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底前沈陽不動產登記業務5個工作日內辦結
今年年底前,沈陽各區、縣(市)不動產登記業務實現“一窗受理、并行辦理”,部分地區實施“互聯網+不動產登記”,除遺產繼承以外的所有不動產登記業務辦理時間壓縮至5個工作日以內。到2020年年底前,沈陽將全面實施“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實現不動產登記“最多跑一次”。日前,市政府印發《沈陽市深入推進不動產登記便民化服務工作方案》,提出上述內容。
《方案》提出,沈陽不動產登記業務實行一窗受理,納入綜合性政務大廳集中辦理。今年12月底前設立不動產登記綜合受理窗口,統一受理不動產交易、登記、稅務等相關事項。綜合受理窗口一次性收取所需全部材料,分發各相關部門分別辦理,同一窗口發放辦理結果,杜絕讓辦事群眾多個窗口反復跑現象。綜合受理窗口實行“首問負責制”,開展“領辦”“幫辦”“代辦”服務。通過數據推送方式,在買賣雙方自愿的基礎上,實現自來水、用電、煤氣、廣電、通信、住宅專項維修資金等相關業務(信息)過(立)戶與房屋轉移登記聯動辦理。2020年6月底前,實現“一窗受理、并行辦理”。
《方案》提出,不動產登記、房屋交易管理、稅務等部門應整合精簡申請材料,編制發布不同辦理事項的申請材料清單,辦事群眾向綜合受理窗口只需遞交一套材料。聯辦事項應精簡相關環節,形成簡化、暢通、信息共享的審批流程,做到群眾和企業“來了能辦、馬上就辦、一次辦結”。
《方案》提出,充分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臉識別技術,實現不動產登記費和相關稅收在線支付,方便辦事人員繳納。依托網上政務服務平臺、便民服務平臺、市民卡平臺等,構建“外網申請、內網審核”模式,開通網上預約、網上申請、網上查詢、網上反饋等服務,形成網上平臺、實體大廳和移動端互通。2020年12月底前,依托全市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完成不動產登記信息平臺與政府統一的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對接,通過信息共享交換平臺可提取戶籍人口基本信息、營業執照信息、房產部門預售許可、維修資金繳納信息等主要信息。
《方案》提出,推進不動產抵押登記全程電子化系統建設,今年12月底前將登記服務場所延伸至銀行網點,通過銀行前臺受理、不動產登記部門后臺審核方式,實現抵押登記、融資貸款等業務“一趟不用跑”模式。2020年6月底前,在不動產辦事大廳、銀行網點等設置自助打證機、查詢機等自助設備,推廣自助辦理模式。2020年9月底前,同城通辦業務由商品房辦證擴大到二手房登記發證,有條件的區、縣(市)可探索推動不動產登記網點或信息平臺向鄉(鎮)街道、公積金中心延伸,滿足群眾就近辦證需求。
沈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唐心萌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