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首店經濟2019年度成績單:引進首店473家
2019歲末,成都吹響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沖鋒號。全力打造全球向往的品尚創新中心、品質服務中心、品位生活中心,加快建成體現天府文化特色和國際時尚魅力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這是成都對于自身的清晰畫像。
首店,作為最能體現一個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國際時尚魅力的代表,在2019年成為城市爭相發力的突破口。成都,這座自古以來就極具商業基因的千年商都,自然當仁不讓。昨日,成都零售商協會與中商數據聯合發布《成都市2019首入品牌研究》,數據顯示,剛剛過去的2019年,落戶成都的首店數量達473家,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同時,落戶的全球首店數量僅次于上海、北京,繼續領跑新一線城市。
分析一組數據
473家 數量超過2018年的兩倍
473家,這是成都首店經濟交出的2019年度成績單。與2018年全年共引進200家首店相比,2019年成都首店增速約136.5%。從首店類型來看,全球首店6家,亞洲首店1家,全國首店50家,西部首店26家,西南首店97家,成都首店293家。
進駐的首店主要以餐飲與零售業態為主,中國大陸品牌居多,港臺品牌其次;全新品牌占67.90%。報告稱,2019年成都首進品牌增速迅速,品牌數量與業態豐富度都有質的提升,發展態勢僅次于上海、北京,奠定成都首店經濟的商業基礎。
研究報告指出,與全國主要城市橫向對比顯示,成都首店進駐各業態類型較均衡,零售、餐飲及生活配套均有一定進駐比例,整體均衡發展。2019年上半年餐飲與零售首店開店比例高,下半年生活與配套首店開店迎來高峰。
在餐飲方面,作為國際美食之都,成都吸引的各類首店中,餐飲是主要品類。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川菜、日韓料理、火鍋、西餐、咖啡等是成都首店的主要品類。
在零售方面,潮牌、箱包鞋類及設計師服裝成為零售首店主要進駐品類。與2019年上半年相比,下半年引進的首店中,生活配套與休閑娛樂增加較多,新興生活方式與休閑娛樂進駐明顯,新零售體驗店、數碼及互聯網線下店加速向成都布局,試水西部區域。
在生活及娛樂方面,生活變得更為多元,豐富的生活服務與休閑娛樂首店,為網紅成都帶來更多商業新鮮元素。
透視一個商圈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潛力巨大
研究報告指出,首店品牌的入駐主要是以春熙路、天府新城及紅牌樓商圈的商業項目,集中式購物中心與百貨商場為主。其中,成都遠洋太古里首進品牌占據第一,成都IFS位列第二。從這份研究報告中可以明顯地看到,城市商圈的空間集聚效應對首店吸引力不容小覷。
2019年,春熙路時尚活力商圈繼續發揮優勢,成為吸引首店落戶成都的重要生力軍。以成都遠洋太古里為例,2019年引進首店37家,成為成都首店最為青睞的開業標選之地。首進業態以零售與餐飲業態為主,同時引入生活與休閑娛樂,打造成都時尚休閑潮流之地。分析認為,成都遠洋太古里年輕、時尚以及文創等定位結構明了,品牌組合上的“快”與“慢”“新”與“陳”多元融合,使得業態重點更趨于零售和餐飲。不遠處的成都IFS,則以“爬墻熊貓”成為成都地標商業之一,以提供國際化的購物體驗為目標,打造品質與差異化策略,以多元化的業態與品牌,服務不同消費者。目前,Givenchy Kids全球首店、中國李寧成都首店、奈雪的茶西南首店等悉數進駐成都IFS。
同樣讓人關注的,還有定位為地標性都市級高端商圈的交子公園商圈。2019年,位于交子公園商圈的悠方購物中心吸引首店僅次于成都遠洋太古里、成都IFS,位列第三。此外,成都環球中心、成都銀泰中心in99、仁和新城等也吸引不少首店進駐。
進行一種思考
從200到473 成都收獲了什么
2018年,成都吸引200家首店落戶,這座自古就極具消費基因的城市向外界傳遞出國際化潮流消費的發展方向。2019年,成都吸引473家首店進駐,其中包含6家全球首店,1家亞洲首店。從200家到473家,數量飛躍的背后,成都收獲了什么?
2019年,繼上海、北京之后,自古商業多繁華的成都率先起勢,提出首發產品和首店開設的促發展目標:《關于加快發展城市首店和特色小店的實施意見》指出,到2021年,每年新落戶全球性、全國性和區域性的品牌店、旗艦店、體驗店等各類品牌首店超過200個、發展特色小店超過300個,其中引進國際首店及世界品牌100個。回過頭來看,成都毫無疑問“超額”完成了目標,在首店的國際時尚潮流中給出了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底氣與實力。
長期對上海、成都等城市零售商業進行研究,聯商網副主編、中商數據分析師郭歆曄認為,雖然與上海相比,成都在首店經濟方面還有較大提升空間,但成都2019年的表現依然可圈可點,業態發展均衡,新商圈未來可期。
本報記者 李艷玲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