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把老師比作蠟燭了!現(xiàn)在的老師其實“病”得不輕……
【蘭君專欄】
別再把老師比作蠟燭了!現(xiàn)在的老師其實“病”得不輕……
原創(chuàng)作者|蘭君(資深教育主編,青少年成長專家,中高考作文指導專家,暢銷書作家,校長傳媒專欄作家,中科院家長學院特邀專家)
教師節(jié)到了,"老師"自然又成了全社會關注的熱詞。蘭姐姐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當老師的門檻越來越高,當好老師的難度也越來越大!而且中小學教師的身心狀況令人擔憂,甚至連不少年輕教師也患有失眠、抑郁癥等疾病。
01
當老師的門檻越來越高
當好老師的難度越來越大
開學了,神獸歸籠。經(jīng)過了漫漫長假,不少家長更能體會老師的辛苦與不易。
現(xiàn)在中小學老師的現(xiàn)狀是:上班像上發(fā)條,下班還得加“斜杠”。
不少老師吐槽,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重,老師也是滿負荷啊,被升學率逼著,每天都繃得緊緊的。
一般主課老師加自習每周平均需要上18至19節(jié)課,教學任務非常繁重,如果還擔任班主任,除了學生的日常管理,還要應付各種評比、檢查,每天都像上滿了弦的發(fā)條,累個半死。
蘭姐姐了解到,除了平時的教學,課件制作、教學研究、教改培訓、各種論文,尤其是各種評比、檢查,也讓老師們不勝其忙。
"現(xiàn)在當個老師越來越難了,學生難管,社會和家長的責難也多。"一些老師無奈地表示,目前社會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傾向仍很嚴重,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很高,對教育、教師責難也很多。老師既要背負著沉重的"升學率"壓力,又要面臨著"素質教育"的輿論壓力。真是難。
另外,現(xiàn)在的老師并非單純做老師那么容易,還需要不斷創(chuàng)新跨界、多才多藝,有更多的“斜杠”!光在校內當好一個老師根本不行,還要努力成為心理專家、家庭教育專家、社會實踐專家,最好琴棋書畫都要懂!因為學生和家長的訴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廣泛,一不學習就可能落伍,被學生看作”老土“,真是壓力比山大!
02
班主任工作一天實錄
老師是個良心活,更是個體力活
以下是一位班主任的一天。早上7點之前已經(jīng)到校,主要工作是上早自習、收作業(yè)、督促打掃衛(wèi)生;早自習之后學生開始上課,老師開始處理早自習時發(fā)生的突發(fā)事件、改作業(yè)、備課、上課;課間,則要監(jiān)督學生別打鬧、別破壞衛(wèi)生、別抽煙;午飯后看著學生午睡;下午又是上課;課后再找學生談心、補課……
直到學生走出校門,剩下的時間才基本屬于班主任自己,他們要用這段時間備課、制作課件、處理個別問題等,這樣一天下來,班主任們已經(jīng)累得筋疲力盡了。
晚上回到家也不消停,家長群問詢和需要反復解答的問題也是此起彼伏、沒完沒了……
談起學生管理,職業(yè)學校的一位老師無奈地說:"過去是學生怕老師,現(xiàn)在又矯枉過正,變成了老師怕學生了,一些學生很不把老師放在眼里,F(xiàn)在的孩子個性越來越張揚了,沒什么怕頭。老師和孩子一旦產生矛盾和沖突,校長和家長都目標一致地指責老師,強調老師的服務意識,弄得我們對問題學生都不敢管!”
對各種奇葩家長,老師們能開出個吐槽大會。一名私立學校的老師表示,私立學校的孩子和家長最難"侍候"。老師們工作壓力和精神壓力都很大,健康狀況也不好,不少老師都面帶菜色!
