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挖樹?做好事?成都一小區物業挖了40株樹引業主反對
鷺島國際社區業主一直以小區綠化為傲,小區樹木郁郁蔥蔥,高聳入云。但12月初,業主突然發現,物業未經業主同意挖樹,已挖了幾十株。
物業這一舉動徹底激怒了業主,12月15日,幾十名業主站出來,高聲表示“反對”,要求恢復原狀。
而小區所屬的成都滕王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表示,“移栽”了40多株樹木,本意是為了小區升級改造,是開發商投入上百萬元做“好事”。
目前,雙豐社區已介入指導,要求先拿出改造或恢復方案。“如果真的有違法違規行為,由園林部門或者司法部門進行處理。”
業主:好幾十株樹木不見了 要求恢復原狀
12月15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趕到了鷺島國際社區,幾十名業主正聚集在小區物業服務中心,為“挖樹”討個說法。最終,物業報了警,警方來到現場處置。
據業主李女士介紹,12月初,不少業主發現,1號門通道兩旁的樹不見了,物業在挖樹。“一開始我們以為是管道改造,沒當回事。”李女士說,漸漸覺得不對勁,5號、7號門的樹接連失蹤,業主們猛地反應過來,“他們這是在挖樹,趁我們不在的時候偷偷挖掉。”
業主仔細比對了小區以前的照片,被挖掉的樹有幾十株。“被挖掉的樹主要集中在名貴樹木,如桂花、楠木、小葉榕,還有銀杏。”業主白女士說,2004年,她一眼相中小區的綠化在此買了房子,十幾年來,一到桂花開花的季節,滿園飄香,走進小區就心曠神怡。“現在樹去哪里了?我敢說,肯定是拿去賣了,然后再弄些小灌木來種。”
物業偷偷挖樹,徹底激怒了不少業主,多名業主撥打市長熱線、新聞熱線等,采取各種渠道維權。12月6日,物業在各樓棟貼出一張告示,告知業主:小區是為了綠化升級改造。后來又再次就未告知業主發了《致歉信》。
“這時候我們才知道物業想干嘛,可事前沒有告知我們,偷偷就把樹挖了。”李女士說,這一說法并不能令業主信服,也不接受繼續改造,“以前的樹木生長了十幾年,有幾十厘米粗,現在改成小灌木,哪比得上原來的效果?”
12月13日,在社區、派出所、街道辦、業主多方參與下召開協調會,李女士作為業主代表提出了訴求:恢復原狀,成立業主委員會。“物業負責人遲遲不到場,最后派了一個工作人員來。”李女士說,因為負責人沒到場,最終也無法協商出一個結果。
就在眾多反對聲音下,12月14日,物業登門讓業主簽字,請業主支持綠化改造。這一做法,無異于火上澆油,由此出現了開頭的一幕。“我們已經反對了,他們不但不停止,恢復原狀,還繼續‘忽悠’家里的老人簽字。”
物業:開發商做好事 投入上百萬改造升級小區
在成都滕王閣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客服中心,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找到了物業經理楊有平的電話,他回應稱,移栽樹木是開發商投入上百萬元進行綠化改造,是為了“做好事”。
“我可以負責任地說,我們挖出來的樹,沒有一株帶出小區,是移栽到小區3棟樓前和其他地方了。”楊有平說,此次綠化改造的主體是開發商,而非物業公司,本意是為了提升小區品質。此次移栽的樹木品種有小葉榕、楨楠以及兩株桂花樹,總計40株。而用于改造的樹木,大部分為羅漢松,具有造型效果,在移栽過程中,為了保證樹木能存活,把樹木頂端和樹葉鋸掉。“本來好心好意的綠化改造,卻遭到部分業主的強烈阻攔”。
楊有平說,本來是想做好事,等改造好后呈現了效果再跟業主說,故未提前告知業主。上周五召開了協調會,初步的意見是,若大家不滿意則恢復原狀。“我們想把改造繼續下去,也想把這塊程序完善,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支持、多少人反對。”
楊有平介紹,12月14日、15日共走訪了百來戶,超過一半的人同意,而整個小區有1800多戶。“反對的人也質疑,我們這樣做是否有效,所以要在政府的指導下,看看接下來怎么做。”
社區:介入指導 物業拿出恢復或改造方案
雙豐社區黨委書記駱鴻告訴記者,目前社區已經介入指導工作,要求物業拿出改造方案或者恢復方案。
“就我們初步了解,物業是沒有把挖出的樹木拿到小區外的,但是具體移栽哪里,有沒有對名貴樹木進行移栽,我們要求物業拿出最初開發商的景觀設計方案。在方案中,名貴樹木標記了位置,包括桂花樹和銀杏樹。”駱鴻說,不管是改造方案還是恢復方案,都必須征求業主的同意才能啟動。目前允許物業上門道歉和交換意見,但是不允許簽字,即便簽了字,未經過公示的方案依然無效。對比最初的景觀設計方案,若發現物業真的將名貴樹木賣掉,則涉嫌違法犯罪,社區會將此事移交給司法部門處理;若移栽名貴樹木,需要到園林部門進行備案。
“按照我個人的理解,如果能夠取得業主諒解,從維護穩定團結來看,此事就此作罷。在備案過程中,若園林部門發現了違法違規移植,可以由他們對物業做出相應的處罰。”駱鴻表示。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鐘美蘭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