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国精品在线观看-岛国精品在线-岛国大片在线免费观看-岛国大片在线观看完整版-日本老师xxxx88免费视频-日本久久综合网

您的位置  孕期分娩  孕期生活

長江上游響起一支“川江號子” 講述川人守衛母親河的故事

  • 來源:互聯網
  • |
  • 2019-07-15
  • |
  • 0 條評論
  • |
  • |
  • T小字 T大字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陸路如此,水路亦然。四川境內江河縱橫,大小河流1400多條,絕大多數最終都匯入長江。川人自古臨水而居,長江哺育天府之國的安穩富足。

  過去,依水而生的船工們,唱起川江號子與兇灘惡水搏斗;如今,長江上游再度響起一支“川江號子”,講述川人守衛母親河的故事。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上強調,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近年來,四川省始終把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放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位置,著力構建起生態環境污染聯防聯控體系,創新治理手段措施,持續推動長江生態保護修復,強化上游意識、擔起上游責任,全面改善水環境質量,全力確保一江清水向東流。

  6月11日,中華環保世紀行2019年宣傳活動在北京啟動,全國人大常委會組織中央和相關地方的新聞媒體記者分別赴長江沿線的6個省份,即上游的青海、四川,中游的湖北、湖南,下游的浙江、上海,行走到水污染防治的源頭、一線,進行深入采訪報道,并邀請牽頭提出過相關議案建議的一兩位全國人大代表參加。7月1日~4日,20余家新聞媒體記者前往眉山、宜賓,開啟四川站的采訪。在實地走訪中,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與央媒共同見證長江上游的一場生態巨變:山脈重披綠衣,悠悠江水長流。

  眉山:不修房子修公園

  砍掉“搖錢樹” 留足生態效益

  夜幕降臨,眉山市東坡城市濕地公園漸漸熱鬧了起來,許多人都是沖著音樂噴泉來的。《赤壁懷古》的音樂打破寂靜。微風吹來,漫天水霧,市民們不但沒有閃躲,反而笑著鬧著迎上前到湖畔親水納涼。放在5年前,這樣戲水的畫面幾乎不可能在東坡島看到。

  岷江自北向南穿眉山城區而過,在東坡島繞了一個彎,經河道改造后直流,繞彎劃留的區域便形成了東坡島。多年前,由于水體相對封閉,城市管網排污直接入湖、水體生態結構相對單一等影響,湖域水體富營養化程度較高,曾達到地表水劣V類。“夏天才惱火,水里的藍藻長得綠油油的,味道重、蚊子多,我們都不輕易去水邊。”市民鄒先生回憶起當年的東坡湖,直皺眉頭。

  改變源于此地發展模式的轉變并開展水生態綜合治理。眉山市住建局局長梅斌介紹,東坡島是城區最好地段,原本計劃開發房地產,為了還綠于民,政府主動砍掉房地產這棵“搖錢樹”。從開發商手中回購土地后,眉山市在此地打造四川省最大的城市濕地公園,為全市人民提供休閑鍛煉場地,每日接待市民1萬余人次。“在規劃時曾一度爭議不斷”,梅斌說,政府為此舍去近40億收益,最后依然決定讓出短期利益,留足長遠生態效益。

  “政府要會算賬,不僅算經濟賬也要算民生賬、生態賬。”眉山市副市長冉登祥表示,通過建設東坡城市濕地公園,原規劃7萬人的東坡島人口減少到2.5萬,島上綠樹成蔭、碧水清流。2015年以來,通過源頭控制、治理污染、集中清淤、改良底泥、栽植水生植物等措施,嶄新的東坡城市濕地公園逐步呈現,水質穩定在地表水Ⅲ類,望月臺等景點甚至達到Ⅰ類水質,隨處可見魚兒暢游。

  視角

  心中的界碑

  行走在東坡城市濕地公園,不能不注意到一個細節: 沿著公園輪廓,矗立著4塊界碑、22個界樁。原來這是為公園生態文明建設筑起的一條“法治屏障”。公園正中心的公告碑上,鐫刻著2016年10月通過的《眉山市人大常委會關于保護東坡城市濕地公園的決定》“……劃定東坡城市濕地公園的保護范圍,總面積2599746.31平方米,含水域面積1022397.6平方米……保護面積只能保持或擴大,不能縮小……”

