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與“超越” 上半年汽車市場兩大關鍵詞
如果只是一個上半年的市場和銷售,本來也沒什么可說的。但是,今年的上半年卻明顯地不同。到6月,我國汽車市場的產銷量已連續12個月呈現同比下降,這無疑是前所未有的“至暗時刻”。
大盤方面,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1-6月,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997.8萬輛和1012.7萬輛,產銷量同比降幅分別為15.8%和14%。在我看來,上半年產銷在千萬輛左右,下半年通常會高于上半年的業績,全年總體上仍可以保持2000多萬輛的產銷量。
隨著上半年汽車市場數據出爐,有兩個關鍵詞:真實、超越,或將成為“至暗時刻”的高光點。
首先,“真實”是說,經過一年時間的市場動蕩或歷練,企業的產銷數據接近實際,有的企業失速下滑,或許是在為之前的“多少多少萬輛大關”而埋單。相信在并不樂觀的市場形勢下,很少有人還敢再玩“花賬”。
這里不僅要舉一個栗子:據今年年初的銷量快報,2018 年,上汽集團全年累計銷售 705.2 萬輛,同比增長 1.8%。這是我國第一個銷量突破700萬輛的汽車集團。
但是,根據上汽集團《2019年6月份產銷快報》,今年上半年,上汽集團累計銷量為293.7萬輛,相比去年同期352.3萬輛的銷量,下跌16.62%。至此,今年前6月,上汽集團每個月的銷量都是同比負增長。
總體上看,上汽集團旗下8家重點公司的銷量全線下滑。其中,作為上汽集團銷量擔當的“三駕馬車”紛紛馬失前蹄。上半年,上汽大眾累計銷售91.9萬輛,同比下跌10%;上汽通用累計銷量為83.4萬輛,同比下滑13%。上汽通用五菱的累計銷量不到75萬輛,同比跌幅高達29.2%。同時,這三家企業已經分別連續10個月、12個月和11個月銷量下降。
有分析認為,企業已經“進入去庫存后的恢復階段,產銷回暖”云云,相信這其中的庫存,有相當部分是曾經作為創“700萬輛”記錄而存在的。那么,早知現在,何必當初?
其次,“超越”是指,在自主品牌方面,即使同樣面臨總體市場的不利局面,以吉利、長城和比亞迪為代表的民營汽車企業,正在對國有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實現全面的超越。
今年1-6月,自主品牌汽車銷量排名前十名的企業依次是上汽(115萬輛)、吉利(65.4萬輛)、長安(63.6萬輛)、東風(55.1萬輛)、北汽(49.4萬輛)、長城(49.4萬輛)、一汽(30.7萬輛)、奇瑞(29.9萬輛)、江淮(23.5萬輛)、比亞迪(22.5萬輛)。
再讓我們“回頭看”:2018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車銷量排名前十家企業依次是:上汽、長安、吉利、東風、北汽、長城、一汽、奇瑞、廣汽和江淮。
由以上對比分析,在一年時間內,吉利勝利完成對長安的超越,已經位居自主品牌亞軍;長城的銷量已經與北汽持平(雖同為49.4萬輛,但北汽同比呈兩位數下降,而長城同比增長近5%),并列自主品牌第五;比亞迪順利晉級,成功將廣汽擠出“十強”(廣汽為19萬輛)。
即使是在自主品牌方面遙遙領先的上汽集團,其三大自主品牌企業(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五菱、上汽大通)今年上半年共計銷售111.9萬輛,同比下滑24.2%。
有分析表明,6月,上汽通用五菱產銷分別為7.75萬輛和10.0萬輛,同比下降分別為44.7%和29.19%,“經營壓力較大”。同月,在乘用車單一車型大排行中,作為MPV市場的常勝將軍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