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企呼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汽車下鄉能否再現風光
汽車下鄉是我國汽車產業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事件,最早出現在2009年發布的《汽車行業調整振興規劃》中。彼時,汽車下鄉是實現惠農強農目標的現實需要,也是拉動消費帶動生產的一項重要措施。如今再看,經濟增長乏力,汽車市場正值“寒冬”,汽車下鄉再度進入企業和政府主管部門的視線,相關文件中多次提及,車企領導也在不同場合頻繁呼吁。那么,在今天的時代背景下,汽車下鄉該如何重啟,在各地又將如何落地,最終能取得何種實施效果?同一個問題有不同答案。本期開始,本報推出“汽車再下鄉系列報道”,解答上述疑問。
還有1個月,2019年即將結束,而從目前的汽車市場表現看,今年將是銷量大幅下滑之年。壓力之下,企業期盼政策刺激的呼聲日益高漲,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發改委年初印發的《進一步優化供給推動消費平穩增長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實施方案(2019年)》(簡稱《方案》),這被視為新一輪汽車下鄉的號角。
從10年前的經驗來看,汽車下鄉是提振汽車市場、助力消費增長的利器,在上一輪汽車下鄉政策強刺激下,我國汽車產銷邁上了千萬輛的臺階。今天,在全國上下推動新農村建設的背景下,汽車下鄉既是滿足農村地區生產生活需求,提升生活水平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動汽車市場走出“寒冬”的有效路徑。
然而,政策發布已近1年,實施效果卻并不盡如人意。車市“寒冬”下,車企呼吁,政府部門能夠給予更多的實惠和支持,助力深耕農村市場。而主管部門則認為,此輪汽車下鄉與10年前相比,有著本質不同,地方政府成為施政主體,企業想搭乘汽車下鄉的東風提振銷量,更多的要在自身產品和服務上下功夫,而非寄望于中央財政真金白銀的補貼。
汽車下鄉將車市“黃金十年”推向高潮
車市之所以對汽車下鄉給予很大希望,根本上在于這項政策對銷量提升有顯著作用。
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之際,正在上升階段的我國汽車市場不可避免地被波及,為促進汽車消費,國務院在2009年1月公布的《汽車行業調整振興規劃》提出1項惠農政策:在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購買1.3升及以下排量的微型客車,以及將三輪汽車或低速貨車報廢換購輕型載貨車的,給予一次性財政補貼。
受此利好影響,2009年國內微型車市場增長100萬輛。2010年初“汽車下鄉”政策延長一年,這一年車市的整體銷量增幅高達32.37%。汽車下鄉對市場的影響是直接且深遠的,甚至可以說把我國車市“黃金十年”推向了高潮。
2000年,中國汽車市場產銷超過200萬輛,同比增長均超過13%。2002年,產銷均在325萬輛左右,同比增長38%,中國汽車市場開始井噴。2003年繼續保持35%的超高速增長,此后延續了增長勢頭。2008年,盡管增幅明顯收窄,但產銷逼近千萬輛大關;隨后便是2009年銷售1364萬輛,增長46.15%,其中汽車下鄉政策功不可沒;2010年,產銷量均超過1800萬輛,同比增幅均達到32%。如此井噴式的增長,在中國汽車發展史上,被稱為“黃金十年”。
因為上一輪汽車下鄉嚴格限制排量,并且設有目錄,一些針對農村地區推出的車輛多是為滿足代步需求,尤其是既可坐人又可拉貨的車型得到了消費者的普遍歡迎,自主品牌抓住了當時的市場機遇,五菱之光、長安之星等微車脫穎而出,也成就了當時自主品牌的發展。
