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多川辭世 重新定義偶像和組合 影響深遠
【一種懷念】
2019年7月9日,日本著名經紀公司杰尼斯事務所所長,被稱為偶像教父的Johnny喜多川因病逝世,享年87歲。他的離去不僅是日本與亞洲樂壇的一大損失,也意味著日本樂壇的喜多川時代正式結束了。
60年代
從棒球經理到杰尼斯管理崗
Johnny喜多川(日文名喜多川擴)1931年出生于美國洛杉磯,他的父親是日本東本愿寺美國別院的住持,不過年輕的Johnny對佛學并無太大興趣,高中時就積極參與文藝活動。
喜多川與演藝界相關的第一份工作是高中時代在寶冢劇場洛杉磯分公司兼職助理音樂制作人,寶冢高水平的音樂制作能力為他打下了不錯的基礎。
1950年美空云雀赴美演出,場地正好是喜多川家的寺院,因為曾在寶冢打過工,美空云雀的恩師川田晴久便讓喜多川負責舞臺監督,這也使喜多川第一次萌生了進軍娛樂圈的想法。在上智大學就讀期間,喜多川組織過一個樂隊,并同時兼任經紀人,不過這個樂隊在他畢業后就解散了。
上世紀60年代棒球運動在日本快速發展,喜多川也和朋友組織了一個棒球隊,并擔任球隊經理,起名杰尼斯棒球隊,名字來源于他的昵稱Johnnys。1962年,喜多川從球隊里挑選了四個年輕男孩組成了一個偶像團體,并命名為杰尼斯,這也就是杰尼斯粉絲常提到的初代杰尼斯。不過直到1975年這家公司才正式獨立,改制為獨立法人事務所。
70年代
鄉裕美 為喜多川開疆拓土
“偶像”曾是日本獨有的一種藝人職業,是指與粉絲分享成長過程,并在舞臺上活躍,有著獨特魅力的人。一般來說,偶像在唱歌、表演、戲劇、搞笑等領域都有所涉及,但并不是專職的歌手、演員、搞笑藝人。
上世紀60年代,當時日本娛樂圈的偶像是以舟木一夫、西鄉輝彥、橋幸夫為代表的“御三家”(原指日本江戶時期除了德川本家以外的三大家族,后泛指各領域的前三名)。他們大多是歌謠或演歌歌手出身,形象上仍然是昭和風格,歌曲帶有濃重的傳統特色。隨著70年代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更多新東西,對于娛樂圈來說,變革到了。
得益于多年的海外生活經歷,喜多川敏銳地發現過去以演歌和歌謠為核心的偶像藝人已經沒落,粉絲們急切希望看到新東西。
1971年,杰尼斯事務所的鄉裕美正式出道,并在1972年以出道單曲《男の子女の子》獲得了日本唱片大獎最佳新人獎,這是杰尼斯第一個獲此大獎的藝人。這使得他和同時代的西城秀樹、野口五郎一起,成為日本70年代最紅的三位男偶像,他們被稱為“新御三家”。
鄉裕美相比前輩,最大特點在于對自身偶像性的發掘,并且將這種特質固著于音樂市場。喜多川和杰尼斯也為他在音樂形式與路線上進行了創新,以更加動感,更富青春氣息的形象出現在世人面前。
80年代
近藤真彥與少年隊 輝煌的開始
提起近藤真彥,他的《夕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