  “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必須要有法律保障,久久為功才能見長效。”眉山市人大城環資委主任委員劉繼桂告訴記者,要說眉山治水的最大變化,是各界的環保意識都在深化。他舉例說,今年以來,眉山市試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全市78座城鎮污水處理設施、290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以及20萬平方米生態濕地建設項目成功入圍。“這筆錢,政府完全可以用來做其他民生公益,但群眾要求治水、搞生態。”劉繼桂對這一變化感到欣慰,并提到一個細節: 在試行民生實事項目人大代表票決制收集項目階段,約20%的推薦項目關系環境保護、水污染防治和飲用水源保護,說明群眾對生態環境的改善有日益增長的需求,呼喚政府落實、人大監督。

  宜賓:環保成為造紙廠的新名片

  倒逼轉型 長江生態第一城

  走在宜賓長江公園,三江匯流形成的“鴛鴦鍋”一覽無余,兩岸青山夾著浩蕩江水,每天吸引著上萬市民來親水步道散步鍛煉。長江邊上的重污染企業都去了哪里?宜賓紙業這家擁有70多年歷史的老牌國企,用它的轉型升級之路,透露了其中的秘密。

  宜賓紙業曾是昔日宜賓工業的“五朵金花”之一,位于城市核心地段。以現在的眼光來看,曾經象征著企業興旺、財源滾滾的場景,其實暗藏著環保的巨大代價:紙廠外岷江河段上的泡沫,高煙囪里噴吐出的黑煙,廠區飄散出去的刺鼻味道……宜賓紙業到了不得不轉型升級的時候!

  2012年宜賓紙業開始整體搬遷到南溪區裴石輕工業園區,今年年初,新區建設告一段落,轉型升級的宜賓紙業重新亮相。在廢水處理上,對處理達標廢水直接排放到長江的排污口進行了遷移,并在離長江5.5公里之外修建氧化塘;在廢氣處理上,通過將廢氣送堿回收燃爐燃燒、池體加蓋收集等方式,全面實現零排放要求。

  “把環保作為企業發展的優先戰略,現在看來是正確的,環保已經從老廠區的負擔變為新廠區的名片了!”宜賓市人大代表、宜賓紙業董事長易從告訴記者,因宜賓紙業排放低于國家標準,享受了稅收激勵的優惠政策,減排每年給企業帶來數百萬元的經濟效益,還因此改善了市場形象。

  “環保倒逼企業轉型,不改革不發展必然被市場淘汰。”宜賓市委副書記、市長杜紫平表示,宜賓的產業過去靠“一白一黑”,即白酒和煤礦,如今為了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宜賓主動對產業結構作出調整,加快發展智能制造、汽車、軌道交通等新興產業,預計通過5年的努力,這三大產業將實現2000億元以上的銷售收入,有效實現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

  視角

  搬運工轉行

  過去熱鬧的餐飲漁船不見了蹤影,沿河的采砂和堆砂場搬遷后進行了生態恢復,三江六岸取締碼頭,鼓勵企業退城入園……南溪區副區長陳經緯介紹說,南溪搞生態文明建設后,享受到了發展的紅利,不僅有了第一所大學,還有了生態旅游。

  記者實地采訪中,遇到家住南溪區羅龍街道謝壩村的王三姐,她不去廣東打工了,借著生態旅游開起涼糕店,夏天生意好得忙不過來,“晚上店里請了10多個人來幫忙。”碼頭取締后,活躍在碼頭的搬運工接受了再就業培訓,如今搬運公司轉型為出租車公司,許多搬運工都在街頭跑出租車。

  去年10月1日,《宜賓市城市地下管線管理條例》正式實施,強化對城市地下管線管理,并對雨污分流做出規定。“宜賓作為萬里長江第一城,首先是生態第一城,要做好三江沿岸的污水處理,做到應收盡收、應處盡處。”杜紫平表示,借地方立法的剛性要求,要對宜賓中心城區及城郊的污水排放源進行拉網式排查并徹底整治,總結推廣好工作經驗,“讓宜賓成為長江沿岸率先根治城市污水排放問題的第一個城市。”(記者 鐘茜妮)

  原標題: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 保一江清水浩蕩東流 聽,長江上游響起一支川江號子

免責聲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聯網,并不代表本站觀點,本站不對其真實合法性負責。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權益,請告知,本站將立刻處理。聯系QQ:1640731186
友薦云推薦
網站推薦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