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人的倔強!自己掏錢研發新機,獲得訂單后主動幫軍方掩蓋真相
各國戰機研制的流程大致相同,都是由軍方提出需求,然后公開向戰機廠商招標,最后決定選擇誰簽合同。不過在中標之前,所有參與者都會得到軍方相應的研發費用,很少有公司會自費研制飛機。連蘇霍伊的老總都說過:“我們可以選擇自己花錢研制戰斗機,但沒有軍方經費的支持,這樣的做法很不經濟。”
不過凡事都無絕對,法國達索公司就干過自己掏錢研發戰斗機的事情。最后他們還要煞費苦心地為法國空軍掩蓋整個過程,這是怎么回事呢?
一、倔強的達索
從馬島戰爭中一舉擊沉英國驅逐艦的“超級軍旗”,到幻影2000,再到目前法國空軍大規模裝備的“陣風”系列,這些都是達索公司的產品。
![](http://pics5.baidu.com/feed/e850352ac65c10383068bddf673f7016b07e8949.png?token=e564e84747612198ed704e9712d0dfc6&s=222068A423240B074790689903008088)
按理說,作為法國軍方的“寵兒”,達索公司應該不發愁訂單。但早在1964年,達索公司就曾經對自己的處境做過一番檢討。一則明白法國國內的市場無法滿足自己,二則發現自己的重型戰斗機單價昂貴,不具備外銷競爭力。
在沒有與法國軍方做任何溝通的背景下,達索公司決定對重型戰斗機進行小型化的研發。選定的參考飛機是幻影3 F2,這款后掠翼型戰斗機的縮小版叫幻影3 E2,后來更名為幻影F1C。
幻影F1C搭載了一具與幻影4相同的ATAR9K發動機,航電設備則直接挪用了幻影3 F2的裝備,這樣的“東挪西借”成功降低了研發成本。設計師的目標是小型戰機能夠用于低空偵察、攻擊,以及制空攔截等多種功能的多用途飛機。
![](http://pics3.baidu.com/feed/fcfaaf51f3deb48f2fa6ac3d2431d92c2cf5783e.png?token=101d341e7d4527638bf40567132075cb&s=B482B35F501563D65D19A55C03006063)
經過試飛員的短暫測試后,證明幻影F1C擁有幻影3一樣的高速性能,同時由于身軀減重,克服了后者在低速性能上的缺點,并擁有短場起降的能力。
當時法國因為退出北約與美國鬧得不可開交,美國駐法國的空軍部隊一旦撤離,法國將面臨無制空攔截戰斗機的窘況。恰巧此時幻影F1C投入生產,對于這樣一款性能佳、價格美的攔截機型,軍方與達索公司一拍即合,立即采購了100架。
而達索公司也十分會做人,將與法國軍方簽訂合同的時間提前了一年,對外公布的生產時間又比實際晚了幾個月,這樣掩蓋了空軍沒有投入研發資金的事實。
二、幻影F1
1967年5月,幻影F1C的1號原型機在試飛時發生了空中解體的意外事故,但這并未動搖法國空軍購買F1的信心。
![](http://pics4.baidu.com/feed/b03533fa828ba61e309e9fb8951a740f314e59ed.png?token=5eab861fff4325c4e730674193422f32&s=5EB687444EE6DE474C12C4940300E0AB)
幻影F1型戰機的主翼采用高肩翼、錐形前緣的后掠翼設計,其前緣后掠角為47°30’、后緣后掠角為5°,于主翼外側三分之二處設有翼前緣鋸齒,相較于參考機型幻影3 F2,翼面積縮小了29%。
主翼配有可以自動伸展的前緣襟翼,起飛重量增加了2540公斤,起飛距離縮短到640米,進場速度降低到每小時250公里。雖然體型減小了,可是由于換裝了體型更小、推力更大的發動機,載油量與幻影3 F2相比反而增加了43%。飛機使用地面加壓系統進行加油作業時,只需要6分鐘就可加滿。主起落架的主輪與前輪都為雙輪設計,可在比較粗糙的野戰跑道上起降。
![](http://pics5.baidu.com/feed/29381f30e924b8995fd623cdba28fe900b7bf616.png?token=bb828b6d0716de55700ac440503fc5e4&s=25D01CCA150AB345224D1818030090C0)
三、幻影F1的幾款型號
最先服役的是制空攔截型C型,搭載單脈沖雷達,雖然具備全天候攔截能力,但僅能追蹤單個目標,且部署初期并不具備俯視性能。固定武器為兩門30毫米機炮,服役初期由于射擊控制系統沒有健全,武器只有機炮能用。
直到F1在法國空軍服役3年后,才能使用雷達制導的導彈,并且飛機翅膀一邊只能掛一個。又過了一年,飛機終于能在翼端、中心線和主翼所有掛載點可以完全武裝了。
A型是只能白天使用的簡易版本,機首并沒有裝備制空使用的雷達,改為安裝激光測距儀和小型測距雷達。這是C型所不具備的,因此C型與A型相比,前者缺乏對地攻擊的能力。
B型是雙座版,前機身延長0.3米,并撤除了前機身內部油箱和固定機炮,以容納后座空間。
![](http://pics2.baidu.com/feed/aa64034f78f0f73638f6d1bcdf7b501cebc41333.png?token=e10c6bdb2a72473cec369b3edf9a4c5d&s=B1A2DF1540DB7BC626B85C610300D0A2)
大部分外銷型的幻影F1都是以制空攔擊的C型為基礎,發展成為可以依據市場需求而強化對地攻擊能力的E型。還有安裝追加地貌繪圖功能、連續測距能力、掃描同時還可以追蹤的單脈沖雷達。D型則是E型的雙座版。
偵察用的R型搭載慣性飛行導航系統,以提升飛行導航精準度。機首下方突出的位置安裝了一部光學/紅外線掃描相機。雖然是偵察機,但由于對地搜索能力強悍,R型也具備對地攻擊能力。
幻影F1型戰機共交付給法國空軍246架,西班牙、卡塔爾、南非等10個國家共473架,銷售數量大約是幻影3型的一半。主要原因是當時幻影3還在大部分客戶手中正常運行,因此擠占了F1的市場。
![](http://pics1.baidu.com/feed/1f178a82b9014a90c8ff7d757c59da17b11beeed.png?token=7b8edbb173503df5ecf84e72a4c968e9&s=03BCEC23162966AF0E4DB0CE0100A0B1)
同時,美國的F5和蘇聯的米格21出現,在軍機市場上大面積攻城略地,進一步擠占了法國人的空間。再加上幻影F1型的定位高于入門級,因此讓一些國家很難定位。
畢竟軍事強國可以將戰機根據不同需求分出層次,而很多國家只是為了解決有沒有戰斗機的問題,因此也造成了F1在市場定位中的尷尬。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