可以說,如果沒有汽車下鄉政策的推動,中國車市的黃金十年極有可能在2009年中止。正是看到了汽車下鄉政策對車市的影響,每到車市低迷之時,都會有聲音希望重啟汽車下鄉。然而,今日農村市場的需求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即使政策重啟,實施效果一定不及10年前。
農村市場規模今非昔比 中央財政不再唱主角
“今天我們的消費環境和10年前有了很大不同,這也導致汽車下鄉政策的具體措施和10年前會有變化!闭缰袊嚬I協會副秘書長師建華所言,經過過去10年的高速發展,我國農村市場的需求發生了很大變化,購車需求也大多從首次購車變成換購,購車用途也從最初的拉人拉貨向便利出行等轉變。需求端的巨大變化讓汽車下鄉政策也應做出相應調整。發改委產業發展司處長吳衛也強調,農村的汽車消費發生了很大變化,這直接決定今天汽車下鄉政策在本質上與10年前不同。
一位車企代表表示,今天農村地區的消費環境相比10年前發生很大的變化,不僅消費結構、車型需求有所不同,地區差異也很大。東南沿海等經濟較發達的地區,換購可能是主流,而且普遍存在消費升級的需求,而中西部很多地區可能主要仍是基于代步的初次購車,或是滿足拉貨的需求。針對這些區域的不同需求,汽車下鄉也不能“一刀切”,而是要根據不同地區的不同需求推出適應性政策。
消費需求的變化要求政策必須做出改變的同時,也要求企業做好相應準備。依靠國家真金白銀的補貼拉動銷量的寄望注定要落空。正如吳衛所言,要從供給側改革入手,在這一輪汽車下鄉中,企業要做的是精準找到農村市場的需求,在產品、服務上下功夫。由于換購的增多,農民對車輛的了解也在不斷深入,而且隨著農村生存環境的變化及用車需求的改變,尤其是“小鎮青年”群體的出現,他們對車輛的關注點不再僅僅是性價比,而是對車輛的性能、外觀甚至舒適性等方面都有了更高要求,這就需要企業針對他們的需求提供產品及服務,也許小排量不再是汽車下鄉惟一的車型。
也因此在這輪汽車下鄉政策中,針對汽車下鄉的相關內容也有所不同。日前發布的《方案》提出,推進老舊汽車報廢更新,國三及以下排放車輛給予報廢補貼;對新能源汽車堅持扶優扶強的導向;促進農村汽車更新換代,指定類型車享補貼;穩步推進放寬皮卡車進城限制范圍;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政策,降低二手車增值稅;優化地方政府機動車管理措施。更新、淘汰成為《方案》重點。
一位西南地區車企代表向記者表示,目前,農村地區的汽車保有量也已經達到了一定規模,這里的汽車消費不僅有新車還有二手車,涉及流入也牽扯到流出,怎樣優化農村地區二手車的流通環境,提升車輛的流通性進而提升車輛的價值,也是當前促進農村地區汽車消費的重要一環。只有打通二手車流通市場,讓農村地區汽車消費流轉起來,才能促進農村汽車消費健康發展。
稅制改革進入視線 地方政府要發揮更大作用
盡管發改委聯合有關部門1月就已經發布《方案》,但從市場反饋上看,政策的影響卻并沒有預期那么大,其關鍵就在于政策執行主體發生了變化。當國家不再提供真金白金的補貼后,地方政府成為落實此輪汽車下鄉的主要承擔者。事實上,過去一年里,各地也在積極推進汽車下鄉的落實。
11月22日,2019年貴州省汽車下鄉專項活動在貴陽拉開了帷幕。在這次將持續3個月的汽車下鄉活動中,貴州省商務廳聯合地方汽車協會,組織了幾十家經銷商和汽車品牌,推出降價促銷、金融服務、汽車維修保養、二手車鑒定評估等系列優惠活動。貴州還配套出臺了進一步激發居民消費潛力的實施意見和方案,指導汽車下鄉的推進。銀川、南充等地方也開展了各種推進汽車下鄉的活動。
不過,盡管地方政府在積極想辦法推進汽車下鄉的落地,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沒了國家補貼,地方政府沒有充足的財政預算,用真金白銀刺激農村市場的汽車消費。于是還是要在“優化地方政府機動車管理措施”上下功夫,汽車領域的稅制改革再次被提出。
