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無人機!廣東升級春運“最強大腦”
1月10日,隨著幾架無人機緩緩升空,并實時將視頻上傳至廣東省交通運輸廳春運辦指揮中心,標志著今年廣東省“智慧春運”再次升級。
筆者從省交通運輸廳獲悉,截至1月13日,全省累計發送旅客2178.64萬人次,同比上升3.42%,全省路網運行安全暢順。春運期間,預計全省旅客發送量超2億人次,為了確保交通運輸井然有序,省交通運輸廳引入了“5G”“無人機”“3D模擬”等技術試點,進一步升級春運“最強大腦”,為打造高效、暢順、平安、智慧、溫馨春運提供有力的保障。
創新升級 無人機填補監控盲區
“廣東省交通運輸節假日智慧出行支撐保障系統”是省交通運輸廳依托省數字廣東網絡建設有限公司以及國內電信運營商的研發能力和大數據資源合作開發完成的。系統通過與交通運輸行業數據資源深度整合,為管理部門決策提供精細化的數據支持,成為春運期間至關重要的“最強大腦”。
相較于往年,今年的“最強大腦”新增了協調聯動、值班模塊、無人機模塊、應急預案模塊、工單流轉模塊以及大小視頻通話六大應用功能模塊,進一步加強了春運期間省、市協調聯動和應急指揮調度,確保各項工作及時有力。
今年最大的亮點是增加了5G和無人機技術應用試點。“我們在海安新港、南二環和廣珠西線區域增加了無人機試點航飛,現在系統接入無人機數據,能實時了解該區域發生的情況。”據省交通運輸廳綜合運輸處處長翁興根表示,無人機的引入,有效地彌補了固定視頻監控無法覆蓋的監控盲區,一旦出現突發事件能有針對性地啟動相應的應急預案。
高效整合 92個重點站點實時監測
走進省交通運輸廳春運辦指揮中心,迎面是一整墻的電子屏幕,這就是“廣東省交通運輸節假日智慧出行支撐保障系統”展示的“窗口”,屏幕上的數字與圖表不斷地跳動,代表著全省春運期間重點路段、站場等的人流量和路況的變化。
今年,該平臺接入了氣象數據、航班信息、重要道路、站點的實時視頻數據等,主要監測的珠三角等重要交通場站包括10條公路、20條鐵路、5個機場在內共計92個重點監測站。通過平臺,可直觀查看系統展示3D模型、熱力圖、動態顯示客流量情況和廣州重點站場周邊交通運力分析,可靈活調配運力,為旅客解決“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出行。
點擊其中一個重要站場,能看到它的實時客流,屏幕上的熱力圖,反映的就是該站場人流的集聚程度,顏色越深,人越密集,通過對移動大數據的分析,還能知道站場的男女比例。這對現場指揮有重要指導作用,比如根據男女比例來合理設置男女臨時廁所。
為了確保數據信息準確、時效性強,省交通運輸廳還整合了交通運輸系統14類243個數據信息指標,覆蓋交通數據中心、視頻聯網平臺、省道路運政系統和廣州“三站一場”智慧春運系統。同時,接入公安、氣象、鐵路、民航等單位15類數據、電訊運營商56類數據。
通過數據的融合,有力支撐了省級層面春運態勢把握、運力調控、應急運力安排等實際工作。春運前3天,系統處理各類數據800萬條,匯集全省6萬多臺“兩客一危”車輛衛星定位數據,有效提升了我省平安春運的保障能力。
提前預判 把控春運客流量動態發展趨勢
“保暢順”是2020年春運工作的重點工作,為了保障路網暢順,有效解決各大重要交通樞紐的旅客滯留等問題,省交通運輸廳充分發揮大數據分析平臺的分析研判功能。
在春運之前,省交通運輸廳就依據往年數據、運力等資源,重點對全省各地市的宏觀遷徙總量和各種交通方式的遷徙量進行預測,包括:流出總體規模、流出去向規模、出行交通方式、出行峰值預測、省內熱門線路等內容,根據大數據預測的結果,輔助指導各地市、各種運輸方式的運力部署,在春運開始前最大程度實現運力資源的最優化調配。
在指揮平臺的系統中,有一個重要欄目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