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圩預計汽車市場兩年內觸底企穩 新能源長期向好
“今年(2020年)汽車的產銷量有可能是略微負增長或是零增長”,苗圩預計,今年或者最遲明年,將是汽車產銷量觸底企穩的時期,估計產銷量維持在2500萬輛左右。汽車產業進入了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
新能源汽車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苗圩指出,新能源銷量已經恢復到退坡以前的平均水平,表明退補的政策負面影響正在逐漸恢復當中。苗圩透露,今年7月1號新能源補貼不會再進一步的退坡,新的雙積分政策擬于近期發布。
“從2018年起,我國汽車市場進入了市場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期,目前逐步觸底企穩,未來仍然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表示,盡管新能源汽車從去年7月開始下滑,但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
近日,以“把握形勢 聚焦轉型 引領創新”為主題的2020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正式舉辦。會上,來自政府部門、行業機構和企業代表共聚一堂,就汽車行業、政策的轉型與創新展開研討。
汽車市場最遲明年觸底 產銷約2500萬輛
苗圩開門見山地表示,自2018年起,我國汽車產業在經歷了28年持續增長以后,產銷量首次出現負增長,進入市場和產業結構的調整期。但是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隨著企業有序調整的應對和相關促進消費政策的逐步落實,汽車產銷同比降幅在逐漸收窄。11月份起,產量同比呈現正增長, 市場信心有所恢復。數據顯示,2019年11月,國內汽車生產259.3萬輛,同比增長3.8%。
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董揚看來,國內汽車市場進入調整期不是汽車行業的問題,而是社會經濟在轉型。“轉型之年看轉型,調整之年看調整。中國汽車產業此前的散亂差已經發生重大改變,很多沒有完整能力的企業已經開始退出。”
董揚認為,共享汽車不會影響市場保有量,私家車數量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中國汽車市場仍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同時,歐洲、日本、韓國包括美國都在加強與中國的合作,今后的一段時間內,汽車主要發展還是在中國。
對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林念修深表贊同,他表示,隨著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城鎮化快速推進,消費升級勢能釋放,汽車普及程度將會繼續提高。汽車消費必將迎來新的增長,未來中國汽車產業發展依然前景光明、空間廣闊,對此要重塑信心。
“今年汽車的產銷量有可能是略微負增長或是零增長”,苗圩預計,今年或者最遲明年,將是汽車產銷量觸底企穩的時期,我們估計產銷量維持在2500萬輛左右,進行觸底。汽車產業也進入了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
“在此過程中,各汽車企業不能被動的等待,應該主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甚至處理得好可以變危為機。”苗圩建議,第一,提升創新能力,企業通過增加研發投入不斷的升級,提高產品的附加值,以及科技產品的技術含量;第二,加強品牌培育,通過提高產品質量、服務水平來提高品牌價值和消費者認可;第三,注重全球化布局,樹立國際化發展戰略,統籌國際和國內資源并開拓兩大市場。
基礎設施逐漸完善 新能源發展長期向好
2019年,受宏觀經濟壓力較大,國五燃油車轉國六帶來一段時間的混亂,相關支持政策特別是政府補貼政策的退坡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銷從7月份開始出現了下滑。苗圩透露,全年新能源汽車的產銷量仍超過120萬輛,大體上相當于2018年全年的銷售量。
“新能源汽車長期向好的發展態勢沒有改變。”苗圩指出,從趨勢來看,2019年11月,新能源銷量達到10.5萬輛;12月銷量為16.3萬輛,已經恢復到退坡以前的平均水平,表明退補的政策負面影響正在逐漸恢復當中。新能源汽車品質在顯著提升,中高端車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提高。產業結構也在持續優化,落后企業退出了市場。
“同時,新能源技術方面有明顯進步,動力電池成本下降到原來的85%,能量密度提高了3倍。”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表示,燃料電池汽車和電動汽車是補充關系,將來城內的乘用車主要是純電動,長途重載包括高速公路卡車和長途客車可能需要用燃料電池。
在苗圩看來,我們當前擁有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最完整的產業配套體系、最完善的政策支持體系。在此過程中,通過競爭也出現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企業。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具備較好的規模效應優勢和發展環境,未來我們將繼續堅持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國家戰略不動搖,鞏固和發展來之不易的良好勢頭。
苗圩透露,新的雙積分政策擬于近期發布,這次政策修訂在積分辦法兩年實施的經驗基礎上,綜合考慮了產業發展的新情況、新問題,旨在構建形成促進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的長效機制。苗圩還宣布,“(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去年7月1號退坡,今年7月1號不會再進一步的退坡。” 工業和信息化部相關司局負責人隨后解釋稱,“今年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將保持相對穩定,不會大幅退坡。”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則建議,到2020年底前,不要再制定中間的補貼政策,也不要對補貼的新能源產品、技術指標再做新調整;2025年之前繼續實行新能源汽車的購車免購置稅政策。
萬鋼表示,推動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首先要堅持戰略引領,實現產業高質量發展;其次,把握好新能源汽車轉型升級的方向;再次,構建新興產業生態,推動跨界融合的發展;然后,協調推進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發展;最后,加強政策創新,推動各方合作。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