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特級教師的退休反思:假如再讓我做老師, 我一定不這樣做!
▲于永正,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教育部“跨世紀名師工程”向全國推出的首位名師。
教師教書育人的過程,
也是不斷反思、總結和提升的過程。
教育是什么?
如何對待師生關系?
老師應該如何評價和影響學生?
這些問題值得每一位老師不斷思考。
本文是全國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對他執教生涯中的一些經歷和問題的反思,對廣大教師很有啟示作用,推薦大家收藏閱讀。
【于永正專欄】
假如再讓我做老師, 我一定不這樣做!
原創作者|于永正(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教育部“跨世紀名師工程”向全國推出的首位名師。1962年以來一直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1985年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1995年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2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如果時光倒退十幾年,讓我再教一屆小學生,該有多好!
我時常記起江蘇省模范教師王樹堂先生生前對我說的一句話:“年輕的時候不會教,等會教了,又老了。” 他說出了所有退休老師的心里話,一種帶有無奈、傷感、留戀、遺憾的肺腑之言。
難道老師也像莊稼一樣,老了才成熟?難道就像紅薯一樣,從地里挖出來,非得在地窖里放一段時間才甜,才軟,才意味著徹底的成熟?
是的,退休之后的大反思,使我基本上明白了教育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教語文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因為基本上明白了,所以我退休后才經常想,如果時光倒退十幾年,讓我再教一屆小學生,該有多好!
01
如果再教一年級,
絕不會讓小朋友上課尿褲子了
那是1985年12月底的事。一天上午,我正在為一年級(1)班上說話、寫話課。學生正在用心地寫我擺在講桌上的蔬菜、水果,朱飛飛突然站起來說:“林毅尿褲子了!”
林毅是個文靜秀氣的小女孩,平時很少言語。我對她說:“我不是說過嗎?上課有事,可以舉手報告。”她低著頭,一聲不吭。天這么冷,棉褲尿濕了,怎么能行呢!我趕緊請班主任鄧桂霞老師給家長打電話,送條褲子來。
下課了,我見鄧老師正在爐子上(那時冬天辦公室里生爐子取暖)為林毅烤棉褲呢。當時我心里還不以為然。
這時,辦公室里一位年長的老師對我講起她曾經在報紙上看到的一篇報道。文中說, 一位教一年級的女老師上課時,發現一位學生神色不對,便走到該生跟前,嘴巴湊到他耳朵上悄悄地問:“想解手嗎?”該生使勁點頭。女老師一拍他的肩,他便飛也似地跑出去了。
可是,好久不見這位小朋友回來,于是這位老師從包里掏出衛生紙,對另一位小朋友說:“你去廁所給他送衛生紙去。”
果不其然,這位小朋友正為沒帶衛生紙發愁呢! 我為這位老師的善于體察而吃驚,為她的善于推理而敬佩! 聽罷,我羞愧之極。我覺得我不配做特級教師。
如果時光老人再給我十幾年的時間,讓我重教一年級,上課時我會關注每一位學生,不再只是關注教案、教學。
豈止是教一年級,教任何年級都要認真讀每個學生的表情、動作,從中讀出他們的內心,并做出正確的判斷,采取相應的措施。
低年級上課中間的短暫休息,我不會只是唱唱歌,活動一下身子,一定會先問小朋友一句:有需要“那個”的嗎?尤其是在冬天。
我也不會只是那么“正統”地活動、唱歌,我會讓學生大吼幾聲
- 標簽:看穿杯碗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