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在家的時間,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4個字!
宅在家的時間,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4個字!
這段時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
孩子們停課不停學,
在家里學習,
由老師進行線上輔導。
有的孩子即使在家,
也能合理地規劃學習時間。
有的孩子卻輸給了懶惰和消沉,
玩手機、看電視,
漸漸對學習失去了興趣。
宅在家的這段時間,
這七件事可能會拉開
孩子之間的差距,
甚至孩子未來的學習、生活
都會受到影響。
拖延
拖延的孩子,抱著能拖一天是一天的心態,內心永遠想著:“明天再說!”
寒假作業,總是等到最后一天才開始寫;
老師布置的任務,總是拖到最后一刻才提交;
讓他整理下房間,磨磨蹭蹭不愿意動......
看電視玩游戲沒有節制、起床吃飯都要催、熬夜、睡懶覺、飲食不規律,他們在娛樂的事情上浪費大量時間。
對喜歡拖延的孩子來說,快樂的事永遠是第一位,最重要的事情被排到了最后。
短暫的愉悅之后,帶給孩子的是對過去的懊悔和對未來的盲目樂觀。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你最深刻的錯誤認識是什么?
最高贊的回答是:以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后來才發現自律者才會有自由。
小學階段的孩子,拖延不僅僅是因為自控力差,還因為缺乏時間觀念,對要做的事沒興趣或不知道怎么做。
這個時候嘮叨、催促反而會起到反作用,讓孩子懂得輕重緩急,才能真正地讓他自覺起來。
不如幫助孩子認識時間的價值,分解面前的任務,從簡單的開始,同時讓孩子承擔拖延帶來的后果。
拖延是很差的習慣,一定要讓孩子規避它。
運動
在平時,有的父母不重視對孩子運動習慣的培養,認為做兩道題遠比花時間在外面跑兩圈重要得多。
但是,受到新冠肺炎的影響,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運動的重要性,知道先有好身體,才有免疫力,才能抵擋病毒的侵襲。
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堅持運動一段時間,整個人看起來都精神許多,不僅如此,運動也會讓人變得更有耐力、更自信。
一個孩子,如果能將運動的精神貫穿一生,不管是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都將是一件受益終生的事情。
突如其來的假期,也會帶來一些健康隱患。比如飲食不規律引起的消化道疾病;看電視、玩手機引起的近視問題;每天熬夜導致精神萎靡等,運動在這個時候顯得更加重要。
雖然宅在家里,但運動也不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即使是簡單的家務也是運動。就有家長每天帶著孩子做健身操。運動的形式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總是讓孩子在家久坐久躺、看電視、玩手機。
閱讀
受疫情影響,孩子們取消了戶外活動,在家里的這段時間,正是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好時候。閱讀往大了說,在孩子未來面對生活中的迷茫和痛苦時,內心會多一份從容與豁達,看待問題的方式也會隨之改變。閱讀構建起來的是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往功利上說,閱讀是很多科目學習中最基礎的能力。閱讀能夠幫助孩子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培養一種文字邏輯性,積累素材,寫出好的文章,甚至還能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數學題。從長遠看,閱讀可以說決定孩子這一生的精神世界是貧瘠還是豐厚,甚至能夠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一個孩子如果閱讀量上去了,學習對他來說不是難題,退一步說,即使現在孩子成績平平,但有閱讀的習慣,未來也是潛力巨大。
孩子讀的那些書,汲取的那些智慧,都會藏在他們的臉上,氣質里,談吐上。即使以后沒有富庶的生活,仍有富庶的生命。和別人做著同樣的工作,卻有不一樣的心境;有著相似的家庭,卻有不一樣的情調。
假期是孩子閱讀課外讀物很好的機會,用閱讀來豐富精神世界,也是孩子獨處時最好的選擇。
堅持
后臺有家長給小編留言說:
“孩子英語不好,我就和她一起在app上打卡背單詞,前兩天還好,還能耐心背幾個,這幾天又不想學了.......這孩子學什么都沒有耐心。”
孩子學習的攔路虎,除了拖延、不專心,沒有耐心和三分鐘熱度也是很大的問題。
不管是閱讀、運動、早睡早起這樣的好習慣,還是學習,想要有個好結果,必須要忍受得枯燥,沉下心,專注于眼前的事情。
拿練字來說,最近這段時間,很多老師和家長要求孩子在家練練字,而練字這件事并非幾天就能看到效果的。
練字的過程中,是在磨練孩子的耐心、毅力,直到能寫出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堅持就有了意義。
