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靠網速靠“肉搏”!美國版剁手節(jié)來了!
(央視財經 《正點財經》)感恩節(jié)一過,就要迎來“黑色星期五”了。作為世界最重要的購物季之一,以線下購物出名的“黑色星期五”究竟是何來歷,在電商潮流的沖擊下,黑色星期五又有哪些變化?今天的財經數據繪就來聊聊“黑五”的故事。
黑色星期五是感恩節(jié)后的那個周五,起源于美國,興盛于上世紀90年代,是國外的“剁手”購物狂歡日。感恩節(jié)連著圣誕季一起,各大品牌不打個三五折都不好意亮出來。于是大家周四晚上吃火雞,周五凌晨去排隊,堅信買到就是賺到。
至于為什么叫“黑色”,說法繁多,流傳最廣的一種跟鋼筆墨水有關。說以前的賬本是用手寫的,紅色代表虧錢,黑色代表賺錢,而感恩節(jié)周五的商品總是大賣,賬本上的紅字終于變成了黑字,黑色星期五也就這樣被傳開了。
跟“雙十一”不同的是,黑色星期五的關鍵詞為:人潮、擁堵、狂奔、瘋搶……如果是雙十一是在家等寶貝送上門,拼的是網速鍵盤鼠標。那黑色星期五則是搭帳篷穿,羽絨服在寒風排隊,靠得是腿腳麻利眼到手到。買家花錢的地方也不同,“雙十一”是電商狂歡:天貓為首,還有京東、蘇寧、拼多多;黑色星期五則是零售巨頭的晚餐。
拿去年來說,“黑五”當天,約有1.16億美國人出門買買買,“搶貨”的紐約人擠滿了曼哈頓的購物中心。而且不只是美國人,現在的黑五已經逐漸滲透。近年來,英國、加拿大、墨西哥、巴拿馬、法國、南非等國也紛紛加入這股購物狂潮。
然而現在排隊買單早已不能滿足“歪果仁”的購物欲,2005年西方人民又發(fā)明了網絡星期一(Cyber Monday),就是緊隨其后的周一電商大打折。很多商家和電商平臺從黑五前就開始促銷,打折貫穿整個圣誕購物季。數據顯示,2018年的感恩節(jié)購物季,過半(55%左右)的美國消費者選擇線上購物。僅僅黑五當天,美國在線銷售額達62.2億美元,較前一年上張23.6%。
今年,亞馬遜更專門為中國消費者準備了海外購體驗館,錯過了雙十一的朋友們,別擔心,黑五、雙十二、元旦春節(jié)還在等著你。
編輯:周洲
轉載請注明央視財經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