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梅老班這樣做“主播”
【溫春梅專欄】
梅梅老班這樣做“主播”
原創作者| 溫春梅(深圳市寶安區榮根學校教師、班主任)
2020年一開始就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型冠狀病毒”、“停課不停學”、“空中課堂”成為這段時間的關鍵詞。孩子們作文中的“我的愿望是在家捧著電腦就能上課”成為了現實。在這個特殊的開學季,“空中課堂”成為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特別是對于60、70后教師而言,困難不小。如何做?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沒有經驗,只能邊學邊做,摸著石頭過河。
1.接受挑戰,主動適應。
為了適應“教師主播”的全新教學模式,可以說,十八般“武藝”樣樣嘗試。從2月下旬開始,一個多月過去了,卻發現自己學習和學會了很多全新的技能,對“空中課堂”有了更多的掌控感。現在想來,在教學方式艱難“換擋”過程中,摸索、煎熬、嘗試都是有意義的,回顧自己在“空中課堂”教學中的一些做法,尤其讓自己有滿滿的收獲感。
2.迎難而上,必有所獲。
“空中課堂”第一周,自己錄制曹文軒的《草房子》一課,體驗了錄課的不容易。錄課與平時的講課完全不同,錄制的課不但語言、內容要精煉,還要讓學生聽得懂。不但要讓學生聽得懂,還要讓學生愿意聽、喜歡聽。素材的選擇、難易的把握、時間的安排都要恰到好處。因此,為備好一節課,課前需廣泛搜集資料,不斷推翻備課計劃,否定備課思路。為了錄課,需要下載軟件,需要剪輯視頻。下載不了的視頻就采用最簡單最直接的屏幕錄制,正為即將大功告成而興奮時,突然屏幕跳出一條信息,前功盡棄。上傳視頻被壓縮,像素大打折扣,不得不重新壓制;直播反復試驗,請同事不厭其煩地協助調整;兒子課間之余,不斷救場……種種困難,不斷克服,一路摸索過來,總算找到了感覺。
3.質量把關,跟蹤到位。
這是一件既重要又困難的事情。學生每天交上來的作業,我盡可能看到就批閱,但是總有那么幾個孩子不按時交作業,又或批閱后不修正。發信息、打電話,各種方法齊上陣,作業總算交齊了,但質量參差不齊。針對作業中出現錯誤比較多的,就利用語音會議或錄制視頻跟學生講解。反復與家長溝通,爭取他們的積極配合,家校擰成一股繩,幫助學生在全民網課中也能進入課堂狀態,做到線上線下差別不大。
4.線上德育,不容松懈。
在目前的情況下,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習慣已然不在我的掌控之中,但作為班主任,落實德育工作,不能松懈。因此,我除了每周的班會和不定期小結反饋外,還需要借助一些新方式、新途徑來進行班級管理和開展德育工作。主要有兩點:
一是抓住學生興趣點,用生動的視頻素材和經典繪本教育引導學生。從二月中開始,每天給他們推送視頻。視頻多為孩子們喜聞樂見的動畫,也有結合電影片段的講解視頻。一直堅持推送的視頻有《青少年家庭美德養成指南》系列視頻課程,內容豐富,每集六分鐘左右。該課程不僅是孩子們的成長指南,也是家長們的家教指南。從掌握的情況看,效果還是不錯的。
二是抓住學生好動的特點,用實踐活動吸引和影響學生。三年級下午不安排文化課,每天都有主題實踐活動。為鼓勵孩子們參與的積極性,我要求每次活動都以照片的形式記錄下來,再把照片編輯成小視頻,發到群里跟全班同學分享。目前已完成的小視頻專輯有《小鬼當家》(第一季)、《變廢為寶我能行》和《云升旗》。
與校園課堂教育教學相比,“空中課堂”雖然非常特別,但二者“教書育人”的價值追求卻沒有區別。不管有多大的挑戰,我都會堅持嘗試和探索,讓我的“空中課堂”煥發同樣的精彩。
- 標簽:開機聲音大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