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學子徐逸起步在紐約
【李晶專欄】
清華學子徐逸起步在紐約
原創作者|李晶
讀者反饋
不止一位讀者對我說:“您的兩本書我開始看第二遍了,每一次都有新的感悟。”這句話雖然簡單,但卻會讓我產生實實在在的成就感。我知道他們不僅認可我的理念,并且意識到書中的內容可以解決自己的困惑和孩子的問題。
對于有思想內涵的書,如果沒有多次閱讀,很難完全體會到作者的深意。我不能說自己的思想多么深刻,但每一篇文章都經過了深思熟慮和反復打磨。我希望讀者能夠體會到我用真誠分享思考,而不是用“復制粘貼”湊字數。
這并不是一本專門寫給學霸家庭看的書,它記錄的是12個普通孩子與父母共同成長的經歷。
上次采訪是在他們本科畢業之后不久。三年多過去了,現在他們各自走向了怎樣不同的道路?又體驗了哪些生活滋味呢?
01
徐逸清華建筑系本科畢業后,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讀研究生,接著進入了位于紐約的一家建筑設計公司,主要負責醫院設計,至今已經一年半。
徐逸對這份工作感到滿意不僅因為這是一家規模大、水平高、管理成熟的企業,更因為設計醫院這類復雜建筑時可以接觸到各種實際問題。這樣的機遇為新人積累經驗提供了難得的機會,也為他事業起步提供了高水準的平臺。
我問:“你自己對哪一類建筑設計特別感興趣呢?”他說:“我只有一個大概的想法。比如做一些面積不太大的房子,或者也未必局限于建筑,與文化、藝術或者我的其他愛好相結合,也很有吸引力。”
在紐約,雖然一呼一吸之間都是濃濃的商業氣息,但那里同時也是“藝術與時尚之都”。除了風格迥異的建筑大師作品,還有眾多的博物館和畫廊,以及五花八門的展覽和演出。徐逸工作之余就浸潤在這樣的氛圍里,不知不覺間變得更加開放和包容,思維也更加開闊和活躍。
雖然目前徐逸的工作和生活都不錯,但他的規劃仍然是在美國拿到注冊建筑師資格后,積極尋找適合的機會回國發展。
徐逸說:“就像那些在這里生活了幾十年的人依然沒有歸屬感,一直說自己是‘紐約客’,我最終也還是要回到自己文化的根。”他期待能夠用作品詮釋自己對文化、時尚和生活的理解,期待可以游刃有余地將現代理念和傳統文化融為一體,并且得到市場的接納和認可。
02
談到在美國的工作感受,徐逸認為美國企業非常商業化。從內部溝通到與客戶打交道都自成體系,連彼此打招呼都有約定俗成的套路。這種模式的優點是幾乎所有細節都會按照規則提前確定清楚,具體操作時自然就容易得多。
另一方面,每當美國員工發言,即使是最簡單易懂的概念,他們也會翻來覆去地把它講出“花”來,時間成本比較高。而亞洲員工開會大多不愛主動發言,遇到事情往往目標明確地就事論事,直到把問題解決。
徐逸說:“美國經濟疲軟的狀況已經持續了幾年,很多企業都在壓縮成本。我們這個行業按工時計算工資。亞洲員工普遍能力強、安靜、工作效率高,與美國本土員工相比,從成本控制的角度優勢明顯。因此據我所知,現在很多建筑企業都比較愿意招亞洲員工。像我們公司,今年新招員工幾乎都是亞洲人。”
與國內同學已經步入上班、結婚、買房的生活狀態相比,徐逸覺得在美國的好處是比較自由。由于西方對個人隱私的高度尊重,每個人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在較為寬松的氛圍下生活,而無需擔心他人的評論和質疑。但他還是非常眷戀國內的家人、朋友和生活方式,期望早日回到可以深深扎根的土地,早日讓這片土地因自己的妝點更加美好。
開闊眼界方能取其精華
最近四十年,中國人憑著自己的勤奮和智慧,迅速從封閉保守變得開放進取。渡過了最初的暗流涌動和兇險風浪,我們逐漸在全球化中變被動為主動,變跟從為引領。但這僅僅是個開始,只有繼續拓展視野,繼續學習、融合、創新,才能讓我們的國家更美好、更強大、更有魅力。而徐逸正是這樣的年輕人。
我特別鼓勵和支持年輕人在外求學和工作,無論世界的哪個角落。宋末元初的黃道婆在海南學習了黎族織錦工藝,回到家鄉松江后,升級改造了棉紡織工藝與技術,使當地的制棉業逐漸興盛起來。所以,無論經濟發達、文化悠久、還是封閉保守、貧困落后,哪里都有人類積累的文化財富,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想要了解別人文化的精髓,只滿足于日常的工作與生活遠遠不夠,還應該盡可能走入當地人的生活。就像徐逸經常參觀展覽、看演出、參加各種不同的活動。還有些人會主動與當地人交朋友,走近他們的生活。
一個人的綻放可能只有一瞬,但他的積累往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往往需要在無數寂寞的日夜里孤獨地求索。想要與眾不同、標新立異、甚至開宗立派,多閱讀、多見識、多思考、多實踐,一個都不能少。
廣見博識方能自信前行
最近這一百多年,一系列的慘痛經歷迫使我們習慣反思、反省,習慣向發達國家學習,改變自己。得益于此,我們的國力越來越強大。見多識廣的我們,今天終于可以開始以平等的視角冷靜看待文化差異。
比如幾乎所有中國父母都羨慕美國的素質教育,但和徐逸一樣,很多了解美國的人都清楚,那是另一種階級分化的方式。比如眾所周知華人乃至亞裔大多數都不善言辭,但就像徐逸感受到的,在工作中他們表現得更加務實而高效。再比如我們認為歐美人熱情奔放,很容易拉近距離,但其實在他們心中,尊重隱私是交友的底線。所以再好的朋友也不會發生金錢關系,更不會以自己的好惡評價他人的生活和選擇。
文化只有特點不同,沒有高低之分,但是當前的經濟實力和生活水平往往成為判斷標準。此時,批判性思維顯得尤其重要。跟在別人后面人云亦云,永遠不可能走出自己的路。只有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再加上獨立的分析與思考,得出的結論才更接近于真相,據此選擇自己的道路和方向才真正適合自己。
希望視野更加開闊也更加自信的年輕人,能夠帶領我們的國家走向新的輝煌!
PS:疫情期間,徐逸在紐約一切安好。
《輕叩清華門
- 標簽:下載電子書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