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磊:期中考試后,我希望家長這樣與孩子談成績
【沈磊專欄】
期中考試后,我希望家長這樣與孩子談成績
原創作者|沈磊(江蘇南京市致遠初級中學)
本文首發“ 沈磊的班主任手記 ”,原創作者沈磊老師授權校長傳媒發布
昨晚期中考試成績出來了,我第一時間收到了4位家長的咨詢短信,問的問題很相似:“老師,我看到孩子成績了。該怎么辦呀?”這4位是主動表達的,我能感受到他們的緊張,甚至焦慮。那其他家長呢?他們又會對孩子的成績做出怎樣的反應呢?我猜想很多家庭里已經開始了“批評大會”。
我趕緊在家長群留言:
“各位家長,晚上好。期中成績已出,有困擾的孩子和家長,今晚只做一件事:不批評(因為批評會降低反思的動機),讓孩子客觀的面對成績,做一個詳細的小題分析。錯的是什么題、什么類型、什么考點,錯誤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后期準備做什么來改變這個情況。然后明天帶上寫的內容來找我。”
發完后,我又覺得這條短信不足以和家長們共情,他們不會聽我的。于是,我趕緊連追兩條進行解釋:
1.“批評的結果是:本來孩子很難過,覺得自己沒考好,然后被家長一批評,不僅自己來了火,還會轉嫁責任(我都已經被你們批評了,還想要我干嘛?!)所以批評導致的結果是,沒有人關注錯誤原因和后續做法。”
2.“有困擾的孩子和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一個詳細的分析,明天找我。明天是最佳時機,明天不找我,后天行走南京活動,之后就錯過了切中要害的時機。”
我能理解家長們為什么這么惱火。
自己陪讀了這么長時間,孩子卻沒考好;平時砸了那么多錢輔導,卻沒考高;孩子頂了那么多次嘴、怎么說都不聽之后果然栽了跟頭;栽了跟頭還不見悔改,心不在焉、滿不在乎的樣子讓人看了就生氣;明天到單位,同事一問“你孩子考的怎么樣啊?”……這個時候不發火,更待何時?
我也能理解孩子們為什么那么抵抗。
發成績就像發工資,不管是否投入,好歹辛苦了兩個月,結果發到手的錢總比別人少,這個時候已經很窩火了。旁邊還有家長不斷地刺激“你看XXX,考那么高!”、“怎么樣,我說你考不好吧!”、“我就知道你考不好!”……這個時候不頂嘴,都覺得自己窩囊。
當“想發火”遇上“想抵抗”,家庭戰爭一觸即發。
考后,家長第一時間與孩子交流成績,是有必要的。因為考試的目的是診斷,我們都希望通過階段性測試來強化有效做法、發現隱藏問題、做出適當調整。
但是往往我們在家庭中以一場爭吵不歡而散。既沒達到目的,又破壞了親子關系。
考后,我們該怎樣與孩子一起面對成績呢?我建議,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第一步:
表達自己的情緒
情緒是可以客觀表達的。
1.正向反饋,表達出孩子的情緒。考得好的,給一個擁抱、豎起大拇指,說一句真誠的鼓勵“考得不錯”,都會讓孩子感受到肯定與支持;考得不好的,一個微笑、拍拍肩膀、說一句無條件接納的話語“你一定很難過吧?”都能拉近和孩子的距離。
2.客觀陳述,表達出自己(家長)的情緒。“媽媽/爸爸看到你的成績后,有點難過。”我不太建議用“失望”這個詞,它的否定性極強,“難過”比較 中立。家長在表達情緒后,一定要反拋給孩子:“你一定也很不開心吧?”
這樣的情緒表達,會讓家長和孩子站在同一邊,孩子感覺到被理解,感受到父母愿意和自己一起面對問題。
第二步:
通過提問,引導孩子分析與反思
促進反思的最好辦法是不斷地提問。
少問封閉性問題:如“是不是?”、“對不對?”、“你錯了嗎?”……這種問句一問就吵。不要設法通過這樣的提問來讓孩子承認自己不夠努力或沒有發揮好。這種問法暗示著家長心中早已有了否定性答案,孩子又怎么會跟你對話呢?
多問開放性問題:如“你有什么感受?”、“對于這次的成績,你怎么看?”……開放性問題有助于在對話中引導孩子關注問題、分析問題。
分析試卷時,可以這么問:
“這門功課有沒有發揮得好的地方?是什么題型?平時有什么好的方法嗎?”、
“這門功課的提分點(失分點)在哪里?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你后期準備做什么樣的調整?”
第三步:
讓孩子講出需求,
要做什么,希望得到什么幫助
契約精神,彼此信任,約定完成。
讓孩子把第二步提問中所提到的問題分析和改進策略寫下來,清清楚楚地寫出準備怎么改進。一般我建議寫2-3條,太多了就做不到了,那做不到的就不要寫。
比如今天我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有孩子與我約定每周限時閱讀訓練3次(每次15分鐘);每天積累詞匯20個;每天中午在校練字1頁(因為書寫是他的老問題);周末一篇作文,先自改,再找我批改……
既然是自己設定的,就要簽字,做不到怎么辦?一并寫下來。
在完成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困難。那么,你希望得到什么樣的幫助?來自老師的、來自家長的,寫下來。我們會配合孩子完成。
第四步:
表達信任和期待
信任和期待是最神奇的“藥”。
我們都見識到了批評和罵的無效(當然,短期效果也是有的,但長期是無效的),我們必須找到其他的有效藥。
家長對孩子無條件的愛絕對不體現在物質的滿足上,而應該是在精神的信任與支持上。第三步里寫下的行動和需要的幫助,去做吧,我們相信你。對下一階段提出一些具體的要求,我們期待你會有更大的改變。
也許大家會覺得這四步下來見效太慢,但這就像是小火燉著的雞湯,只有慢熬才能深入。
試一試吧,除非你還有更好的辦法。
- 標簽:小歐娛樂2535802807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