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益民菜市”的菜 為何能便宜20%?如何做到平價?
錦城觀察
12月10日一早,在成都新橋社區益民菜市的平價菜攤上,4.5元錢一斤的精品豌豆尖,半天就賣出去了80多斤。除了豌豆尖,這里同時還有上百種平價菜在售。
自從今年6月益民菜市推出平價菜以來,根據市場收銀秤打出的票據,在這個50多平方米的攤位上,最高峰時一天有1400多人光顧,每天可賣出上千斤菜。
這里的蔬菜如何做到平價?這是怎樣一種蔬菜銷售模式?
□本報記者陳碧紅
一端連接農戶,以規模化、訂單式收購蔬菜,降低流通成本
一端連接消費者,以低于周邊市場20%以上的菜價銷售
調查
菜市場里的平價菜怎么樣?便宜又新鮮,“叫好又叫座”
老南瓜0.8元一斤,蓮花白0.98元一斤,生菜2.2元一斤……早上6點,益民菜市新橋店剛開門,平價菜攤負責人熊忠就將一筐筐剛從田地里收運來的新鮮菜擺上了菜攤。
早上8點,第一波買菜小高峰到來。“這個青油菜安逸,干酥酥的沒打過水”“今天特價菜又換成蓮花白了嗦,那多給我裝幾斤”……很快,三臺收銀秤前就排起了隊。10點半,兩筐青油菜賣光,豌豆尖、蓮花白也所剩無幾。
平價菜,只占這個菜市很小一部分。在1100多平方米的菜市場里,同時還有5家賣菜的個體戶,但每天生意最好的,只有熊忠。
2011年,益民菜市在新橋社區開業。作為市屬國有企業——成都益民集團(前成都商物投集團)在全市開設的近60家益民菜市。今年6月,新橋店和其他門店一樣,開設了平價菜專區,按低于周邊市場20%-30%的價格賣菜。
價格實惠,但品質不打折。熊忠說,“天天買菜的人,眼睛都是雪亮的,不好的、不新鮮的、價格貴的,不會有那么多人來買”。他的賬本記錄顯示,平均一天可賣出上千斤。
如何才能推出平價菜?國企牽手菜販共建“合伙人”
12月10日,在成都益民生鮮菜市場經營管理連鎖有限公司(下稱“益民公司”)董事長周勇辦公室,一份益民菜市門店清單顯示,目前成都共有益民菜市門店近60家,年交易額約7億元。
“既然有銷售規模的基礎,為何不省去層層轉包的流通環節成本,推出價更低的平價菜?”周勇說,長期以來,城市農貿市場基本都是散戶經營,蔬菜從田間地頭經經銷商采購后進入各級批發市場,最終才進入散戶經營者手中,多一道流通環節就意味著多一定的運輸成本、損耗和加價。
平價菜的運行模式,用一句話講,就是益民公司到田間地頭采購,再通過第三方物流,將蔬菜直接送到益民菜市各門店銷售。值得一提的是,在終端銷售環節,益民菜市主動吸收了會賣菜、有經驗的菜販,將其變成“合伙人”專職賣菜。
熊忠就曾是菜市一個傳統個體經營戶,“之前就是到農貿批發市場進貨來賣,一天下來賣個幾百上千塊錢!毙苤姨寡,除去損耗和成本,每月也就只能將就維持。每天的菜價,也只能跟著批發市場行情走。
隨著平價菜在益民菜市各門店陸續上架,熊忠與益民公司一拍即合:每天下午5點,熊忠把當日的蔬菜銷售情況梳理后,通過益民菜市APP下單訂購次日蔬菜,益民公司將各門店訂單信息匯總后,到果蔬基地集中采購,次日凌晨把蔬菜批量送到各門店。這其中,蔬菜收購的成本和運輸成本,都由“合伙人”承擔。
“沒有中間環節,賣價自然便宜,銷售量也上去得快。”熊忠說,如今僅他一家門店,每天平價菜銷量達到上千斤,每月毛利可達1.5萬元,除去各種成本,以及按協議支付給益民公司1%的提成,收入比過去翻了好幾倍。
思考
平價菜如何才能走得遠?改變農副產品生產、流通、銷售模式
菜市場作為政府“菜籃子”民生工程的有效載體,多年實踐證明,單純依靠政府行政手段或完全市場競爭,都不可能實現菜市的健康發展。成都市發展改革委的調研結果也印證了這點:菜價虛高、菜市主體規模小水平低,主要是由農產品生產-流通-銷售產業鏈內在矛盾造成的,F在成都農業產業前端已經向大生產、大物流變革,但在銷售末端絕大多數還幾乎停留在小商小販的經營狀態,造成了產業鏈條呈“倒錐體”結構,產業發展存在根本的結構性障礙。
從另一個角度看,成都數以萬計的小攤販與個體戶之間由于獨立經營、獨立核算,除了單純的競爭關系外,各自的銷售數量及流通信息難以收集、統計和掌握,無法對前端農業生產進行精確的計劃指導,導致生產端什么好賣就盲目跟風種什么,最終形成種植的“大小年”。
面對流通環節弊端,周勇提出了大膽構想:通過益民菜市在流通終端規;N售,對接中端前端規模化物流、生產,助推農業產業現代化轉型;以末端訂單需求,來對接中端前端計劃性物流、生產,助推農業產業工業化轉型;以末端銷售大數據收集整理運營,對接中端前端物流、生產信息化,助推農業產業信息化轉型。
作為一家市屬國有企業子公司,益民公司是成都市委市政府創新打造的本土化“菜籃子”民生工程,承擔著“保價穩供”的重要職責。平價菜讓益民公司只獲得1%的提成,似乎看上去做了一樁“虧本買賣”,但周勇認為,這是一樁“賺錢的生意”。
“希望通過借鑒工業產品生產、物流、銷售的模式化變革,搭建規模化的終端銷售平臺,形成農產品終端銷售的‘國美’‘蘇寧’,最終改變農副產品生產、流通、銷售模式,推動都市農業健康發展!敝苡峦嘎,目前,益民菜市在政府硬件支持下,已走過了依靠財政資金扶持的過程,2018年公司實現利潤1200萬元,2019年預計達到2000萬元。
按計劃,未來3年,益民菜市點位將達到200-300家,占全市農貿市場總數的45%,供應量占比50%以上,將“益民”打造成為知名“菜籃子”品牌,公司預計實現年利潤額5000萬元左右。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