。下面,我根據自己這幾天的學習,淺談一下自己粗淺的認識。

一、基于情緒的好的體驗

人的基本情緒有四種:恐懼、憤怒、喜悅、悲傷。學生是有情感的人,更是社會的人。面對評價,學生的情緒會受或多或少的影響。恐懼、憤怒、喜悅、悲傷這四種情緒中,并不是只有喜悅才是好的體驗,適當的恐懼、憤怒和悲傷同樣可以提高成績和能力,有益于身體健康。

教師的評價所要達到的目的也絕不是僅僅讓學生高興、喜悅那么簡單,適當的給學生壓力、適當的讓學生遭遇挫折、適當的點燃學生憤怒的情緒,同樣可以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評價作為一種與學生關系最深、最密切的教學環節,最容易引起學生情緒的波動。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該成為一個情緒的有效控制者。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該既能激起學生的情緒,又能及時化解學生的情緒。讓情緒能為教師所用,讓情緒作為一種驅動力驅動學生的學習。

同時,教師也應該注意,情緒是把雙刃劍。過度的壓力,過多的挫折,過多的刺激性的語言,都可能讓學生的情緒變得不可控,最終影響了教學,傷害了學生。

二、基于記憶的好的體驗

有的學生畏懼考試,平時學生的學習很正常,但到了考試的時候就極度緊張,直接導致的結果是考試發揮失常,甚至是精神崩潰。這是學生以往的考試評價中的挫折在學生新的考試中引發的“大腦雷暴雨”。

我先舉一個例子:當老師提出某一首詩歌時,可能激活更大范圍的神經元,觸發一場“大腦雷暴雨”,我們大腦還會提取與這首詩歌相關的一些信息,例如這首詩歌作者、時代背景、與此詩歌類似的還有哪些詩歌,甚至我們還可能想象出詩歌的意境。

當學生在先前的考試中有過很大的挫折時,面對新的考試,學生的“大腦雷暴雨”就會還原當時的遭遇挫折的情景。例如,受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罵,同伴的嘲諷等等。這些早先的記憶,深深扎根,不容易抹去,給學生造成了心理陰影。

評價中的記憶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依賴于我們的意志而隨意抹殺的。在基礎教育中,學生最大的“殺手”是老師,我們經常在不經意間扼殺學生的能力、品德,給學生心理蒙上陰影。鑒于這種實際情況,教師在評價學生的過程中,好的評價可以讓學生在記憶中長時間保留,讓學生可以經常回味被表揚時的喜悅,不好的評價,教師應該及時的予以消除,或者盡量的弱化。

學生犯了錯誤,我們把一個處分塞到他的檔案袋里,3個月后,他表現的不錯,就把處分拿出來撕掉。同樣的道理,這堂課學生回答問題時回答得不好,我們批評了他,下一節課,我們應該再給他一次找回自尊和自信的機會。讓學生放下心靈的包袱,快樂地學習,不要讓消極的評價記憶扼殺學生積極的學習情緒。

三、基于情景的好的體驗

好的評價需要好的情景和氛圍。在一個一潭死水的課堂上,學生學習起來沒有上進心,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上課。老師熱熱情洋溢的表揚某位同學,但這個同學和周圍的同學卻是漠不關心,麻木不仁。當在一個積極上進的課堂里,學生情緒飽滿,教師一個肯定的眼神就讓受表揚的學生欣喜萬分,同時讓周邊的同學羨慕不已。

課堂情景對于學生的影響如此之大,而老師卻在課堂的“規范”、“有序”上苦下功夫。課堂的確需要規范和有序,但是課堂的規范和有序所依靠的不是教師的管教,而是教師的引領。優秀的教師到班上一站,學生就知道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蹩腳的老師對學生大聲呵斥,學生依舊我行我素。

引領課堂情境的關鍵人物是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這種人格魅力不是教師學幾個教學技巧就會得來的,而是依靠教師高尚的道德品質和強大的文化底蘊自然形成的。有的老師表揚學生一句話,學生能高興一個月,有的老師一天表揚學生十次,學生卻根本不往心里去。

培訓中所涉及的評價策略、方法、手段都是最優秀的、最先進、最科學的,但是老師僅僅學會了這些還不夠。教師自身還需要一個強大的品德來承載這些先進的方法和手段。

四、基于人文關懷的好的體驗

評價必須要做到公平和公開嗎?這要從評價的目的進行分析。如果是從選拔人才的角度,例如高考,評價必須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而如果是日常的教學活動,評價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學習,我個人覺得評價沒有必要做得到公開和公平。

一個基礎很好、思維敏捷、能力很強的學生,與一個基礎薄弱、思維遲鈍、能力較弱的學生,我們對他們的評價標準不應該是一樣的。我們對好學生的期望值更高、評級標準更高,這更有益于好學生的成長與進步。而對于后進生,我們要多發掘他們的優點和長處,及時的給予肯定和表揚,讓他們體驗成功的快樂,這有益于后進生的成長和進步。

教學過程中評價不能一刀切,要有人文關懷,要注意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讓所有學生都能體驗到好的評價,這才是以人為本的教育。

五、基于大腦重塑的好的體驗

學生之間的能力是有差異的,有的學生一努力就成功了,有的學生經過艱苦的努力才取得成功,有的學生怎么努力也成功不了,這種差異來自于學生的大腦。大腦決定著一個人的行為、習慣、思維模式,是決定人能否成功的至關重要的器官。

人的大腦是可以重塑的,重塑大腦的教育是提升學生能力的教育,而不是僅僅提高學生技能的教育。人的大腦是有差異的,有的學生聰明,有的學生愚鈍,這種客觀事實是不容置疑的。

學生自己不會承認比別人笨,教師也不愿意把這個客觀現實告訴學生,我們往往用一句家長和學生都很受用的話來安慰他們,“孩子挺聰明的,就是不認真、太太馬虎了、太懶了”。我們絕不會說,“你的孩子成績不好,因為他比別的孩子腦子笨,不靈活”。

那么腦子笨的學生,我們能否讓他的腦子變得更聰明呢?答案是可以的。我們可以通過優化現在的評價方式來重塑學生的大腦。學生思維方式的改變就是這重塑電腦,所以本次培訓提倡合作技能的評價;學生創造力的改變也是在重塑大腦,所以本次培訓提倡創造力的的評價。

培訓中,評價方式革新的理論依據就是重塑學生的大腦,從根本上來改變學生的能力,而不是僅僅提高學生的成績。當然,這種改變是緩慢的,大腦的重塑哪能是一蹴而就,一步到位呢?

老師們,我們一直在教育學生改變習慣,通過這次培訓,我們是否也應該改變自身的評價習慣呢?

(本文為吳賓老師原創,首發吳賓老師的微信公眾號“師經吳賓”,版權歸吳賓老師所有)

作者簡介:

吳賓,威海三中物理教師,中學高級教師,齊魯名師人選,山東省優秀電化教學研究人員,山東省“互聯網+教師專業發展”省級專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育管理碩士(在讀), 校長傳媒專欄作者。著有《師經》等著作。在《人民教育》(核心)、《教學與管理》(核心)、《中國德育》、《班主任之友》、《班主任》、《中小學班主任》、《教師教育論壇》、《山東教育》、《中國教師報》、《中學物理》、《物理教學探討》等發表文章100多篇。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熱網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