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用一根長針恢復其容貌
熊老伯給醫生送錦旗表示感謝
坐在窗邊一邊曬太陽,一邊玩電腦,1個小時后起身發現口角歪斜臉癱了。醫生用一根比繡花針還細的射頻針幫助老人將變形的容貌恢復了正常。“多虧了你們,我終于可以出門見人了。”12日,已經出院的熊老伯專程趕回醫院,給主治醫生送來“醫術精湛,手到病除”的錦旗再次表示感謝。
家住武漢大學附近的熊老伯今年64歲,10天前天氣放晴,他打開陽臺的窗戶玩電腦。1個小時后起身喝水,發現喝的水順著嘴角直往外漏。一照鏡子:右半邊臉完全不聽使喚,眉毛抬不起來,眼睛也閉不上,口角歪斜只流涎水。
家人將他送到附近的醫院,治療了幾天,一點好轉的跡象也沒有。眼看著就要過春節了,熊老伯急得團團轉,擔心出不了門,又不能吃東西。經熟人介紹,他找到武漢市武昌醫院疼痛科。接診的李云醫生檢查發現,熊老伯有肺大泡,不適合高壓氧配合治療,但可以通過神經調控療法治療。治療當天,疼痛科主任張金強和李云一起,用一根比繡花針還細的射頻針直接穿刺到熊老伯的耳朵后下方,在42℃的溫度下對水腫的面神經進行調理。兩次面部神經調控治療后,熊老伯驚喜地發現自己歪斜的嘴角正在慢慢回縮。
張金強介紹,在冬季和冬春之交,忽冷忽熱的時節最容易引發面癱。面部長時間受到冷環境的刺激,面神經容易因缺血而痙攣,受面神經支配的面部表情肌就會因營養不足而出現功能障礙。脈沖射頻神經調理治療面癱安全有效,且療效持久。
李云提醒,目前早晚溫差大、室內外溫差大,外出時要特別注意保暖,不要長時間讓冷風吹在臉上,特別在騎摩托車、自行車時一定要戴口罩防護面部,開車或坐車時不要搖下車窗,讓風直接吹面部。得了面癱,不管輕重,一定要第一時間到正規醫院就診。時間拖得越久,病情會越嚴重,如果超過一周,過了黃金治療期,就會比較麻煩,嚴重的甚至會毀容。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