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男生女都一樣?到了晚年你就不這么認為了,老年人的發言很靠譜
我國自古以來保留著重男輕女的傳統想法,這源于我國養兒防老的文化觀念,也是男權社會留下的歷史遺留問題。只不過隨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大多數家長開始主張“生男生女都一樣、女兒能頂半邊天”,然而歧視并未消除,老年人依然堅持認為兒女不一樣。
這讓很多女兒感到委屈,明明我們很努力了,怎么父母還是心懷偏見?
事實上,這并非是偏見,而是老年人的切實經歷;也并非是重男輕女,而是來自老年人的感受和態度,畢竟男女有別,那女兒和兒子必然是存在差異的。不如今天就以兩位老年人的親身體驗來說一下,到了晚年,我們會面臨兒子和女兒在孝順上的哪些不同呢?其中的差距并不小,大家可以一起來討論下。
家有女兒:三代同堂成了奢望
“三代同堂”一直是鄰居王阿姨的老年夢想,可惜暫時無法實現,只因為她家是女兒。在不生病、不需要照顧的情況下,王阿姨是沒有理由去女兒家同住的,只因為這是中國大多數地區的養老潛規則:婆婆與兒子同住,丈母娘不便叨擾。
聽到這,我雖然不贊同,卻也無法反駁。就我身邊而言,與父母同住的女兒的確是少數,十個里面沒有一個,反倒大多數年輕夫妻都與婆婆同住。想來是因為女方沒有買房的緣故,這里建議老一輩為女兒準備套房產,這樣在婚后同住時,才不用顧忌女婿。
家有兒子:幸福握在兒媳手里
每次說到生男生女的話題時,小姨總是一副悔不當初的模樣,只因她家是獨生子。小姨說,她本來打算六十五歲以后再與兒子同住,誰想到隨著孫子的出生計劃就變了,為了方便照顧孩子,小姨兩口子就提前過上了三代同堂的生活。
本以為這是美好生活的開端,誰知道劇情并未按照老兩口的想法進行。
兩代人生長環境不同,在育兒方面存在諸多矛盾,偏偏兒媳個性強硬,害得小姨三天兩頭找我媽哭,連帶著我也倒霉。這時候我才明白,家有兒子的父母,晚年一樣有麻煩,因為小家庭大多由女人做主,老一輩免不了要看兒媳臉色行事。
兒子是面、女兒是里,各有好處
由此可知,生男生女并不一樣,各有各的缺點,老一輩最好提前做好心理準備,以免到時候束手無策。
當然,兒子和女兒的孝順也各有優點,比如說兒子力氣大、能扛事兒、能賺錢;女兒心思細膩,照顧病人更有一手,做事比較周全。總之,兒子是面子,女兒是里子,兩個都有是最好,實在沒有,把女婿和兒媳當親生的也一樣。對此,大家怎么看呢?快把想法說出來吧。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