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溫暖 在家門口感受到
本報記者 秦東穎
“你們喝一杯咖啡,這是我們自己做的!弊蛱煸陂h行區北橋老年福利院,85歲的許阿婆熱情地把咖啡遞到記者手中。在老年福利院生活了大半年后,有認知障礙的許阿婆開朗了、藥量也在減少。
作為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2019年度全市共改造1000張認知障礙老人照料床位;貞裆P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2019年實事項目包括新增養老床位7202張、新增社區綜合為老服務中心88家、新建改建市民健身步道112條等。
認知障礙照護解后顧之憂
截至2019年初,上海市60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已達503.28萬,占戶籍總人口的34.4%。根據國際經驗估算,上海認知障礙老年人約有20萬。
北橋老年福利院是本市“區級公建養老機構社會化運營模式”的標桿項目,也是上海市首家專業認知障礙照護機構。截至2020年1月1日,北橋老年福利院已收住85位認知障礙長者。
市民政局養老服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本市認知障礙照護床位從建設初期,就立足標準化、專業化,為此出臺了統一的建設與服務標準。截至2019年底,全市共改造認知障礙照護床位2679張。2020年這一實事項目指標翻倍,將改造建設2000張認知障礙照護床位。到2022年,本市將完成8000張標準化認知障礙照護床位的改造。
掃二維碼指導科學健身
在長寧區的延天綠地市民籃球場,市民小瞿跟他的小伙伴相約一起來打籃球!巴ㄟ^小程序可以看到上海所有共享運動場的列表,方便就近鍛煉!睋虾B搴象w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戴富祺介紹,目前小程序的下載量超過2萬次,服務用戶超過10萬人次。據悉,2020年起,全市將計劃完成100家公共運動場地改造。
現在,作為市政府實事工程,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健身設施將建設成集健身、益智、休閑于一體的3.0“升級版”。升級后的益智健身苑點更注重對健身市民的科學指導。2020年,全市將新建改建500個市民益智健身苑點。
市體育局群體處處長桂勁松告訴記者,2019年,上海建成了社區體育設施信息化管理服務平臺,“全市每個健身場所都有自己的‘身份證’,有了身份識別碼,市民可通過手機微信掃一掃就能一覽健身場所內的基本信息。器材若出現問題,市民、管理人員、巡查人員可通過手機微信掃一掃及時報修!
滿足多樣化游憩需求
來自遼寧的金小姐去年大學畢業后到上海工作,前兩個月偶然的機會她來到浦東濱江,就愛上了這里的“望江驛”,F在只要有時間,她都會帶著書來這里坐坐,“這里環境很好,看看江景,能夠舒緩心情!
黃浦江東岸22公里濱江公共空間自2017年底貫通開放,形成220公頃濱水公共空間,實現了還江于民、還岸線于民、還景于民。針對東岸濱江日益多樣的游憩需求,東岸濱江貫通空間通過功能的提升和優化,建成了22座東岸望江驛。在此基礎上疊加文化功能,致力于打造濱江東岸文化會客廳。
結合市民游客,尤其是老中青幼年、步行者與騎行者等不同人群,望江驛提供更實際多元服務,如休憩、書籍、直飲水、自動售賣機、雨傘、充電寶、儲物箱、醫藥箱、自行車停車等。望江驛的公共衛生間包含男女衛生間、考慮母嬰服務和特殊人群的第三衛生間。2020年,黃浦江兩岸濱江公共空間新建改建9個“望江驛”。
近年來,市政府的實事項目“看得見、摸得著、能感受、更實在”,取得明顯成效,更多市民在家門口、于細微處感受到了城市的溫暖。
- 標簽:
- 編輯:馬可
- 相關文章