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學的24小時:究竟要多努力,才配得上自己的夢想?
對于高三學生,這個寒假非常特殊。雖然還沒有正式開學,但是衡水中學的高三學生已經進入了“衡中模式”,每天5點40起來晨讀,老師們也會陪著學生一起學習,直播4個小時以上,只為盯著高三學生學習。一個學生一天至少要做8套卷子,平均每科2套卷子。即便這樣,衡中的學生還是覺得時間不夠用,學習時間被精確到了分。他們不希望高考被延期,因為明年是新高考,沒有退路了。
很多人曾質疑過衡水中學的成績:“他們考的好,是因為本來就比普通人更聰明;這里升學率高,是因為好學生都去了……”然而,事實擺在眼前,他們的每一分成績里,都付出過十分的努力。
在紀錄片《衡水中學24小時》里,他們5點半就起床,晚上10點睡覺,無論是吃飯還是上廁所,只要是閑下來的時間,大家都在讀書,哪怕是幾分鐘,也絕對不浪費。
-衡水中學的24小時-
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
什么叫把24小時過成48小時
這里的每一位學生
一日三餐平均只花15分鐘
凈學習時間超過14小時
每天的作業是考試
每周末、每月末還是考試
當然這其中還穿插著期中、期末考試
他們每個月只放一天假
每次不超過24小時
每年寒暑假只有不超過兩周
沒有清明十一五一假期
除去假期沒玩過一分鐘手機電腦
并且假期里也有滿滿的學習計劃
衡中學生到底是怎么學習的呢?
-衡中學習法-
01 做事條理清晰
衡水中學的學生做事情總是條理清晰,知道把事情分成輕重緩急,明白自己應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并懂得如何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時間,把自己的學習和生活安排地井井有條。
02 主動給自己“加餐”
很多老師都會布置額外的作業,供學有余力的同學完成。
其實老師布置這些作業別有用心,是為了讓學生們循序漸進地適應試題的難度。
如果長期視而不見的話,就會覺得題目的難度突然陡然增加,做題越來越吃力。
知道真相的你現在還敢不做額外的作業嗎?
03 不懂就問為什么
他們不會不懂裝懂,而是勇于承認自己也不是什么都懂的。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會害怕老師,知道在需要老師幫助的時候及時提出來。
這樣有利于老師及時了解他們的學習情況,查缺補漏,對癥下藥。
還可以讓自己對問題理解得更透徹,也會改變老師對你的看法,對你的成績產生正面、積極的影響。
04 明白學習的目的
很多同學總是在考試前才開始復習,這樣雖然記得快,但是忘得更快!
學霸們之所以學習好,是因為他們的學習是持之以恒的。
不管有沒有考試,他們都會很認真的學習。當臨近考試的時候,他們會更加努力地學習。
對于他們而言,學習的目的并不是考試,考試只是檢驗自己學習成果的一種手段而已。
05 廣泛涉獵,不給自己設限
他們的閱讀面非常地廣泛,不止局限于老師的閱讀清單,還有可能來自于書中的某一個知識點,甚至是老師在課上講的一句話。
確實,很多時候我們不應該把自己的目光局限于課本的知識上,很多的知識都是融會貫通的;
有可能你在某本書上看到的東西剛好解決了一個困惑你已久的問題。
06 善于記錄自己不懂的東西
每當遇到不懂的問題的時候,他們都會及時地記錄下來,不管是課內的問題,還是課外讀物中的問題。
無一例外,都整整齊齊地記錄在一本專門的筆記本上。
并且及時記錄,及時解決,并把問題的答案也寫在一旁,以便以后查閱。這樣久而久之,收獲的就不僅僅是課本上的知識。
07 明白應該在哪學習
你只需要找一個你認為舒適的地方,一個安靜、有私人空間、有安全感并且能擺得下你的學習用品的地方就足夠了。
也許是一張書桌,也許是圖書館,也許是你的臥室。他們都知道學習地點的重要性,切記不要在床上學習,這樣很容易讓你分心。
08 善于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
好學生通常都有一些適合自己的學習習慣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