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媽媽的堅守:成績墊底,也不要放棄自己的孩子!
孩子成績好時,
大人和顏悅色,萬事好說;
孩子成績差時,
大人心灰意冷,脾氣暴躁。
這是不是很多父母的通病?
在面對孩子成績不理想時,
下面這位媽媽的親身經歷,
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噢。
我是一位初三學生的媽媽。我孩子的成績在初一、初二時一度年級墊底。
今天,我想用自己和孩子的親身經歷,鼓勵大家,不要放棄他們。
因為,我們每一點付出,都會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留下痕跡。
孩子終會感激我們,不僅給予了生命,而且給予了有質量有尊嚴的青春生命!
01
我的孩子只是個普通人
首先請大家捫心自問,真實回答以下幾個問題:
- 你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不是“神童、超人”的事實嗎?
-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你理解并同情嗎?
- 你會為了幫助孩子走出困境,而心甘情愿地將自己的時間,割裂成無數個毫無光彩的碎片嗎?
- 當孩子的確不是讀書的材料時,你是失望地放棄,還是包容地接受?
作為母親,我潛意識里一直認為自己孩子很聰明,很了不起。
但他上了初中之后,我終于痛苦地接受了一個事實:他不僅是個普通的孩子,而且因為比同學們小一歲,的確要笨得多。
初一初二時,語文閱讀題幾乎得不到分。既讀不懂文章,也表達不出僅有的一點點感受。
那時候,我只有承認他真的不是個有悟性的孩子,才不會把自己氣瘋。
于是,當初二面臨中考第一仗生物地理時,我領著孩子做了如下的努力:
我把地理書上的重要地圖描摹下來,復印了若干,讓他進行填圖練習;我每個周末要抽他背背題單,遇到世界十幾種氣候類型等易混淆的難題時,我和他交流如何區分理解,如何表達感受;學校發了復習題單后,我和他各自完成了老師發的復習題單,然后互相訂正答案,完成改錯;提前一個多月,在大多數孩子開始一輪復習時,他已完成了全面復習。
因為我真正承認了,他是只笨鳥,而笨鳥只有先飛。
終于,三次模擬考試,孩子的生物和地理成績,都排在班級前5名。
02
孩子遇到困難,你理解并同情嗎
自從我承認了他的“笨”,我開始對他在學習中的痛苦,產生了真正的理解和同情。
初一時,老公陪讀數學,我陪讀語文、英語。陪讀的含義是幫他解答不會做的作業。
但僅僅是輔導數學作業,老公都覺得頭痛。
忙完工作穿城回家,再把他的所有作業在腦子里做一遍,就會發現有一半是鬼畫桃符。
研究孩子的試卷,成了最讓老公頭痛的課題。
看到孩子木訥、癡呆的疲憊,我和老公都覺得他的腦袋已經像木魚了。
有天晚上,做證明兩條線段平行的作業,老公壓抑了很久的火氣終于爆發了,拍著桌子吼道:你上課到底聽課沒有!這么簡單的題,學了三天了,還沒有摸到門路!
孩子哭了,做不出題的無助也一直壓抑著他。
孩子成績一直不見起色,我在陽臺上也哭了。
那件事情過去幾天之后,我去聽了一節數學公開課。
從觀看學生課上的表現,我明白了有些學生聽不懂課的緣由:
老師在黑板上指點圖形的時候,有個孩子正好低下頭找筆;當這個孩子抬起頭的時候,老師的教鞭卻已離開圖形。所以做當堂練習時,這孩子就覺得困難。當老師評講時,這孩子卻還在埋頭做題,再次錯過聽懂的機會。最終,這節課的知識點,這個孩子直到下課都沒聽懂。并且,他沒有意識到自己沒懂。
那個學生兩次錯過的時間,總共不到1分鐘。
但這1分鐘,卻直接導致課沒聽懂。
你想想,學校對聽課專心程度的要求有多高!與老師要多么默契!