由于購置稅等涉及汽車產業的稅收多為中央稅,地方在財政上沒有收入,于是有專家建議把購置稅改為地方稅,讓地方政府“有利可圖”,才能更好發揮機制調節的靈活性,利用稅收等手段促進汽車下鄉的落地。某中國品牌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此輪汽車下鄉,需要地方政府給予更多支持,而要讓地方政府有積極性支持當地汽車消費,可以考慮消費稅部分后移,讓地方政府能夠充分利用地方稅收優惠等手段支持農村地區汽車消費。”
一家商用車企業負責人還表示,希望無論是國家層面還是地方政府,在制定汽車下鄉支持政策的時候進一步簡化流程。如制定清晰明了的目錄,只要企業產品在目錄之內,就可以直接減免相關費用,讓企業和消費者都能快速、直接享受到優惠政策,以免過長的流程讓企業背上沉重的財務負擔,讓消費者被繁瑣的補貼申請沖淡了購車熱情。
車企自發下鄉成趨勢 打造差異化產品和服務
盡管這一輪汽車下鄉不再有中央財政層面真金白銀的補貼,但企業仍對農村市場抱有很大期待,尤其是自主品牌,紛紛推出購車、換購補貼以及各種優惠政策,推進汽車下鄉政策的落地。
據不完全統計,奇瑞、上汽榮威、一汽奔騰、東南汽車、海馬汽車、哈弗等多個中國汽車品牌,甚至上汽大眾、一汽-大眾、東風日產、長安馬自達等合資企業都以汽車下鄉的形式,為農村地區的消費者提供購車補貼、優惠的金融政策,促進產品在農村市場的銷售,其中的補貼都是企業行為,從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銷量。來自長安歐尚的數據顯示,他們今年拿出了1億元的補貼用于推動汽車下鄉,但平均下來,每輛車只能享受到100元左右的優惠,顯得杯水車薪。
此外,很多第三方平臺也在開展汽車下鄉服務,這方面毛豆新車是典型代表。8月,毛豆新車在南充市召開了汽車下鄉啟動發布會。與單個車企的汽車下鄉不同,毛豆新車平臺借助自身低門檻的金融優惠優勢,聯合地方政府和車企一起開展汽車下鄉服務,在效果上比企業單打獨斗更好一些。不過,在毛豆新車方面看來,他們汽車下鄉的關鍵還在于低門檻和簡化的購車手續。
車好多集團毛豆新車總監胡含彬認為,農村地區消費者在信用上大多處于空白的狀態,他們對于繁瑣的金融貸款手續適用性很差,但大多具有較好的信用和償還能力,降低他們的購車門檻、簡化貸款金融手續是促進農村汽車市場消費的有效手段。
“與傳統汽車消費方式相比,毛豆新車通過融資租賃這一低門檻的普惠金融方式,將用戶的購車門檻降至3000元。與此同時,借助完善的大數據風控體系,毛豆新車還能為無法在傳統金融機構獲得貸款的征信‘白戶’提供靈活多樣的金融服務。毛豆新車能讓大部分農村居民,花一部手機的錢就能開上新車,從而能夠提前享受更有品質的生活!焙蚪榻B,毛豆新車在全國建了近千家門店,將渠道下沉至縣區及周邊農村市場,讓農民的汽車消費在家門口就可以完成。
據悉,毛豆新車還聯合了40個品牌、提供200多款不同車型滿足農村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今年11月,他們啟動了更大規模的針對農村地區的汽車下鄉活動。毛豆新車提供的數據顯示,在開展汽車下鄉的地區,汽車銷量同比增幅高達300%,其中,首付萬元以內的用戶占比超5成、SUV車型銷量占比超6成、自主品牌銷量占比超7成、12萬元以內車型占比超8成。
從毛豆新車的實踐看,農村地區汽車消費不是沒有市場,關鍵在于能否提供對口的服務,滿足農民的新購車需求。這方面需要企業、地方政府共同探索。
事實上,僅以簡化金融手續為例,車企不是沒有意識到農民購車對復雜貸款手續的抵觸和實際辦理中的障礙,但作為企業或者其授權經銷商,往往需要按照金融合作伙伴的流程為用戶提供貸款,其中程序的簡化很難做到,企業也不具備核查消費者資質的能力。這時候,或許就需要更多毛豆新車這種具備專業服務能力的平臺介入,各自提供擅長的服務或產品,才能更好地推動農村汽車市場的發展。
更為關鍵的是,如今廣袤的農村市場,對汽車的需求也有很大不同。這就需要企業根據這些不同需求,根據自身品牌和產品的定位,提供相應的產品,“一款產品打天下”的策略早已跟不上農村地區的市場需求。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