當然了,大多數(shù)學生家長對老師還是比較尊重的,但是現(xiàn)在的父母都很忙,尤其是讓孩子上寄宿學校的父母,工作更忙。他們把孩子送到學校,不僅是想讓孩子學習好,也是為了給孩子找一個"保姆"。因為付出了高費用,父母對學校和老師的要求也苛刻得多。
03
現(xiàn)在的老師其實“病”得不輕
“理解”才是送給老師的良藥
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據(jù)一項調查顯示,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問題明顯高于其他成年人群;而頭痛是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患病率最高的身心疾病,高達51%。調查結果同時表明,中小學教師的強迫癥狀、焦慮程度、人際敏感、憂郁化以及偏執(zhí)傾向都比一般人群要高,普遍存在著教學負擔過重、情緒失調的現(xiàn)象。
問題老師比問題學生更堪憂。人的心理健康主要取決于身體健康、內心平衡與環(huán)境和諧三個方面,教學任務重,工作超負荷,升學壓力大,都是造成教師精神壓力大的主要原因。
現(xiàn)在不少學校仍然以"升學率"、"重點錄取率"為主要指揮棒,教師在"分數(shù)"的高壓之下,很容易出現(xiàn)強迫癥以及焦慮癥,一旦在人際溝通、心理疏導、自我調節(jié)等方面遇到障礙,就會導致身心俱疲。
在教師節(jié),與其一味地為老師唱贊歌,刷屏老師“辛苦了”,倒不如躬身傾聽一下他們內心的聲音。
無論我們把教師這個職業(yè)“抬”得多么高,從事在其中的人也都是平凡的,我們更多的需要以平常心去看待老師。
其實,師生矛盾、家校之間的問題大多來源于溝通的不順暢。
老師管理一個班級,除了要做好孩子們的教育教學,還要面對幾十個家長,形形色色,學歷、職業(yè)、人品、對孩子學習的重視程度都不一樣,怎樣與他們有效地溝通交流,形成家校教育合力,是值得悉心研究的命題。
很多時候,老師與家長之間的誤會,往往是大家從各自的立場出發(fā)而造成的,彼此都有客體思維,有效溝通,很多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
教師節(jié)到了,理解是送給老師最好的節(jié)日禮物。老師們的心聲是:如今,當學生、當家長、當老師都不易!老師們在乎的并不是什么禮遇和贊譽,而是家長的真誠理解。如果孩子畢業(yè)了,師生情還能延續(xù),這對老師來說,就是最好的禮物!
04
從今天起,健康、快樂
做一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自己
人們總愛把老師比為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蘭姐姐想問的是,為什么老師不能做太陽,既照亮別人又照亮自己?
當老師的,一方面要負責任地做好教育教學工作,一方面要善于保護自我,做到“可持續(xù)發(fā)展”,否則,干不了十幾二十年便趴下,對自己、對家庭、對社會都是極不負責的做法。
我們每個人,生活在世上,都需要找到釋放情緒的出口,找到真實的“自我”,明白自己的內心和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所以一個老師的情緒管理非常重要,心里要降低煩躁指數(shù),不斷自洽,并有自我治愈能力。同時,養(yǎng)成先處理情緒再處理事情的思維習慣和溝通方式。
蘭姐姐提出了一個“三管齊下”的概念,那就是管理好自己的時間,管理好自己的身體,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我們不能做“不幸”的老師,首先得做正常的、健康的、快樂的人。
作為一名老師,只有先溫暖自己,才能有余熱溫暖學生;只有先學會善待自己,才能有能力善待學生;只有能感受到幸福的教師,才能培養(yǎng)出幸福的學生!
家校親密合作,家長挺老師,老師挺孩子,如此,才能實現(xiàn)教育的皆大歡喜。
(本文為蘭君原創(chuàng)投稿,首發(fā)蘭姐姐微信公眾號“家長學苑-ID:qdlanjiejie”,版權歸原創(chuàng)作者蘭君所有)
作者簡介:
蘭君,蘭姐姐。資深教育主編、青島晚報小記者團創(chuàng)始人、中科院家長學院特邀專家、中小學生作文指導專家,校長傳媒專欄作家。其主持的品牌欄目"作文課"、"蘭姐姐熱線"、 "家長學堂"、"教育三人行"等多年來廣受好評。著有《父母好好學習 孩子天天向上》《優(yōu)秀母親教子錦囊》。
- 標簽:外掛網(wǎng)站大全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