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和微信聯手了!掃碼支付又有大變動,商家笑了
每經編輯:盧祥勇
今天,移動支付已經非常普遍,但很多商戶需要同時在柜臺擺上好幾個二維碼,消費者在掃碼時,時常容易掃錯。并且,有的商戶還只支持一種支付方式,當消費者沒開通該支付方式,就沒辦法付款,商戶也受損失。
圖片來源:攝圖網
這一局面有望改變。據媒體報道,銀聯和財付通雙方已經實現銀聯二維碼網絡與微信支付網絡的全面貫通。很快,此前彼此獨立的微信支付、銀聯和各大銀行App等的二維碼,將可以互相掃碼了。
1月3日,據21世紀經濟報道,銀聯和財付通雙方已經實現銀聯二維碼網絡與微信支付網絡的全面貫通,二維碼支付將從試點地區陸續擴大到更多地區,最終逐步在全國范圍內實現轉賬、消費等場景的全面互掃互認。在二維碼打通后,用戶在原有體驗和流程不變的基礎上,可通過云閃付APP等應用掃描微信“商戶碼”或向微信商戶出示云閃付APP等應用中的“付款碼”完成付款,商戶無須系統改造即可受理更多支付工具。據中國證券報,微信支付相關負責人表示,經內部核實,財付通公司與銀聯正在開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合作試點。1月3日下午,A股移動支付和金融科技板塊異動,多只概念股直線拉升,中科金財、證通電子直沖漲停。
不過,據中國證券報報道,新網銀行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面臨兩大挑戰:一是標準不統一。目前央行正在推動統一條碼支付編碼規則,隨著財付通與銀聯開展條碼支付互聯互通合作試點,統一標準的相關工作將會加快推進。
二是利益分配。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會沖擊支付巨頭長期形成的線下支付格局。應在利益分配機制上做好安排,一方面呼吁巨頭們提高認識,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有積極性參與到互聯互通中來。
央行規劃2021年前移動支付互聯互通
早在2017年5月,中國銀聯聯合40多家商業銀行宣布,正式推出銀聯標準二維碼產品。銀聯標準二維碼產品使用時,消費者在布放有銀聯云閃付二維碼受理標識的商戶,打開任意一家已開通云閃付二維碼服務的商業銀行App,收銀員使用掃碼槍讀取后完成支付,或通過“掃一掃”功能掃描商戶收款碼后完成支付。首批支持云閃付二維碼的商業銀行就有40多家(包括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等)。但彼時銀行二維碼和以兩大支付巨頭為代表的第三方支付機構二維碼,仍然沒有互聯互通,既不能互相掃碼,也不能互相轉賬。
圖片來源:攝圖網
目前,有些聚合支付服務商已經在技術上實現了“一碼通用”,解決了商戶不得不設多個收款碼的痛點。比如在一些便利店,只放一個收款碼或掃碼器,同時支持支付寶、微信支付、京東支付等App,無論是用戶主動掃商戶二維碼,還是商戶掃用戶二維碼,聚合支付的后臺都能自動甄別相應的付款賬戶。但目前的技術方案仍有不少潛在問題。據新京報報道,支付機構人士介紹,如一些無證支付機構混雜進支付巨頭和商戶之間潛藏的灰色地帶,違規開展商戶資金清算,被稱為“二清”。具體而言,用戶在小店鋪用支付寶或微信掃二維碼,掃碼的交易信息從App至商戶后,有的并非直接上送給支付機構,而是先去了外包商那里,資金由他們控制和支配,輕則借故拖延結算時間,重則將資金挪做他用甚至直接跑路。自2019年以來,監管一直在推動加快制定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標準,以使各家支付機構開發的二維碼可以互聯互通,并正式寫入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9年7月,央行科技司司長李偉在《清華金融評論》月刊中撰寫了《強監管 促發展 推動金融科技行穩致遠》一文,文章中明確指出:“組織編制條碼支付互聯互通行業技術標準,推動條碼支付編碼規則統一,構建條碼支付互聯互通技術體系,實現不同手機App和商戶條碼互認互掃!毖胄性2019年9月公布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