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有個蘭姐姐
青島有個蘭姐姐
原創作者|崔燕(青島畫報副總編輯)
本文首發“城事志”,原創作者授權發布
蘭姐姐是誰?
一面在青島教育界和
青島傳媒界
皆獵獵飛揚的旗幟
蘭姐姐名蘭君,擁有10年教師經驗和20年教育記者生涯,是青島晚報小記者團創始人、校長傳媒專欄作家、青島市婦聯家庭教育首席專家、中小學生作文指導專家。其主持的品牌欄目“青青島”“作文課”“蘭姐姐熱線”“家長學堂”“教育三人行”等多年來廣受好評。
以上溢美之詞,不過是筆者進行了文字遷移,皆出自青島各類媒體對蘭姐姐的“官宣”。在我們同事眼里,蘭姐姐美麗、嫵媚甚至風情,小巧的身板里實則藏著一個俠肝義膽、古道熱腸的“好漢”。基本屬于從6歲到96歲通殺的大眾情人,跟女特務“阿蘭”有的一拼。其幽默伶俐,善解人意,德藝雙馨,流傳間的氣韻,基本讓男女老少皆可“從了”。沒錯,蘭姐姐就是傳說中的那種“高級而有趣”的人。個人魅力有如芷蘭之芬芳,暗香盈人。
蘭姐姐師范大學科班畢業,年少出道,為公辦重點高中班主任,閱小屁孩無數。雖然,她初為人師之時,只比學生們大幾歲,卻為他們懵懂人生啟蒙大師。她的學生跨越了兩代人,第一代是她在學校任職老師期間的學生,第二代則是她創辦小記者團之時,第一代學生又把他們的孩子送到蘭姐姐麾下。學生們都稱她是“文武雙全”的蘭姐姐,文能策劃、寫稿、講座;武能率小記者團走遍世界,閱天下名校。
講真,蘭姐姐在創辦、執教青島晚報小記者團的時候,對孩子好的簡直太“拼”了。這種“好”,不是一味地迎合家長或者孩子,更不是為迎合應試教育而匹配的副產品。小記者團如同一抹清流,給孩子留出一片學校和書本之外的芳草地,給他們打開另一個世界的窗口。蘭姐姐在帶領小記者團的時候,幾乎每年青島兩會,都會有青島的市委書記或者市長,欣然單獨接受小記者的獨家采訪。這種境遇,是很多大媒體記者也無法企及的。而小記者們背后站著蘭姐姐全心操持,一切便如此水到渠成。
坊間流傳,此后她被“挖”到某私立學校期間,亦師亦母,多位山東各地富二代在其費盡心機地調教或說是各種軟硬兼施(可用青島話腦補:捋刷、摸籠、呲噠)之下,才沒費了正常人的功力與面目,且目前能出落成一個個自食其力、看形勢完全可接老子江山之后生。
20年前,蘭姐姐棄如日中升的教育界,投奔江河日下的新聞界,只為換一種人生。其在泥沙俱下的傳媒系統,開創了媒體搭臺、教育唱戲、師生、學校、家長俱歡顏的新天地;其在已幾乎沒有了魅力指數的媒體人當中,開創了為青島市小學生、中學生、大學生崇拜仰慕的“蘭姐姐”時代,為媒體界中的常青樹。
10年前,蘭姐姐在為孩子指點迷津之余,常有風趣、機靈、犀利的生活小品見諸報端,基本屬于青島讀者在晚間餐桌上的談資調味品、睡前醞釀好夢的精神慰安劑和晨起衛生間的通暢潤滑之和諧伴侶。數年間,蘭姐姐發表的文字較少以真實姓名示人,諸多鐘情其文字讀者多年苦苦尋覓其未果。多年前,此信息被青島出版社消息靈通人士捕獲,為了卻且滿足讀者之對蘭姐姐芳心暗許之心愿,特將這些文字集結成《食色相見》一書。
猶記得,蘭姐姐的《食色相間》在書城搞簽售儀式,那叫一個火啊。她的閨蜜、她的讀者、她的鄰居、她的革命伴侶、她的大頭兒子、她的多年不見的各階段同學,當然頂頂重要的是她各個時期的學生,紛紛現身簽售現場。他們見到蘭姐姐,大有天地會兄弟見到總舵主陳近南之勢,景仰之情如一江春水滔滔不絕。見多識廣的書城工作人員說,當紅的作家簽售也不過如此呢。蘭姐姐簽售簽到手軟,一雙狐貍眼兒燦爛到開了花……
近些時日,
蘭姐姐又傳喜訊
- 標簽:谷歌在線翻譯器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