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亞師:努力摘掉貧困帽,期盼能娶個媳婦!
從游手好閑到主動攬活干,從一無是處到有了一技之長,他的努力和轉變,讓很多人都刮目相看。
一身藍色的勞保服,一雙綠色的運動鞋,頭頂戴著棒球帽,眼前這個黝黑又壯實的男人名叫符亞師,曾是海南省白沙黎族自治縣元門鄉(xiāng)南訓村委會印妹一隊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1976年出生的符亞師今年已經(jīng)44歲了,但是到目前為止他仍未娶妻生子。說起這件事他自己也感到很羞愧,“以前比較懶,沒存什么錢,又不愛學習,沒什么本事,所以姑娘都看不上我。”這既是他的自嘲,也是他現(xiàn)在激勵自己不斷奮斗的理由。
符亞師家中除了自己,還有一位81歲的老母親。2014年8月,因為缺資金、缺勞動力,符亞師被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以前日子又窮又苦,住的還是瓦房,我對生活沒什么想法,覺得自己的一輩子應該就這樣過去了。但是自從政府對我?guī)头龊?徹底改變了我的生活,改變了我。” 符亞師說。
扶貧先扶智。符亞師沒有什么文化,過慣了懶日子,為了轉變他的思想觀念,幫扶責任人和鄉(xiāng)干部積極對符亞師進行思想引導,向他介紹縣里施行的扶貧政策,幫他規(guī)劃未來的生活打算,給他講授談致富之道,符亞師聽了有所啟發(fā)。“自己一個人是有些力不從心,但是現(xiàn)在有了政府的幫扶,難道還不能改變一事無成的生活狀態(tài)嗎?”于是符亞師下定決心,振奮精神,開始為生活拼盡全力。
符亞師以前偶爾會跟著包工頭到工地干建筑活,積累了一些建筑經(jīng)驗,但是他不懂歸納整理,掌握的技術并不系統(tǒng)。2018年11月,白沙縣就業(yè)局在元門鄉(xiāng)政府大院籃球場舉辦《建筑砌墻》培訓班,符亞師得知后,毫不猶豫參加了培訓!拔矣羞@行的基礎,我就想好好發(fā)展,爭取學得更多,能做更多事。縣里開的這個班又不花錢,是我們的一份福利,我當然要積極參加!狈麃啂熣f道。
通過認真的學習和領會,符亞師對建筑技術的掌握有了進一步提升,現(xiàn)在符亞師經(jīng)常留意自家周邊是否有人要建房子、建水池等,只要有需求,他就主動和別人聯(lián)系干工,一天下來能有100元左右的收入。
看見同鄉(xiāng)的村民沒有工作,符亞師就帶著村民一起干建筑活。村民不知道怎么砌磚,他就手把手教。“他又老實又積極,帶著我們一起干活,不懂的地方也會教我們,人特別好!迸c符亞師一起干活的工友符國天說道。
2017年12月,靠著政府的幫扶和自己的努力,符亞師家庭年收入超過了3萬元,成功實現(xiàn)脫貧。如今,符亞師成為了一個小包工頭,可以單獨承攬一些修水池、修廁所這類的建筑活,不再游手好閑。為了給符亞師一家增加穩(wěn)定的收入,縣委、縣政府為其提供了一份河道管護員的工作,每個月有800元的固定地收入。在巡河之余,符亞師還可以繼續(xù)干自己的建筑活。
“符亞師的思想有了轉變,再也不像以前一樣懶散了,愿意出門務工,愿意下地干活,他母親干不了的重活,他也會主動承擔,轉變很大!狈麃啂煹膸头鲐熑稳送鹾贶娬f道。
“我又買了500株檳榔苗種,政府也給我發(fā)了7包有機肥料,雖然檳榔苗現(xiàn)在還小,但是等它長大了,就能有更多的收益了,F(xiàn)在生活達到了我自己最基本的目標了,我希望再努力些,以后的日子會越過越好。我也希望這兩年能給自己娶個媳婦,這樣我的生活就美滿了!狈麃啂熎诖卣f。(熊文匯)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