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網訊 “我們要打造的新零售平臺,不是要創造一個‘商業帝國’,而是建立一個‘共享經濟體’。”日前,怡亞通在深圳召開“供應鏈+”新零售發布會暨怡亞通38000戰略深莞啟動會,怡亞通董事長周國輝用這樣一番話,詮釋怡亞通推動各方資源共享,實現新流通“扁平化、共享化、去中心化”的目標。
劍指“散、亂、小、窮”
推動中國流通業轉型升級
深圳是中國供應鏈行業的發源地,怡亞通則是國內首家上市的供應鏈企業,被譽為中國供應鏈行業的探索者、實踐者和引領者。在周國輝看來,過去大部分的中國中小企業都是“大而全”“小而全”,肥水不流外人田、自己從頭干到尾,這樣的模式已經一去不復返。他建議,中小企業要有“供應鏈思維”,專注核心業務,非核心業務可以更多的借助外部力量,這樣才能行穩致遠。
對于中國流通業目前的格局,周國輝用四個字來形容:散、亂、小、窮。他估計,整個流通業品牌商可能超過十萬家,中間的代理商也有幾十萬家,個個都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管理參差不齊,有很多重復的投入、不必要的浪費,亟需在共享理念下完成有效整合。
針對此種現象,怡亞通希望通過“供應鏈+互聯網、供應鏈金融服務、科技、營銷聯盟、品牌孵化、智慧零售、連鎖加盟”等外延式集群布局,構建多個跨界融合服務平臺,緊密聚合品牌企業、零售商、物流商、金融機構、增值服務商等群體,推動中國流通業轉型升級。
當天,怡亞通同時宣布38000戰略在深圳和東莞兩地正式落地,成為38000戰略繼梅州與河源后的新布局城市。
周國輝說,怡亞通在多年的供應鏈實踐當中不斷推動變革,在流通供應鏈服務的基礎上創造了一種新的“新零售”模式,即聯合連鎖加盟+智能零售+星鏈云,實現獨一無二的“三維一體”模型。
周國輝認為,怡亞通要打造的這個零售平臺不是要創造一個“商業帝國”,而是建立一個“共享經濟體”,推動各方資源共享,實現整個流通產業生態閉環的協同發展,最終目標是要實現新流通的“扁平化、共享化、去中心化”目標。
供應鏈賦能新零售
架設起新零售發展的“高速公路”
380,對于國內流通業從業者來說,是一個熟悉的數字。
歷時10年,怡亞通打造的380深度分銷平臺,顛覆了傳統快消品牌多層級、低效率的交易結構和渠道模式。目前,380平臺已進入全國320個城市,2018年營業收入近500億元,實現業務規模、全國網絡、終端覆蓋、產品品牌數量、人員團隊規模等五個全國領先。
在380平臺的基礎上,怡亞通2019年啟動了38000戰略,建立覆蓋全國38000個鄉鎮的供應鏈服務網絡,推動全國縣鄉域戰略布局,用“供應鏈+”城鄉經濟振興模式,解決城市商品下行不暢和農產品上行不通難題。
在深圳市連鎖經營協會執行會長花濤看來,近年來,新技術的不斷涌現,為零售行業帶來了諸多改變。無人商店、無人機配送等新模式,讓很多消費者從零售端感受到行業的深刻變化。不過,不管零售終端如何變化,最核心的還是供應鏈能力。
“我們可以思考一個問題,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