專心聽一天課,對成年人來說都是一件難度很高的事情,而我們卻認為孩子理所應當地可以做到。
那次公開課后,我就跟孩子說:這段時間的幾何題問媽媽,我們兩個笨蛋一起看書商量。
你爸是15歲就上大學的神童,不能理解我們這種差生的感受。
那一刻,我能接收到孩子發自內心的感激和依戀,因為我理解他。
從那天起,我陪著孩子好好把數學書上的內容讀懂了,然后再做作業。
第三天,有一道幾何題目,他就開始比我反應快了。
我趕緊鼓勵他:媽媽的理科差得很,都能把幾何學得將就,你肯定也學得好。他也切實體會到,從不懂到懂這個過程中的喜悅和微弱的信心。
從學習數學這個事情,我意識到,父母的強項,很多時候會成為壓制孩子成長的大山:因為你在這方面比較優秀,所以你不能容忍孩子在這方面暫時的“笨”。
我的孩子,之前數學被他爸打擊,語文被我打擊。
意識到這個問題后,我們兩口子都不主動管他學習的內容了。只負責簽字,并查看作業有沒有改錯。
03
一個媽媽的平凡日常
上了初中以后,每個家長可能都感覺到孩子的時間不夠用。
為了節約孩子的時間,我們很多人都在扮演車夫、保姆的角色。
因為我的孩子在學習上存在很多困難,所以我總是盡可能幫他節約出更多的時間。
但是老天知道,孩子節約出的時間,是靠我們把自己的時間,割裂成無數毫無輝煌可言的碎片換來的。
從天天陪讀數學的生涯中基本解放出來后,我粗略統計了一下,每個工作日在家里的時間安排是這樣的:
早晨6:20起床,到他房間,打開錄音機,播放古詩文或英語單詞的磁帶(因為這時他的意識是迷糊的,不能放英語課文)。
從陽臺收下昨晚晾的校褲,拿到衛生間用電吹風吹干。
把昨晚切好的蔬菜顆粒、火腿腸顆粒,加上雞蛋,米飯,炒成蛋炒飯。這與面包、蛋糕等交換著吃。牛奶或酸奶換著吃。
6:30,把他徹底喊起床,必須看著他穿好T恤,不然說不定他倒頭又睡了。
7:10,我和他一起出門。
下午6點到家,立刻把冰箱里貯存的東西拿出來,準備晚餐,保證他進門后就能吃飯。飯桌上的時間,是最重要的交流時間。
飯后,他看中央9臺的自然類節目,或5臺的體育節目,8點開始學習。
他學習的時候,我趕緊給他洗飯盒、洗校褲、購買或準備早餐。
9點過后,我會詢問有沒有要粘的試卷,要抄的錯題,要簽的字?
11點,把他安頓上床。至少11點半以后,我才能安心睡覺。
可以這樣說,這就是我每天的家庭作業。上初中兩年半以來,耽誤次數不超過10次。
你們可能不理解,這么大了,每天還用這么陪?
我從中得到的收獲,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母子關系非常親密,他沒有什么瞞著我的,平時愿意和我交流,我借機也在用人生觀、價值觀來引導他。總的來說,能聽進我的話,還越來越體諒我的辛苦。
我想,在面臨是讓孩子的未來成為碎片,還是自己的未來失去光環的選擇面前,中國大多數的媽媽,是會選擇放棄自己而成就孩子的。
04
永遠不要放棄孩子
去年這個時候,我真的絕望了:孩子的狀態持續不好,被各科老師批評,厭學,我也看不到他能趕上去的可能。
有天晚上,我們和他談到夜里12點,就談到底還想不想學習。
如果繼續學習,會遇到哪些困難?有沒有辦法解決?
如果不想學習了,哪怕是九年制義務教育,作為父母,我們也不忍心你再受覺都睡不夠的折磨,毫無意義地在課堂上神游。
或者,我們可以請一周左右的假,把瞌睡補夠了,頭腦清醒了,問題想明白了,再做決定。
不管你做什么決定,我們都不會把你趕出去,我們會給你提供正常的生活標準,只是你要考慮,今后自己做什么來養活自己,爸爸媽媽畢竟不大可能陪你走完一輩子。
第二天,他自己起床去上學了。什么作業也沒做,全班都嘩然了。晚上,班主任和他談話,談到將近9點。
那段時間,我真的做好了思想準備:如果要繼續讀書,就轉學到一個差一點的學校。一直六百多名的狀況,讓孩子失去的,比收獲的多得多。
失去了學習興趣,失去了自尊自信,失去了家庭和諧,甚至連最基本睡眠都失去了!
就在我放下焦慮,不再糾結他的學習表現,打算給他轉學時,他居然“剎車”了。
大概是覺得離開學校去闖蕩江湖的日子,與做點數學題,背點英語書相比,困難大多了。
他上課的紀律問題,暫時停歇了。
我們也在如何能讓他較快地看到成功上想方設法。
我與孩子商量,他勾出自己覺得有價值的錯題,難題,我幫他抄題在另外的本子上。他等一、兩天做,把又錯的題抄在專門的錯題集上。
三個月后,他的物理取得了重大進展;緊接著,地理生物讓他確立了自信,并且在其他同學為地理生物這兩科焦頭爛額的時候,他的語數外也在悄悄進步。
初二下學期期末,兒子考了個394名,我們全家激動了好久。
這幾天我都在想:只要有1000名學生,就一定有第1名和第1000名。
可以肯定地說,在學習成績上,第1000名永遠都追不上第1名。
那是不是說,700多名以后的孩子,家長就沒有必要為他的學習操心了呢?
如果我現在是第1000名的孩子家長,只要孩子真正想學,我也會心平氣和地陪伴他,幫助他。
考四百分,和考一百分,雖然都是第1000名,但對我的孩子來說,分數的意義卻是天壤之別。
(本文由“徐潔本真教育”徐潔老師推薦,選自“初中生世界”,版權歸原創作者所有)
- 標簽:大漢天子 衛子夫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