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號線開通,市民盡享地鐵“紅利”—— 沈陽地鐵跨入線網(wǎng)時代
![](http://pic.nen.com.cn/003/010/387/00301038720_70a368da.jpg)
2019年12月20日,沈陽地鐵9號線正式開通210天。這條“L”型地鐵線路的開通運營,對沈陽地鐵的發(fā)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同時它給市民帶來交通上的便捷也釋放出更多的“紅利”。
丁占國還清楚地記得那個日子。2019年5月25日,這一天,他終于可以松了一口氣,當了一回普普通通的乘客。當天,他懷著無比激動的心情坐上了地鐵9號線的首班車,看著眼前如織的人流,人們開心的笑臉,丁占國的心里既高興又自豪,同時又感到自己責任重大。
他是普通乘客也是建設者
49歲的丁占國是沈陽地鐵集團有限公司工程二處的一名項目管理工程師。2010年,家在葫蘆島的丁占國來到沈陽,參與到沈陽地鐵2號線的建設中來,親眼見證了沈陽地鐵從1條線增加到2條的過程。
2014年,丁占國在沈陽買了房安了家,在鐵西區(qū)興華街附近。他回憶道,“那個時候,房子的位置距離地鐵1號線鐵西廣場站還稍有些遠,房價也不貴。”同年,丁占國開始參與到沈陽地鐵9號線的籌備與建設工作中。到2019年,5年時光,他的每一天幾乎都是在地鐵9號線的施工現(xiàn)場度過的。
丁占國的主要工作是負責地鐵9號線彩霞街站、奧體中心站、天成街站、朗日街站和沈陽建筑大學五個站的建設管理工作。施工中的各項手續(xù)、審批,同有關單位的溝通協(xié)調(diào),施工現(xiàn)場的管理,都由他來完成。“看著9號線從無到有,一點點建成,就像自己的孩子,那種成就感無以言表。”丁占國說,那時他每天都要到奧體中心附近的施工現(xiàn)場,從鐵西家里出發(fā),或者開車,或者乘坐地鐵1號線再換乘2號線。地鐵很方便,但是換乘還是需要些時間。從參與9號線建設的第一天,他就盼著9號線早日完工,自己也能早一天坐上從鐵西直達奧體的地鐵。
2019年5月25日,丁占國的工作終于告一段落。這一天,沈陽地鐵9號線一期工程(怒江公園站至建筑大學站),在歷經(jīng)6年建設后,終于開通運營,以標志性的藍色和獨具沈陽特色的車站驚艷亮相。
這一天,丁占國選擇了坐地鐵9號線,來到長白南站參加開通儀式。開通當天,沈陽地鐵9號線運營半日客運量達3.7萬人次。丁占國說,他既是沈陽地鐵的建設者,也是沈陽地鐵的受益者。沈陽地鐵的發(fā)展見證了沈陽城市交通的變化,讓沈陽人實實在在感受到軌道交通帶來的紅利。
丁占國說,“和地鐵2號線半路介入不同,9號線是我第一個從頭到尾全程參與建設的線路,坐在自己參與建設的地鐵線上,別有一番滋味,特別有成就感和幸福感。”
沈陽地鐵即將進入“雙L”時代
沈陽地鐵1號線和2號線構(gòu)成了“十字”,而沈陽地鐵9號線則是沈陽地鐵線網(wǎng)規(guī)劃中“兩L”中的一條重要線路,構(gòu)成了沈陽地鐵環(huán)線中的西環(huán)和南環(huán),該線路的開通,完善了城區(qū)西部和南部的地鐵網(wǎng)絡構(gòu)架,溝通了鐵西、長白和奧體三大商圈,對于優(yōu)化城市軌道交通布局、完善沈陽綜合交通體系、方便市民出行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地鐵9號線的開通,另一條“L”型地鐵線網(wǎng)——地鐵10號線的即將開通,成為市民關注的焦點。
沈陽地鐵10號線構(gòu)成了沈陽地鐵組合環(huán)線的北環(huán)和東環(huán),北起丁香湖,南至張沙布,線路全長約27.18公里,均為地下線。
沈陽地鐵“雙L”時代即將到來,沈陽一環(huán)的交通將形成全覆蓋,加上已有的1號線和2號線的“十字”,等待沈陽市民的將是更加便捷的軌道交通環(huán)境。
未來五年沈陽地鐵線網(wǎng)將更豐富
地鐵9號線建設完畢,丁占國依然不輕松,目前已全身心投入到地鐵2號線南延線的建設中。不同的線路,同樣的工作,沒有讓丁占國感到枯燥,反而讓他更有干勁兒。“能參與到沈陽的地鐵建設,本身就是幸事,身上有一種使命感。”在丁占國看來,地鐵2號線南延線的關注度甚至更高。
地鐵2號線南延線規(guī)劃北起2號線一期工程終點全運路站南端,南至桃仙機場,“因為2號線南延線的前期規(guī)劃是到桃仙機場,這條線的建成,將縮短市區(qū)與機場間的出行時間,所以它的關注度還是非常高的。”2019年8月28日,地鐵2號線南延線的開工建設,加強了沈陽市區(qū)與新行政中心的聯(lián)系,是城市“金廊”發(fā)展軸的延續(xù),形成一條貫通沈陽南北的快速客運通道,實現(xiàn)沈陽“空鐵聯(lián)運”的目標。
目前,地鐵3號線正在積極推進中,地鐵4號線也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有許多像丁占國一樣,為地鐵事業(yè)默默奉獻的工作者,在日復一日地為沈城百姓能早一天坐上新線路而奮斗著。
沈陽日報、沈報融媒記者張曉寧/文張文魁/攝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