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金融互聯互通邁進一步!三地金融糾紛調解合作機制建立
7月25日,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糾紛調解合作研討會在珠海橫琴舉行,來自粵港澳三地的金融監管部門及金融糾紛調解中心紛紛出席參與研討,現場還簽署了相關金融糾紛調解合作框架協議。
前不久,廣東省發布的《關于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要推進與港澳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攜手港澳建設國際金融樞紐。
“由于粵港澳大灣區涉及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種法域,三地在法律框架、經濟制度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通過訴訟等傳統的方式解決三地金融糾紛,面臨不同司法制度的沖突,程序繁瑣、耗時長、成本高”,人民銀行廣州分行行長白鶴祥在發言中如此分析目前的問題。
因此,粵港澳三地建立金融糾紛調解合作機制有其重要意義。白鶴祥指出,“借鑒港澳及其他發達經濟體先進的金融糾紛解決制度,建立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糾紛調解合作機制,構建粵港澳三地共同認可的金融糾紛解決方法,有助于維護三地金融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提升大灣區金融服務便利化水平”。
白鶴祥期望,以研討會為契機,不斷增強互信,加強溝通協調,進一步完善大灣區金融糾紛調解的聯絡機制、合作機制和研究機制,建立便攜高效的金融糾紛解決渠道,推動內地與港澳金融業深度融合。
本次研討會上,由澳門世界貿易中心仲裁中心、廣州金融消費糾紛調處中心、深圳市銀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促進會,還有珠海、佛山、惠州、東莞、中山、江門和肇慶市金融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共同簽署《粵澳地區金融糾紛調解合作框架協議》,合作內容主要涉及建立調解合作聯絡機制、建立金融糾紛調解合作機制,建立金融糾紛調解合作研究機制等重要內容。
南方網全媒體記者 張艷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