起點差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夠堅持,學習是沒有捷徑的,唯有堅持,才能讓孩子越走越遠。
自律
最近各地陸續開始進行網上學習,不少家長反映說孩子隔著屏幕學不進去,看到同學們發彈幕感覺很新鮮,時不時就想走神,完全感覺不到在校學習的那種氛圍;還有的學生在假期開始斗志滿滿,給自己制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堅持沒幾天,就把注意力轉移到了電子產品上,刷著刷著時間就過去了。
這些孩子們的經歷各有不同,卻都有著同樣的結果:因為不自律,他們浪費了學習的時間。
而那些自律的孩子呢?每天強迫自己早睡覺,睡眠質量有了改善,上課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每天閱讀半小時,腹有詩書氣自華;每天堅持預習和復習的習慣,學習效率事半功倍;每天堅持運動,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自律的孩子對自己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有一個很清楚的概念,明白在該好好讀書的年紀,就不應該在消遣娛樂的事情上浪費大量時間。他們未來的道路也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清晰,進入理想的軌道,讓自己慢慢變得有能力去獲得想要的一切。
高效
每個班里都會有這么一群學生,他們看起來很努力,每天學習很長時間,課間也在埋頭苦讀,熬夜在小臺燈下兢兢業業地復習做題,可是成績偏偏就是和付出不成正比。
為什么呢?因為這些孩子都陷入了一個學習誤區,以為在學習上花費的時間越多,成績就越好。他們看起來很努力,其實大部分時間并沒有集中精力,只是在漫無目的、心浮氣躁地“磨洋工”。
決定成績的并不是孩子在學習上花了多長時間,而是這些時間是否高效,是否都能集中注意力。
比起一口氣學幾個小時,分散式學習效果最好。把一次集中學習打散,拉開每次的學習間隔,散散步聽聽音樂,讓腦子休息放松一下,然后再回過頭來埋頭苦思。這樣不但總的學習時間更短,而且記憶留存時間更長。所以,重要的不是努力的時間,而是努力的方式!
認真
以上所有,必須有“認真”加持,不然一切都免談。認真的孩子做什么都很認真,不論在學校還是在家里,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會全力以赴,有始有終。上課認真聽講,回家認真寫作業,就是做手工、運動、玩游戲,也都比較認真,不輕易中途岔開或放棄。
請告訴孩子,如果對待學習對待生活,是一種敷衍了事的態度,那生活回報給你的便是一事無成;如果始終抱著一顆認真赤誠之心,生活也將回報以歌。
本文由中國教育報杜潤楠編輯整理,文章參考自錢志亮工作室《宅在家的時間,這幾件事,拉開了孩子之間的差距》、爸媽必讀《真正拉開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
延伸閱讀:
孩子居家學習效率不高?自主性差?這8個好辦法,家長請收藏!
疫情期間居家學習,您的孩子是否也出現效率不高的情況?下面8個案例幫助學生、家長自查,并給出相應解決辦法。
疫情已經持續近一個月,大中小學紛紛延期開學,孩子們開啟“宅家學”模式。有不少學生開始懷念學校生活,在家待出了煩悶情緒;也有不少學生適應不了網課教學,靜不下心來,學不進去;還有不少同學面臨中高考,最后沖刺迫在眉睫,如何保證功課不落下?別著急,一起從孩子可能存在的8個問題入手,或許能夠幫您解解圍!
一、孩子面臨中高考,感覺緊張又不知從何學起?
案例1
青青馬上就要面臨高考了。因為一個人在家學習,缺少在學校學習的氛圍,青青寫一會作業然后看看新聞,或者做些別的事情,不知不覺一天的時間就過去了。高三復習階段,知識點繁多,習題冗雜,不知從何學起,眼看高考的日子一天天臨近,青青愈發焦慮。
對癥下藥
【建議】學會時間管理,提高學習效率
作息飲食規律 保持鎮定心態
保持規律的作息和飲食,會讓孩子的一天張弛有度,節奏有序,做事和思緒穩定;關于疫情,提醒孩子慎擇信息,明辨是非。可以設置關注疫情的時間,而且只從正式渠道了解疫情的進展。
制訂學習計劃 學會時間管理
建議孩子制訂切實、可行、效的學習計劃,將知識點強化、細化、條理化,全面提升綜合實力、整體水平。利用“空中課堂”“網路在線課”等多媒體信息化手段實現教育局提倡的“停課不停學”。比如,最近某學校的高三學生一日家庭作息時間表,和學校的作息沒有任何不同。
遵循認知規律 提高學習效率
家長可以幫孩子找到一天中精神最好的時候,讓孩子在這段時間學習弱勢學科,累積一段時間需要換一門學科“換換腦”,此外提醒孩子及時復習,在每天睡覺之前,總結一天的學習效果和成果,鞏固一天的學習成果。
二、孩子除了上網課,不知道該怎么學?
案例2
欣欣這幾天終于把學校布置的寒假作業完成了,她想開始自己主動學習,但又不知道該從哪里開始。每天除了被父母硬拉著上上網課,就是吃喝、睡覺、玩游戲、發呆,一天下來感覺自己好像什么也沒做,心里很沒勁。
對癥下藥
【建議】思考未來有時機,自主學習快樂多
這次疫情的發展,相信孩子們也看到了各行各業在抗擊疫情過程中的作為。比如:政府、新聞媒體、醫療、科研、企業、民間團體等,這些各行各業的專業人才,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抗擊疫情。家長不妨給孩子出道題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