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務女兵,你們努力追夢的樣子真美!
軍營中,有一群女兵被戰(zhàn)友們親切地稱呼為“百靈鳥”,她們還有個獨特的編號是“軍字號10086”,她們就是三尺機臺上的話務女兵。
作為“指揮中樞”傳達指令的重要力量,她們憑借著過硬的基本功,連通了后方與瞬息萬變的戰(zhàn)場。
“機房就是戰(zhàn)場,機臺就是前線,暢通就是生命。”話務女兵為了達到“腦功活、耳功明、口功清、手功快”,使出了渾身解數。下面,讓小編帶你走進她們的訓練生活,揭秘“四功絕活”是如何煉成的吧!
01
聯(lián)想記憶,腦功活
“剛剛開始接觸話務這個專業(yè),背記號碼簡直是難以翻越的大山。”雖然已經有八年的工作經驗,但班長周咪腦中那段“慘不忍睹”的記憶仍舊揮之不去,“早幾年老班長們都是要求死記硬背、全靠抄寫。”在因循守舊的訓練中,上千組電話號碼一天要背個上百遍、上千遍,加班熬夜已是家常便飯。
“這樣‘呆’訓可不行,要讓腦袋‘活’起來!”為了提升訓練質效,她們虛心請教、大膽創(chuàng)新。“把枯燥、繁雜的號碼編排成順口溜、改成歌詞、編成故事,不僅訓練有趣味,效率也提高不少。”用她們的話說,“平常多唱唱歌、念念順口溜、講講故事,就能完成一日的訓練量啦。”
02
方言辨聽,耳功明
合格的話務員還必須擁有“順風耳”。為什么這樣說呢——“我們的保障對象來自五湖四海,機臺上要辨別各種方言及每個人不同的音色。”河南話、東北話、四川話、山東話、廣東話……話務員們日常要進行十幾種方言辨聽訓練。
在沒有“聽透”各地方言之前,分隊長胡倩楠成了“交流困難戶”。為了克服這一問題,她們收集了全國各地的趣味方言集錦,每周業(yè)務會準時上演“方言大放送”,通過模擬仿聲、特點辨析等方式,讓班員熟悉掌握各地方言的語音、語調、語感和音韻。在日常生活中,她們還努力營造語言環(huán)境,戰(zhàn)友之間還偶爾用方言互相交流,把訓練融入生活。
03
微笑服務,口功清
口功既要求話務員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又要求她們用禮貌、溫和的聲音為官兵服務。“每次拿起電話時,先保持微笑再說話。”其實很多官兵并不知道,在甜美的聲音背后,還隱藏著一張美麗的笑臉。
為了鍛煉“口功”,她們經常練習微笑,有時候一個表情要保持一整天,如果堅持不下來,那就咬住筷子、鉛筆,經常是一天下來臉都僵硬了。她們還有一套標準的勤務表達用語,用來準確回答對方的各類問題,為了提高應對突發(fā)情況的反應速度,她們專門制作了“特情卡片”,每天反復背記練習。
04
鍵指如飛,手功快
在常人看來,“同聲記錄,一字不落”是不可思議的神話,但對于話務女兵來說,這只是基本功之一。
“比一比誰在最短時間內敲出號碼最多。”話務訓練室里,“硝煙味”彌漫整個房間——話務女兵們正在舉行一場小比武。每個號碼限時2秒鐘,話務員必須在規(guī)定時間內打出最多的正確號碼。隨著一聲令下,激烈的鍵盤敲擊聲瞬間爆發(fā)開來。
“手上的速度還得再快點!”話務女兵們長期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身,將手腕綁上沙袋練習指法,一練就是成百上千次。課余時間她們在桌子、椅子、墻壁上練,訓練時間她們在模擬鍵盤上練,練得纖纖十指磨出了血泡、磨出了老繭。
每一個準確的記錄,每一句清晰的問候,每一次成功的接轉都離不開她們的勤學苦練……為了能在戰(zhàn)場上節(jié)約寶貴的幾秒鐘,話務女兵們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訓練,在小小的三尺機臺上,揮灑著她們的青春和汗水。
給美麗勤奮的話務女兵們
點贊
南 海
圖文:洪莉 楊鈞麟 黃簧 黃思嘉 梁文瑞
編輯:丹青
勇立南海潮頭 守望四海風云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