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180家上市企業透露了哪些發展新趨勢?
不久前,跨越2000多公里,廣州金融的招商推介會在北京上演。12個金融功能區首次集中亮相,一天內“牽手”15家金融機構總部,這是廣州第一次與這么多金融機構同時簽訂合作協議。
招商推介會透露出廣州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數據引人關注:廣州累計境內外上市公司180家,2019年新增20家,總市值2.50萬億元,其中科創板上市2家,上交所審核通過3家;累計新三板掛牌公司493家,去年新增8家,總市值793.46億元,累計募資158.7億元。
那么,在這些數據背后,又透露了哪些發展新趨勢?
新興產業表現亮眼
連月來,廣州企業在資本市場好消息不斷。僅去年11月,在A股上市的企業就有5家。
2019年11月5日,中國電器科學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國電研)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為廣州第二家科創板上市企業;
3天后,廣州廣電計量檢測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中小企業板成功上市;
11月21日,廣東電聲市場營銷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
11月25日,廣州通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
11月29日,久量股份今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
如此密集的上市正昭示著,廣州企業在資本市場聲音正越來越響,廣州企業發展也隨之提質增速。
來自廣州政府官網數據顯示,廣州企業掛牌后的營業收入平均增長65%,凈資產平均增長103%,凈利潤增長率更是達到815%。在2017到2018年間,廣州上市公司營業收入復合增長率達14.52%。據媒體報道,2019年前三季度,廣州A股上市公司營業收入6990.91億元,同比增長10.97%,高出全部A股可比上市公司營收平均增速1.45個百分點。
2019年廣州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下發的《關于加快推進企業上市工作的實施意見》列明了三項重點工作,其中之一就是推進符合國家戰略、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市場認可度高的高新技術企業和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IAB、NEM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企業上市。
目前,在廣州上市企業中,醫藥生物類企業和計算機類企業數量最多,同時 “硬核科技”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凈利潤等方面表現亮眼。如佳都科技公布的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4.19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89億元,同比增長423.15%。以第三方醫學檢驗及病理診斷外包業務為核心的醫學診斷信息整合服務提供商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